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教育
教育,必心生向善

教育,必心生向善

作者: 1998田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22:54 被阅读38次

前段时间媒体爆出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候某某在网传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写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我把这段文字读给十岁的儿子听,他听后说:“再也没有比这个博士傻的了,他是博士,毕业后应该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挣了钱可以玩喜欢的游戏,还能有自己的儿子,多幸福啊!活着多好,为什么要死呢?”儿子的话让我安心与欣慰,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家庭生活和给他的教育是正向的,他对生命有正确的理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候某某在最后的朋友圈里这样致歉他的家人:“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对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不起啊,妈,也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

我也将这段文字读给儿子听了,他说:“这辈子都没有解决的的事情,下辈子自能解决吗?他不想让妈妈再受伤,可是他这么走了,他妈妈已经很受伤了,估计他妈妈也不想活了。”

“儿子,你以后遇到任何事,都不能选择这条路。只有活着,才能解决问题。”我追着说了句。

“我是不可能做这种傻事的,我还要努力三门课考到95分以上,找回《我的世界》,继续玩游戏呢!”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爱玩游戏的孩子也挺好,最起码他对生活有眷念,有期待,有自己的目标。

两周前,因儿子学习状态不对,我删掉了他唯一的一个存在我手机里的游戏:《我的世界》,他过后求我:“妈妈,我努力学习,若期中测试三门课都考到95分,我可以重新下载这个游戏吗?我还是一周只玩一次,不超过30分钟?”

我从不玩游戏,也不懂游戏。但听儿子说是瑞典人发明了《我的世界》,游戏有三个主题:生存、冒险和创造;内容就是如何建造自己喜欢的世界。

对游戏无知,但我知道瑞典,一个平和温暖且宁静的国度,我喜欢那里的音乐,ABBA乐队的《I had a dream》歌里的唱词:I believe in angles.Something good in everything I see.温暖且激励过许多人,我妹妹在那里工作过,差点还选择去那里生活,那是一个价值观向善的国度。所以,给他选择这个游戏的机会。

那次我默许了。我默许的原因,是给孩子一次做自己的机会,一次努力的目标,让他体验通过自己的尝试找回《我的世界》,历练孩子的个性与品格。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留有你们不能入侵的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尽管有你们的暴戾,这个心灵还是悄悄地生活过着、梦想着、希望着,而且还拟定着各种计划,并一有机会就尝试实施:而他们如果它们成功的话,恰恰会在你们不能入侵的这块地方建立起一种性格来。”我们强行不给孩子玩游戏,他也不会停止想去尝试的念头,万一在一个我们不可控的状态下接触到不好的游戏,随之带来的不好影响可能会比现在要高出很多。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默许成全一次呢?我们顺势还拿下把控游戏内容,时间和游戏规则的管控权呢?

孩子生活的世界不是真空的,处处存在危机,这是为人父母者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拒”绝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选”才是上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选甚?何选?

最近读了一本《教学伦理》的书,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谈论善,就是谈论有内在价值的事物。

  我们该教会孩子择善,善的事物,那是事物的核心价值,可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了核心价值的培育。

这让我想到我最近一直思考的有关职业价值的问题,思考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突然有种顿悟: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帮助学校、教师和家长找到教育的真正价值。

  目前,中国的教育在重塑价值,我们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挖掘并探寻它最原本的价值所在。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字比作一个“价值因子”,那小学阶段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是所有教育者应基于自己所教的学科本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每一个因子,让孩子在课堂里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自主与平等地学习带来的自我满足,能感受到公平与守规地同伴合作带来的双赢快乐。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与伙伴给予学习个体的种种善意,理解,诚信与认同,这些温暖的体验与感受都会随着学科知识的习得浸润到每一个学习个体的骨血里,他们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关怀中悄无声息地打下奠定一生价值观的情感底色,孩子们会从我们的课堂里初次感受除了父母亲以外的世界——学习共同体的世界是友善的!

  基于学科本质植入并激活孩子心生像善,这个世界可能会少很多没有规则意识,没有同理心的人,也就会少一些类似公交车掉入江中的意外事件

价值观不够完整的人,活得要么委屈,要么纠结,要么缺乏归属感或是安全感,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是非常偏颇且有局限性的!如果教育不能引导孩子发现完整的价值观,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走入一条窄胡同,未来谈何宽度,人生有何深度?

没有价值观的人组成的社会,一如那辆载着没有价值观的人坠入河中的22路公交车,我们社会的未来会驶向何方?我们孩子的未来又会在哪里?

教育,必心生向善。

相关文章

  • 教育,必心生向善

    前段时间媒体爆出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候某某在网传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写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

  • 心若向善,身必发光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 ——题记 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留下千古不朽的名句诗篇,唯爱与奉献让...

  • 心,向善

    那年,蝉鸣浓荫,夏染竹亭,初荷悄绽,轻展一方舒颜。轻执一蒲扇,葳蕤亭下,赏一段仲夏晨暮,听一曲雨打芭蕉,吟...

  • 【舍】

    【舍】文/丘山雨辰。 心向善, 是一种内心的宁静, 与回报无关。 有道境由心生, 是心境折射的投影。 向善, 是人...

  • ♥致敬致谢朱永新教授天道向善卓绝教育全生态价值分享♥

    致敬致谢朱永新教授天道向善卓绝教育全生态价值在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分享! 正如天道向善卓绝爱恩斯坦,以一生实证了文明科...

  • 女人修炼(3):做个有爱心的女人

    有爱心的女人是心存善良、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怀着一颗向善的心和感恩的心去生活,宽容地善待他人,善待众生,这是好女人必...

  • 改变,从阅读开始

    欲想成功,必有其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予动容,必入其中;欲心若怡,必展其宏。 何谓新教育实验?新教育...

  • 心若向阳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哀凄,必生悲凉;只有经过内心的荒凉,才能抵达人生的繁华。最好的生活就是...

  • 心若向阳

    心若向阳,无畏忧伤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哀凄,必生悲凉!然,向阳也好,哀凄也罢,人这一生,又有谁可以让心境始终...

  • 终生幸福的秘诀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要想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培育;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 人这一生,都是由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必心生向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qw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