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素养
《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观后感

作者: 辛迪在安菲尔德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01:15 被阅读51次
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将电影版《音乐之声》登上世界舞台后,《音乐之声》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这部电影有很多角色都令人难忘,但天性自由,热爱自然、温柔而善解人意的美丽修女玛利亚最令我印象深刻。

  电影开始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美好的自然风光。峰峦叠翠的崇山峻岭、绿油油的青草地、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织,镜头切换到一个人身上。只见一个姑娘,她远远地奔来,展开双臂唱道,“群山生机盎然,处处音乐之声,这是他们吟唱了千年的歌。”看着她大阔步往前走的姿态,我感受到她由内而发的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

  剧情渐渐地展开,原来她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她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也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于是,院长介绍玛利亚到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玛丽亚就像一个前来拯救的天使,带着她带来的音乐——这个家庭久久不曾拥有的东西,感动了孩子们和上校。

  刚开始孩子们都不喜欢她,他们捉弄这位新来的家教,可是玛丽亚却没有生气,她真诚的与孩子们沟通,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教他们唱歌,从“哆,来,咪”学起,直到排练歌曲。于是,这个家庭再次充满了欢笑声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

  另一个让人产生意外之喜的是玛利亚和上校的结合。我想,一定是这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唤回了逝去的幸福,也唤起了他对玛利亚的爱情。我还深刻地记得告白的那一幕,上校淡蓝色深邃的眸子,在月光的照耀下,格外迷人。影片中值得一提的是,不愿意背叛深爱的祖国和人民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逃出奥地利,那首深情、舒婉的《雪绒花》让我看到了温情、敏感的上校。这深情的歌声让人久久无法忘怀。 最后,上校和玛利亚还有孩子们远离了战争的阴影,越过阿尔卑斯山,获得了自由的幸福。

  在影片中,我感觉到,人类的任何一种感情,都能用音乐来诠释。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音乐永远是情感的载体,是自然的倾诉,是我们能拥有的最美丽的东西。电影向我们传递了真善美,以及当面临压迫时,人类的反抗和不屈精神,是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感召精神和思想的表达,音乐承载了一切。

相关文章

  • 爱之曲-《音乐之声》观后感

    爱之曲--《音乐之声》观后感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

  • 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是继《三傻》之后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美国影片,它传达了一种在任何生活环境中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慈善博...

  • 《音乐之声》观后感

    电影开始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美好的自然风光。峰峦叠翠的崇山峻岭、绿油油的青草地、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织,...

  • 《音乐之声》观后感

    看到《音乐之声》这部经典电影,很喜欢。特别是修女玛丽亚,是个生机勃勃,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姑娘。她虽然这么年轻,...

  • 《音乐之声》观后感

    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时就被里面欢快的歌声深深吸引,以至于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央求室友唱给我听(不要问我为什么是...

  • 《音乐之声》观后感

    这部电影开头主要写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女孩儿喜欢在外面独自游玩,因为经常迟到的毛病,所以院长不让他当修女了,准...

  • 《音乐之声》

    这部电影拍于1965年,这部电影时长三小时,不要被这些吓到,过去五十多年了呢,里面的服饰居然还很好看,风景还更加辽...

  • 音乐之声

    近期和女儿一同去上海大剧院观看了中文版的“音乐之声”。去之前只不过抱有一种陪着孩子消遣一下的想法,看完之后才知道,...

  • 音乐之声

    小镇上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没有微机老师,甚至拿不出一个很像样的英语老师,但是这里有一个极好极美的音乐老师。她指间一...

  • 音乐之声

    电影《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热爱自然与自由的人,她时常在空闲时跑到山上去,歌唱自己对自由的向往。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之声》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j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