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潜阳丹与姜附苓半汤

潜阳丹与姜附苓半汤

作者: 撄宁玄逸_湛璿 | 来源:发表于2017-01-17 16:45 被阅读0次

潜阳丹《医理真传》

1、组成:砂仁一两,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2、方歌:火神派中潜阳丹,龟板附片砂草添。

3、解析:

   ①附子—《本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大辛大热,温肾壮元阳,纯阳补火,为少阴药物。

   ②龟板—《别录》味苦,无毒,除湿痹气,身重,四肢关节不可动摇。龟板纯阴补水,滋阴生津,潜阳熄风,属于阳明药。

   ③炙甘草、砂仁—温中除湿,防止龟板伤太阴。

   ④综上所述:本方集大热(附片)大寒(龟板)一体,同时补火补水,让水火既济,阳明协调,引阳下行深藏,属于厥阴方子。

4、运用:

    治疗阴阳不潜、不相交,阴虚于下、阳浮于上的各种病—口疮,失眠,抑郁,更年期综合征......

5、类方鉴别: 引火汤

    ①熟地、巴戟天→阳,相当于附片;

    ②天冬、麦冬→阴,相当于龟板;

    ③茯苓→健脾,相当于砂仁;

    ④五味子→收敛。引火汤也是厥阴方子,二者各有优劣。

6、潜阳丹合方加减—①潜阳丹+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

姜附苓半汤

[歌诀]郑氏姜附茯半汤,回阳救逆化痰良;

         生姜取汁不须煎,兑入服用功效强。

[组成]生姜二两取汁10ml,附子一两30克,茯苓八钱24克,半夏七钱21克。

   1、回阳救逆,行水化痰。

   2、寒痰证。

   3、分析:生姜(汁),半夏(生者良),茯苓,有二陈汤之义,温化太阴寒痰之证,加一两炮附子,温阳救逆,化水行气,附子半夏是十八反,相反相成,效果更佳。附子药证:。。。本方适应于太阴寒痰证:痰多,白痰,遇冷加重,舌质白,舌苔水滑,脉弦滑。治疗一切阴寒痰湿引起的咳嗽,手臂痛,痛风等病证。

胸痹:何某,女,44岁。傍晚至21时发生胸闷,气紧,呼吸困难,必须仰头呼吸,喷射激素药物始缓解,病已10余年。脉沉细,舌红,边齿痕明显。患者感呼吸困难则痰多,当喷射激素药物后痰少,呼吸困难缓解。面晄白,畏寒。治则当考虑扶阳祛痰之法:

生姜60g(去皮)  附子50g(先煎) 茯苓、法夏各20g  干姜30g 炙甘草30g  菌灵芝、补骨脂各20g 3剂,药后显效,守方而愈(《擅用乌附——曾辅民》)

痉咳:张某,女,74岁。阵发性痉挛咳1月,有粘液,咳出粘液痰则咳减,怕冷怕风,眠差易醒,胸部觉热,欲冷饮,饮入而又觉不适。舌淡红,白润苔,脉左略数,右弦。

生姜40g (去皮) 生半夏、茯苓各30g,附子30g(先煎)白芥子10g用后咳痰减轻,继以上方3剂而愈。(《擅用乌附——曾辅民》)

相关文章

  • 潜阳丹与姜附苓半汤

    潜阳丹《医理真传》 1、组成:砂仁一两,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2、方歌:火神派中潜阳丹,龟板附片砂草添。...

  • 每日一汤丨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用时可与姜、枣同...

  • 汤头歌诀第一章补益之剂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 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 柴胡白芍姜枣随

  • 今日必背方歌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仲景方,中阳不足痰饮猖, 咳逆悸眩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寒...

  •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回阳救急汤

    四逆汤 《伤寒论》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急汤 《伤寒六书》 ...

  • 潜阳丹

    017-07-06 12:14阅读:820 虽然称谓“百病根治神方“,但临证时要全面把握,辨证施治! “潜阳丹”:...

  • 温化寒痰剂: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三子养亲汤 《韩...

  • 潜阳丹笔记

  • 中医方剂歌诀

    中医方剂歌诀之逍遥散(附: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最捷 调经八味丹栀着 ...

  • 扶阳就是用姜桂附吗

    扶阳就是用姜桂附吗 许多初学扶阳的人,或者还没有真正进入郑卢医学之门的人,常常认为扶阳就是用姜桂附,尤其是用附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潜阳丹与姜附苓半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nm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