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辅及晚辅和上午第三节课,时间较为充裕。教学主要目标:复习九年级第二单元人与自然、环境污染及原因、环保意识和行为等内容。
早读背诵积累相关词汇和短语,扩展重点词块。
先齐读,再背诵,最后过关的方式。因将背诵任务分层,孩子们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整体背诵激情被调动,但仍有近 20 名学生未能过关。课间,我集中与他们谈话,同时认识到对学情的把握、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孩子们向我展示真实一面,我应珍惜,也不应强求。现已九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已形成各种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印在生命中,难以改变,有时只能接受。放平心态,在感谢他们真实呈现的同时选择尊重。
第三节课首先进行归纳式提问,如“pollute”的名词、形容词形式等,还有动词变为名词的形式,尤其“produce”对应的不同形式的名词。以这种方式进行两轮提问,直至孩子们准确掌握,随后做词汇练习。其中以紫瑞为代表的几位同学除被动语态出错外,其他 9 个都做对。还有几个同学做错的较多,虽习题表现程度不同,但努力态度一致,相信每人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好。单独与紫瑞沟通其做错被动语态的原因,她当时虽考虑到,但不确定,所以又改错。背后的原因,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晚上辅导,先对文章进行段落分析,这是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议论文,共分五自然段,第1段提出论点,第5段总结文章,其中 2、3、4 段分别从避免浪费水、不允许乱扔垃圾以及去学校等三个方面讲述个人应如何保护环境。原本设计展现相关词汇知识和段落结构后让同学们背诵掌握,随即改为按结构复述文章。通过提问发现,李莹同学复述非常完美,借机让孩子们拿出听写本直接完成作文。十分钟时间,大部分孩子都能认真完成,还有两三个同学模仿段落,也给予肯定,因为模仿是最好的学习,坚持自有其意义。
接着带领孩子们练习了词汇扩展部分对应的习题,掌握了几个易混动词的用法,如“discover”“invent”“create”“allow”等的用法,如“allow doing something”“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等。“waste”有三个词性,做动词表示浪费,用法有“waste time on something”“waste something in doing something”等,做名词是废弃物、垃圾、污水,做形容词是废弃的。还学习了“marry”的不同用法。
在同学们的练习过程中,因为右边有对应的语法项目,所以他们做得很好。随即布置了两个关于环境污染的练习。
总之,今日利用一节正课和两节辅导,带领孩子们积累了环境保护的相关词汇,以及重要动词的变形和辨析,并通过习题形式得到巩固和评价。最大收获在于对词汇与语境对应的环境污染议论文结构的分析和生成的作文;在教学管理和方法上也有收获:要抓大放小,教学对象应有所偏重。课堂上,有孩子特别想说话或违反纪律,不应当众批评,而应单独处理或走到他身边。保证班级正常运行,孩子们有关环境污染的学习得到提高和巩固。
思考后续单元的复习,有时可能因课时不足,无法像今日用 3 节课完成一个单元内容,但关键是扎透每个主题,而非只为赶任务而赶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