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我对“拆书变现”并不陌生,去年我跟着“思涵读书会”己经学习过一次,己基本掌握了“拆书变现”的要领,这次“有书”学习,是我不想放过一些实惠的学习机会,再次接触“拆书变现”,有一种“温固而知新”的感觉。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北京”,目的地一样,但沿途会有不一样的景色,不一样的感觉。
老师讲:“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其实生活中写作中我也经常使用的是这种方法,根据自已的需求翻书、百度、查阅,甚至还会顺藤摸瓜地找到一些关联的知识词汇,这些老师都讲到了,其实所有的道理我们理解了是一种方法,有的还需要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福泽他人嘛,所谓“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口语化的讲出来。
说来有点羞愧,我文化水平有限,文革时期的中学生,能有多高的学识,有的只是一些生活的经验呗,有些东西就和哑巴吃饺子,自己能想到,也能悟出一些道理,但用文字表达就没那么顺溜了。
“拆书变现”中讲的思维导图,几次我都卡在这儿,今天我又百度搜“思维导图”来,网上图文并茂的讲的很清楚,但真正实践起来还是感觉有点难,但我会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去认识。
自我理解:“拆书变现”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一本书,这就用到了快速阅读法,可有些书就是快速也不可能全部读完,这就用到了拆书法,怎么拆写一百种人有一百种写法,可以从目录上看,找一些主要的章节概括分解,从前言上看,从后记里找,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初衷、目的,再加上推荐的理由,还有自己的一些见解,读后能有什么收获等。
“拆书变现”和书评和读后感还是有区别的,不是写感想,也不是评价书,拆书就是拆书,要的是一本书的精华。
现在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好多人忙于生活忙于奔波,读书有三难,一是找书难,二是书太贵,三是没时间,“拆书”稿就是供忙碌的人们,抓住碎片时间,能够阅读掌握了解一些知识,有的人看到长篇的、厚实的书就想放弃,因为忙嘛,如果是短小的或者说简单的就想瞅瞅瞧瞧,就是要让读者从中吸收到知识、吸取到教训、获得新知丶认知,受到启发等。
如果想做个有心的拆书写手,这等于是倒逼自己学习,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古代书法家王羲之为了帮助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卖出所有的扇子,亲自在扇子上题了字,帮助老婆婆卖出了扇子,王羲之也因此而留下美名。
学到了什么,这是今天的作业,在这里我们学的是“拆书变现”的方法、技巧、能力、理念,其实何止这些,还涵盖了好多其它东西。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学习而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