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宫博物院:关于汝窑的研究报告

故宫博物院:关于汝窑的研究报告

作者: 艺藏金融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14:30 被阅读0次

古代文献上所说的“汝窑”系指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造天青色釉青瓷的窑场,即狭义上的汝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窑中的汝窑,有人称之为“汝官窑”。

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表明,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广义上的汝窑系指宋代汝州境内的所有窑场。

汝窑之所以被后世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产品所施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色彩方面的审美追求。

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装饰。其基本特点是造型秀丽、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大都采用满釉“裹足”支烧,釉面多开有细碎冰裂纹。

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从文献记载看,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就已有“近尤难得”之说,流传至今的产品数量则更为有限。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民窑(哥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之首,历来都是最受关注也最有争议的宋代瓷器。

自1986年发现汝窑遗址以来,关于汝窑的争议及疑虑就一直不断,本文根据故宫博物院最新研究整理,希望各位藏友各抒己见,聊聊对汝窑的看法。

一、关于传世汝窑瓷器数量

以往一般认为传世汝窑瓷器只有六、七十件,此次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最新统计结果是100多件。虽然不可能做到涵盖全部(比如说有学者又提供了个别线索),但如果说传世汝窑瓷器超百件以上,应该不成问题。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

二、关于汝窑的性质

以往曾有学者指出南宋文人笔记所说的北宋官窑应该就是汝窑。也有学者认为既然南宋文人笔记提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那么,北宋官窑应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

本次有学者进一步考证后认为,北宋汝州为京师辅州,京师应指广义京畿之地,而非狭义京都、汴京之意。

“京师自置窑烧造”系指朝廷在京师辅郡汝州青岭镇(现宝丰县大营镇)置窑烧造。因此,北宋官窑即应是汝窑。

宋汝窑青釉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三、关于汝窑的烧造时间

此次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说法。比如说,以往笼统认为汝窑烧造御用瓷器的时间是在北宋末年;

或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期间,前后约20年左右;

还有学者认为始烧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宣和末年(1125年),盛烧约40年。

在此基础上,本次会上有学者又提出了是在政和四年(1114年)以后至北宋灭亡(1127年)前后约13年的新观点。

汝窑天青釉碗,宋,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四、关于汝窑瓷器的用途

以往学者对汝窑瓷器的用途没有做过详细的分类考证,此次研讨会上有几位学者将汝窑瓷器分为香器、花器、酒具、茶器、食器、祭礼器等几大类,并结合古代绘画、文献等对其功能做了具体考证。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款纸槌瓶

五、关于汝窑与张公巷窑的关系

对于2000年在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所发现瓷窑的年代,以往学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张公巷窑即“北宋官窑”,也有人认为张公巷窑的年代是在金、元时期。

此次有学者请人使用热释光测年法对出土自宝丰县清凉寺村汝窑和汝州市张公巷窑的瓷片标本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前者的年代比后者早约30年。

虽然热释光测年法存在一定误差,测试结果还不能做到使人完全满意,但将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引入古陶瓷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这一研究堪称很好的尝试。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宋,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

六、关于汝窑与其他瓷窑的关系

对于汝窑的起源,有学者提出“北宋汝州辖区内鲁山县段店村窑在唐代烧造的青瓷是汝瓷之源”的新观点。以往人们一致认为汝窑瓷器受到唐至北宋浙江越窑和陕西耀州窑青瓷之影响。本次研讨会上,有学者又提出汝窑瓷器在烧造工艺方面还受到唐、五代邢窑瓷器影响。

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吕成龙所长作了大会学术总结,他说:“汝窑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有关汝窑诸多学术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指望召开一、二次学术研讨会就能解决。

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为举办此次学术活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充分准备,举办此次学术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汝窑研究方面给出一个助推力。

我们深信,随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力量的逐步加强,笼罩在汝窑研究中的一层层神秘面纱必将被逐层揭开。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开展,也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北宋汝窑莲花碗

汝窑青瓷有其鲜明的特点,即不以北宋瓷窑通行的刻花、划花、剔花、印花、彩绘等技法来美化自身,而是以釉质、釉色取胜。

由于汝窑青瓷胎、釉中氧化铁(Fe2O3)含量适当(约为2%),烧成温度(约为1200℃)、烧成时还原气氛又控制得恰到好处,致使器物烧成后釉面滋润,釉呈淡淡的天青色。

北宋汝窑青瓷橢圆小洗底

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及国内外其他少数博物馆所藏北宋汝窑青瓷看,其釉色变化不大,虽有深、浅的细微差别,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色这个基本色调。

很可能正是这种深浅适中的和谐色调满足了北宋上层社会在感官上对颜色的捕捉、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才使北宋上层社会喜欢上汝瓷。

由于传世汝窑瓷器大都烧造于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在位期间(1101~1125年),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当时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统治者主导宫廷用瓷有关,而汝瓷给人带来的清淡含蓄之美又很可能与宋徽宗崇奉道教有密切关系。

喜欢文镜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简信、头条号,查阅、观看更多的奇闻异事、古玩知识,无论你是文玩小白、收藏爱好者、古董行家都能在这里找到同道中人。

相关文章

  • 故宫博物院:关于汝窑的研究报告

    古代文献上所说的“汝窑”系指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造天青色釉青瓷的窑场,即狭义上的汝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大名窑”—...

  • 雍正乾隆年代仿制了多少汝窑

    北宋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仿汝釉水仙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般说到汝窑,指的是宋代汝窑烧...

  • 金秋时节深宫赏青翠汝瓷

    “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底刻乾隆皇帝御制诗、“丙”字)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汝...

  • 2018-08-29

    汝窑瓷器鉴赏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藏品想送至国...

  • 一千年前的天色

    “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 故宫博物院延禧宫西配殿 2016年8月31日结束 故宫门票:60元 故宫的“...

  • 怪不得汝窑瓷器价值这么高,原来是因为。。。。。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 关于汝窑的历史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汝、钧、官、哥、定”之首,一直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李苦禅先生就...

  • 汝窑青釉盘:瓷器中的大熊猫

    时代:宋代 规格:高3.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2.6厘米 馆藏:故宫博物院 阐述:这件宋代汝窑青釉盘,釉...

  • 国韵宋瓷,美传天下;艳登高台,深得藏心;

    汝窑水仙盆,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瓷,关乎生活, 中国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国人的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的表...

  • JIA——住在厨房与乡愁里

    会关注到 JIA,是源于他们跟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次合作。 汝窑莲花碗变成点心碗,漆雕方胜套盒变成椒盐罐,粉彩开光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宫博物院:关于汝窑的研究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nv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