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认知局限,把扩容当成是一种习惯
扩容
一定是从实际行动中去穿越
昨天我去买笔芯
我有惯性就往我习惯的店里去买
买的就会是
我一直习惯用的这种一元带笔壳的这种
过程中老板娘就在说
这里有一种七元钱一支的黑色笔
其实当时一听
现在回想已经没有这个惯性
比如会马上反应 “哇 一支笔七元钱,好贵”
不会生起这个匮乏评判的念头
也没有不自然地想马上隐藏
不让别人看出来自己买不起
这些反应都没有了
而是很坦然地敞开
顺其自然地问
那这种和我要买的这种笔有什么区别呢
她直说好写
我说你写过
她说来买的学生用过好用来买时说的
好写还可以顶三支
我就拿过来看了一下
当时只关注笔芯墨区确实粗了很多
设计上确实方便很多
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想
没油了还需要换笔芯
这样确实节省了
很多开盖上盖的重复动作时间
当时那老板娘还说了一句话:
这种七元一支的好笔好用
这些孩子就喜欢用
这就是个习惯
他们习惯用这种笔
现在想想
他们最先就不考虑贵不贵的问题
就是好不好用的事
只要符合他们的好用标准
所以不怕他们不继续买
就怕他们不用
再从另一个角度
这位老板娘的值得感配得感就高
有一种感觉
我不怕你不买
就怕你不来
只要你来了
多多少少都会带点走
这是自信
当时有感受到她的一份悠哉
看贵在哪里
只要产品真好
确实节省了很多时间
之前我就花了很长时间
训练自己的直达力
确定要买的
练到 能第一眼看到的
就是我和平喜欢的数字
接受的范围
基本上我是不花 找的时间
我是看最好的
现在要跟上的
就是用更好的
这样更有品质的正循环就建起来了
如意,如意,来的就是我要的,真如我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