美文网首页Android拾萃
网络编程(七)一次完整的网络请求分析

网络编程(七)一次完整的网络请求分析

作者: 三也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8-30 03:14 被阅读0次

    当我们在页面上发起一个 AJAX 请求的时候,在网络协议层面都经历了哪些内容?

    // 发起请求
    fetch('https://baidu.com')
    // 协议层1...
    // 协议层2...
    // 协议层3...
    .then(res=>
      // 得到结果
      console.log(res)
    })
    

    如上述代码所示,我们对 baidu.com 发起了一个网络请求,最终在 then 方法中得到了具体的响应内容。

    使用 Wireshark 抓包结果如下:


    image.png

    图中可以看到,请求 baidu.com 时,首先通过 TCP 3 次握手建立连接,然后通过 HTTP 传输内容,最后通过 TCP 4 次挥手断开连接。

    真实的过程更加复杂,我们主要分析以下几点:

    一、建立连接阶段

    要获取 baidu.com 的网页内容,就需要和 baidu 服务器建立连接,怎样建立这个连接呢?

    1、DNS 域名解析

    通过 DNS 解析,我们就能找到 baidu 服务器对应的 IP 地址。如图:

    image.png

    经过 DNS 解析后,我们就能得到 baidu.com 的 IP 地址了:39.156.69.79 和 220.181.38.148,通常客户端会随机选中一个 IP 地址进行通信。

    其实 IP 不一定要通过 DNS 解析才能获取,它通常会被客户端缓存,只有在 DNS 缓存都没有命中的时候才会请求 DNS 服务器。

    判断步骤如下:

    • 判断浏览器是否有缓存 IP 地址。
    • 判断本机是否有缓存该 IP 地址,如:检查 Host 文件。
    • 判断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是否有缓存 IP 地址,如:电信,联通等运营商。
    • 向 DNS 根域名解析服务器,解析域名 IP 地址。
    • 向 DNS 二根域名解析服务器,解析域名 IP 地址。
    • 以此类推,最终获得 IP 地址。

    2、建立 TCP 连接

    有了 IP 地址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就能建立连接了,首先是建立 TCP 连接。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在这一层,我们传输的数据会按照一个个的字节装入报文中,当报文的长度达到最大分段(MSS)时,就会发送这个报文。如果传输的报文很长,可能会被拆分成多个 TCP 报文进行传输。TCP 报文头如下:

    image

    我们主要看以下几点:

    • 源端口、目的端口。
    • 序列号:seq,报文的唯一标识。
    • 确认号:ack,报文的确认标识,便于确认 seq 是否已经收到。
    • TCP 标记:SYN 、ACK、FIN
    • 窗口:表示发送方可以接收的字节数,即接收窗口大小,用于流量控制。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TCP 是怎样建立连接的?

    image.png

    如图所示,建立 TCP 连接需要 3 个步骤,俗称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序列号 seq=x 的标识,表示开始建立连接。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端回发一个 ack=x+1 的标识,表示确认收到第一次握手,同时发送自己的标识 seq=y。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ack=y+1 的标识,标识确认收到第二次握手。

    经过了 3 次握手,即保证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能正常发送和接收数据,TCP 连接也就建立成功了。

    二、TCP 可靠传输原理

    上文中说到,TCP 是可靠的传输,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TCP 内部使用了停止等待协议 ARQ ,它通过确认重传机制,实现了信息的可靠传输。例如:

    image.png
    • 客户端发送数据 M1
    • 服务器端确认数据 M1 收到
    • 客户端发送数据 M2
    • 服务器端确认数据 M2 收到
    • 依次类推 …

    在这期间,如果某一条数据很久都没有得到确认,客户端就会重传这条数据。这样一来,对于与每一次发送的数据,服务器端都得到了确认,即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虽然 ARQ 可以满足数据可靠性,但每次只能发送和确认一个请求,效率太低了,于是就产生了连续 ARQ 协议。

    连续 ARQ 协议会连续发送一组数据,然后再批量等待这一组数据的确认信息,好比把单线程 ARQ 变成了多线程,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image.png

    如:

    • 客户端发送数据 M1、M2、M3、M4。
    • 服务器端确认数据 M4 收到,表示 M4 及之前的数据都收到了。
    • 客户端发送数据 M5、M6、M7、M8。
    • 服务器端确认数据 M8 收到,表示 M8 及之前的数据都收到了。

    在这个流程中,服务器端不需要对每一个数据都返回确认信息,而是接收到多个数据时一并确认,这个方式叫做 累计确认

    1、根据 IP 协议找到目标服务器

    这里有个疑问,TCP 的每一次握手,是怎么找到目的服务器的呢?

    答:通过 IP 协议。

    IP 协议的目的是实现网络层的数据转发,它通过路由器不断跳转,最终把数据成功送达目的地。上文中的每一次 TCP 握手以及数据交互,都是通过 IP 协议去传输的。

    IP 报文头如下:

    image

    2、IP 寻址算法

    我们可以把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看做是一个点,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看做是一条线,这些点和线就组合成了一个图。例如:

    image.png

    通过上图,我们就把复杂的网络转化成了数学问题。IP 寻址算法,其实就是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的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在 IP 协议中有 2 种实现:

    • RIP 协议:使用距离矢量算法,确保 IP 路由跳转的次数最小
    • OSPF 协议: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确保 IP 路由跳转的速度最快

    通过以上两个协议,我们就能找到通往目的地的路径了。

    3、以太网协议

    这里抛出一个问题:IP 数据是怎样从一个路由器跳到另一个路由器呢?

    答:通过以太网协议。

    IP 协议主要是用来寻找最优路径的,具体的传输是由以太网协议来做的。

    以太网属于数据链路层,它主要负责相邻设备的通信。原理是通过查询交换机 Mac 表,找到通信双方的物理接口,进而开始通信。

    以太网报文头如下:


    image.png

    我们只用关心以下 3 个点:

    • 源 Mac 地址
    • 目的 Mac 地址
    • 校验码 CRC:校验当前帧是否有效。

    4、通过网线向服务器硬件接口传输比特信息

    通过以太网协议,我们找到了目标机器的硬件接口,接下来要怎么发送信息呢?

    答:通过物理层。

    在没有 WiFi 的年代,我们只能通过插网线来进行上网,网线其实就是物理层的设备之一。网线可以由多种材料组成,最常见的就是光纤和电缆。

    光纤和电缆的传输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两个信号来模拟二进制数据的,一个信号即为一个比特。

    • 电缆中:高电位表示 1 ,低点位表示 0。
    • 光纤中:光亮表示 1,光熄灭表示 0。

    如:在光纤中,我们通过观察光的闪动,即可得知传输的二进制数据。

    有了这些物理设备,我们就能把复杂的数据转换成光信号或者电信号进行传输了。

    二、发送数据阶段

    1、建立安全层 SSL

    本文的案例是发送一个 HTTPS 的请求,所以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创建一个 SSL 安全层,用于数据加密,通常的加密方法有两种:

    (1)非对称加密

    • A 有钥匙,B 没有钥匙,且他们都有一个公共的锁,B 给 A 发送数据时,都会先把数据锁起来再发送。

    • 接收数据时,A 用钥匙解开锁,即可得到数据。除 A 以外,其他人没有钥匙,也就获取不到数据。

    • 实现了单向通信加密。

    (2)对称加密

    • A、B 双方都有一把相同的钥匙和一个公共的锁,每次发送数据时,都把数据放在锁里进行发送。
    • 接收数据时,A、B 双方就用各自的钥匙来解锁。其他人没有钥匙,也就获取不到数据。
    • 实现了双向通信加密。

    到这里为止,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就绪了,接下来才是发送 HTTP 请求。

    2、发送 HTTP 请求

    HTTP 协议其实就是制定了一个通信规则,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格式。以请求 baidu 首页为例: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发起 HTTP 请求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 请求方法(必填) GET
    • 请求地址(必填) /
    • HTTP 协议版本(必填) 1.1
    • 其他 HTTP 头部字段(可选) Host、User-Agent、Accept
    • 请求参数,放在空行后面(可选)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同样遵守了 HTTP 响应规则:

    • HTTP 协议版本(必填) 1.1
    • 响应状态码(必填) 200
    • 状态码描述(必填) OK
    • 其他 HTTP 头部字段(可选) Date、Server、ETag、Last-Modified 等
    • 请求参数,放在空行后面(可选)

    只要我们遵守这个规则,就能进行 HTTP 通信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分析完成了数据请求的所有过程,你是否都理解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编程(七)一次完整的网络请求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hc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