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摄影的瞬间性

摄影的瞬间性

作者: d0ad8c1f6123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12:49 被阅读16次

    文/汤天明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摄影纪实性特征的第三大要义是“只能表现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对于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没有表现能力”,照相机所记录下的被摄对象,只能是快门从开启到闭合这一短暂时间内被摄对象的瞬间状态。“摄影由瞬间构成并在瞬间实现。摄影记录了永恒,并在永恒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1]。摄影的瞬间性特征,既赋予了自己一定的优势,也为自己带来了一些缺陷。

    首先是与电视相比较而言的。20世纪40年代,电视从问世到风靡世界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到了70年代,它已经对报纸造成了强烈的冲击。1972年,曾因出色的摄影报道而拥有4000万读者的《生活》杂志“36岁而亡”,电视的冲击,是其消亡的主要原因。与摄影相比,电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声的动态图像上,它是一系列瞬间的“串联”,能够为每一个瞬间提供上下文的语境,真实性和现场感更为强烈,而电视可以现场直播的特点,也使其比新闻摄影报道更具时效性。

    其次,摄影的瞬间性特征也为摄影造假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事物的真实性是在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转换中体现出来的,例如丘吉尔在卡什的相机面前表现出狮子般的愤怒,并不意味着愤怒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其实愤怒是每个人性格中都具有的一面,图1中的丘吉尔,显示出的则是幽默与亲和的一面),而摄影图片的造假者也可以利用摄影的瞬间性特征,去摆布、导演出各种各样的瞬间,以证明某种现象或某件事物的真实性。由于缺乏上述上下文的语境,鉴别这类照片,就面临着一定的难度。

    图 1 丘吉尔 拍摄者不详

    再次,摄影的瞬间性特征给摄影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常说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是针对摄影的瞬间性而言的。画家和文学家可以凭借对现场的回忆或他人的口述来重现现场,而摄影家一旦错过一个精彩的瞬间,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玛格丽特·伯克·怀特(图2)曾说过:“当我在拍摄照片时,如果忽然有人跳出来挡住我的镜头,我会为此急得发疯——甚至会气得立刻把他杀掉!要知道,在一次采访中,最精彩的镜头往往只有一个,稍有延误,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图 2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虽然瞬间性会为摄影带来上述缺陷,但它赋予摄影的优势仍然是主要的。摄影的“代名词”——布勒松将摄影艺术中的瞬间称作“决定性的瞬间”,并以一生之精力来实践这一口号,摄影史上优秀的纪实类作品,大多以抓取了情态生动、富于张力的瞬间取胜。具体来说,瞬间性特征给予摄影艺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似于中国绘画中的“留白”,摄影对于瞬间画面的截取,能够引发观众对于这一瞬间的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联想,从而赋予摄影作品无穷的张力。

    第二,作为唯一的一种能够以高度清晰的静止、凝固的形象来定格社会生活的技术手段,摄影能够高度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也有兴趣对画面中的形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摄影艺术家郑鸣的《望长城内外》就是一幅用凝固的形象来定格历史的经典之作,画面中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丈夫在长城观光时,不停地出现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的动作以及不一致的惊喜表情,当两人再一次“分道扬镳”时,拍摄者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一个耐人寻味的经典瞬间便被永远地凝固下来了。

    第三,摄影的瞬间性能够将三维空间的社会生活凝固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从而使作品比电视更易于阅读,也更易于保存。

    瞬间是转瞬即逝的,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正是因为美好的瞬间一旦失去,就不可能上演第二遍,所以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对摄影艺术家抓取瞬间影像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以手脚麻利、眼光敏锐、思维敏捷为基础的抓拍是获得精彩瞬间的前提。

    布勒松创立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从观念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瞬间”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布勒松认为:“决定性瞬间是指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这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在拍摄手法上,布勒松说:

    有时,你会感到眼前的景物万事俱备,几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只是还缺一点什么。缺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突然走进你的视线范围。你透过取景器,追踪他的行动。你耐心等待着,最后终于按下了快门……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的话,你会观察到,原来你已本能地将某一几何模式捕捉下来了。要是没有了这几何模式,照片就会令人感到乏味,缺乏生气。

    图 3 清末太监 布勒松摄

    布勒松的拍摄思维,在功力上强调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直觉。在形式上,追求他称作“几何模式”(图3)的合规律性,这里的规律,是指受众的视觉接受逻辑,即处于“视线范围”内的人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最具形式感和视觉张力的瞬间状态。布勒松对摄影形式感的这种追求,体现出浓厚的反“自然主义”的倾向,在布勒松的从影生涯中,他一直铭记着他的朋友马克思·雅各布对另一位朋友的忠告,或可作为布勒松摄影追求的旁证:

    要寻找方法,一件艺术品是各种努力的方法的集合。艺术家不是滔滔不绝炫耀自己罪行的忏悔者,而是目标明确的制造者;他们是专业的人,一部小说就是一件衣服,有裁剪和图案。你从内心倒出来的内容都是好的材料,但你必须学会如何将其组织起来,什么是情境?如何创造一个情境?如何结束它?谁在说话?他为什么要说?他在哪里?他要去哪儿?为什么[2]。

    至于布勒松所说的“内容”,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呈现为形式本身,布勒松的摄影作品中,对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记录并不占多数,他也没有明显地表达过批判者的立场,布勒松的真正贡献,是提供了某种拍摄理念和记录方法,概括成几个通俗的关键词,即是:隐身现场、器材求简、悄然拍摄、注重瞬间和不加修饰(图4)。

    图 4 无题 布勒松摄

    新闻摄影记者的拍摄过程,既是一个记录瞬间的过程,也是规避瞬间局限性的过程,“决定性瞬间”不仅是对某一画面的定格,它也应该在定格之外,给受众以事物仍然向前发展的动感,这一“承前启后”的画面属性,是对瞬间“孤立性”的一种制约,它不仅要求摄影记者具备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发现哪些瞬间是值得记录的),也要求摄影记者具备及时地将这些瞬间记录下来的能力,而后者便是对摄影记者拍摄技艺层面的最高要求。

    也有一些西方摄影家对布勒松的观点提出过质疑,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因试图在摄影的瞬间性中注入表现主义的元素,反对守株待兔和悄然偷拍,而是强调主动出击,强迫被摄对象与拍摄者“发生关系”(图5);阿根廷女摄影家伊娃·鲁宾斯坦明确表示不喜欢拍不愿被拍的人,也不愿意做对方无法回应的事,这表现了对被摄对象的尊重、熟悉和理解,既吸收了摄影家“等待”或“接近”的自我能动性,又避免了“窃人隐私”或“扰人平静”的不道德的弊端,从而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拍摄。[3]上述两位摄影师的观点主要是从“悄然”还是“介入”这一层面颠覆了布勒松的思想,也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后现代主义风格。

    图 5 枪 威廉·克莱因

    本文摘自汤天明著:《侧目而视——摄影的人文观察》,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1] 胡武功:《瞬间与永恒》,《中国摄影家》,2006年第9期

    [2] 【法】皮埃尔·阿苏利纳著,徐振锋译:《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4月,第12页

    [3] 徐超:《论新闻摄影的瞬间性》,2006年度全国地市报优秀论文三等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摄影的瞬间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my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