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十九.《天下怵怵》

四十九.《天下怵怵》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15:16 被阅读0次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老子首先就讲出一句很奇怪的话:

圣人常无心。

但很多书把它写成“圣人无常心”,我们尊重大家的这两种选择。但是我们这里还是用“圣人常无心”,圣人常常是没有“心”的。“心”这个字在老子的书当中,代表一种意志,一种欲望。

第三章老子讲过“圣人之治,虚其心”。你要把心虚掉,不要有心。你要以亲近来面对老百姓的心思,不要有自己太多的主张。

《道德经》第十二章老子也讲过“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你一天到晚搞这个搞那个,老百姓心里就很不安,不知道你下次又要出什么花样。

所以“常无心”,就是说你不要有自我,不要有私心,不要有成见。那怎么办呢?下面老子就把具体的方法提出来了:

以百姓心为心。

用百姓的心来当作你的心,用百姓的意志来当作你的意志,把百姓的欲望看成是你自己的欲望。如果说这就是现在所讲的顺应民意,那各位又错了。

老子没有主张要顺应民意,因为民意如流水,经常在变。你听谁的?就算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点,民意还经常有正反两面,甚至有好几种杂乱无章的意见,你听谁的?

老子先说圣人,就是君王,最好没有自我,没有私心,没有成见。你就看看老百姓他们想要什么,你就让老百姓自自然然的,他们自己会转化。

真的有那么容易吗?具体方法就出来了: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他说老百姓有善的,有不善的,有好人也有坏人,这大家都知道。老百姓善的我善待他,老百姓不善的我还是善待他。那不是是非不明吗?不是糊涂吗?不是讨好大家吗?

但老子说这样才叫德善,德善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条件的,真正的善。我相信很多人是想不通的,这怎么可能呢?

老子的意思是说善良的老百姓跟不善良的老百姓,他们的行为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需求是一样的,他们有一颗同样的心,就是希望被重视,希望被善待,希望被关心,没有话讲了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我既然是人家的,就要普遍照顾全民的福利,这才叫德善。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政府有责任照顾全民的生活。他是残障你要照顾他;他智能差你要照顾他;他家里很穷,住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你就要拨款帮助他铺设管道。这才叫作“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有信用的人我对他有信用,没有信用的人我还是对他有信用。这样才叫作“德信”。这个孔子是不太赞成的,孔子认为你对我没有信用我就对你也没必要有信用。

我们一再讲,老子是对那些非常高层次的人讲《易经》的道理,孔子是替中层干部讲。

圣人以同样的信来对待信或者不信的人,这个“信”可以说你有信用,也可以说你相信我,都可以。我讲话你相信我,我不会特别对你好;我讲话你不相信我,我也不能特别说是你怎么样。

我们追求知识之后,要把知识提升为智慧,这样自然会相信那些没有信用的人。因为他看到你之后自然讲信用。

那刚才不是曾国藩也受骗吗?那只是个案,不能拿它当作通案。曾国藩最后还是该相信的他都会相信,只要是他用的人,他一视同仁。

虽然这里面有个别的,但他怪他自己,不会怪人家,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而不相信所有的人。

德善、德信,这个德就是孔子所讲的人性。你如果连人性都不相信的话还能相信什么呢?

我善待大家,我相信大家会保持善,那原来不善的人也会变善。不是我改变他,而是他自己改变,就叫德善。

原来相信我的,原来讲信用的会继续;原来不相信我的,原来不讲信用的,会自己改变,这才叫“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接着说: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歙”就是把鼻子缩作一团,意为收敛、谨慎的样子。

圣人非常谨慎,生怕自己稍微有点儿不正,所以他不分善与不善,因为善会变不善,不善也会变善。

而且那么多人你要分清楚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也很难。信与不信也是如此,现在信很可能以后变成不信,不信也很可能变成信,那何必去计较呢?所以我干脆一视同仁,没有成见,不主观。

“为天下浑其心”,“浑”是把本来不同的混在一起就同了,就是浑然相同。本来民意就是不一样的,参差不齐各有看法,而且都不成熟,所以当君王就不要计较那么多。

“浑其心”,就是所有百姓的想法我都知道,虽然你们看见是不相同的,但我看是相同的,因为反正我走得正,你们自己会去改变的,改变到最后就同了。  

百姓会做一件事情,叫作百姓皆注其耳目,这是最妙的。老子非常了解中国人,中国人眼睛都是往上看的,耳朵都是听上面的声音。

上面有什么风吹草动,底下人会主动去调整,主动去配合,主动去适应。他会主动去改变自己,用不着你花太多的力量。

这样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历朝历代要改变社会风气都是一两人而已。西方人要改变天下,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我们中国向来是一两个人就能改变整个社会风气。

一两个人,一有风吹草动,下面的人眼睛都看到你,耳朵都听到你,他们自己就改变了,比什么都快。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事情很容易,现在之所以搞得那么复杂,就是我们用西方的方法来治理中国人的事情,搞得很忙、很累。那又何必呢?

圣人常无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这个最有意思。“注”就是注视,百姓自己会看,自己会听风声,自己很快就调整了,比法律更快。法律还要立法,还要修法,百姓自己说改就改了。

但是

圣人皆孩之,

圣人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用成人的标准来苛求他们。

过去的该办就办,到某一个程度大家不再重犯就好了,这就是老子的政治主张。

—— 曾仕强讲道德经

相关文章

  • 四十九.《天下怵怵》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

  • 共学《道德经》第49天

    共学《道德经》第49天2022年4月5日 第四十九章天下怵怵 【原文】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 这是一种感觉 你能改变却不会改变 你收集各种微弱的力量 当做救命稻草 你装死 装天真 可怕的是你以为你麻木了 却时...

  • 悲与怒

    喊叫! 喊叫, 喊叫…… 发怒时我只会喊叫。 喊叫后我只会悲怵 悲怵…… 悲怵, 悲怵!

  • 不怵

    一柄无形巨镰正悄无声息地收割着头颅 噤声的苟且活着、惨叫的接连死去 唯有天真的婴孩不怵

  • 惊怵

    人在有的时候,会突然一瞬间的悲从中来,让一切格外沉重,像定格,像放慢了卡住的影片。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动弹和...

  • 狗怵

    苗余想要养狗。 父亲苗竞宇不同意。 苗余保证道:“爸,我要养狗。我会天天喂它。” 苗竞宇翻翻白眼。“我要养人。我在...

  • 不怵

    艳阳说:不想过年,过年就又长了一岁…… 姐曰:不是你不想过,时针就会驻足,所以每分每秒都得好好过…… 树有年轮,人...

  • 不要怵

    平静的一天,按部就班推进工作,没什么特别的。 好事是档案到了,也妥了,今天学校老师说,我们已经算是完全办完出站手续...

  • 犯怵

    今天晓辉生病啦,让我帮忙看班。 我是非常乐意帮她的,可是她的班级学生真的不招人喜欢。 有五个男生,能把班级搅翻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九.《天下怵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oc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