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台改造,我之拙见

中台改造,我之拙见

作者: barry的异想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2:58 被阅读0次

中台是个啥

中台是个啥,感觉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网上很多相关的文章,但好像越说越复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我从18年一个阿里背景的到企业来做项目推广时第一次听到中台一词。“中台?”我以为听错了,我只听到“前台”“后台”,“中台”又是个啥?后来在网上了解了一下,感觉挺高大上的,由此对它越来越有兴趣。

经过一些人的不断鼓动,领导也觉得好像是可以做的事情,好像收益也不错,便决定我们来做中台吧。我们没有经验得请一个第三方公司来做,期间我们见了好几种类型的外包公司,有理念很强想咨询的,有理念一般想推产品的,还有更实在有很强的执行力且价格还能接受的,显然我们选择了最后一个。经过对方一小段时间对业务的了解,再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开发,“中台出来了!”。然后把代码交接给我们一看,“嗯...这个系统有些实现好像有点复杂,先理解一下,再得改改”,于是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理解,再经过一大段时间的修改,系统终于上线了。“感觉和我们做的差不多嘛,中台那啥,不就是一个独立一点的系统吗?”。大家可能看出来了,一个失败的例子,外包了一个项目,怎么看也没有网上说的高大上且复杂的中台的感觉。

那就继续做吧,再拿一个系统来自己做中台,这个系统要替换现有系统得快点上,而且你们要考虑以后的扩展性问题。

中台不是平台

平台是要求功能集成化,一旦有需求变化便需要修改,着眼于集成现有功能,有变更帮我做。而中台要求能力集成,一旦有需求变化便调整组合配置,着眼于可组合能力,有变更自己拿。

中台的愿景

中台的愿景不是着眼于解决现有问题,而是为企业长期的企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这一点也是很多企业没有想清楚的一点。眼前的需求要求具体且快速,要求一个设计或开发人员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自行考虑为以后功能变化留下扩展性这不现实。

我们经常会听到产品或需求说一句话“这次的功能就这么做吧,你保留好接口以后方便扩展吧”,这句话乍一听来很贴心,即为开发减少了工作量,又为以后的需求变更留有余地。但开发仔细想一下留好接口,需求是什么,留成什么标准,有具体的确认过吗,难道就只是我认为吗?有经验的同学可能考虑比较成熟,对未来的变化了如指掌,这很好,但没有经验的同学呢?保不齐后面需求说不是叫你留好接口,怎么不得行了,这就不好说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把某某系统做成中台替换现有系统,这通常是业务领导方的想法,有了它以后什么样的需求都能接入进来。如遇到接入有问题,就变更需求。这种想法很明显是一个需求式的想法,先满足现有业务,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解决。在此需求的重要述求是替换现有系统,中台只是一个名头。而架构师虽然有中台的想法,想把以后更新的可能性考虑到其中,但碍于有限的人手和时间的问题,也只能妥协把系统变成了一个烟囱式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和架构对系统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事与愿违。

中台的重要性

中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的。而中台的实施也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支持,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它不光是哪一个部门为主其它部门配合的事情,它必须是一把手负责的项目。

另外中台化项目必须是自己的项目,只有企业里的人才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想让一个外包团队来给企业做中台化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你们的着眼点不一样,一个是看着企业的长期发展,一个是想如何完成这个项目;第二外包的企业的了解是很难快速达到企业员工的水平的。这样外包的项目很难达到期望的收益。所以中化建设必须是以自身为主导,外包可以为辅助。

组织的共识性

中台项目和普通项目的目标不一样,需要项目实施人员长期而持续的投入。因此成员不应该只是从其它组里借调使用而以,而是需要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形式。临时的组织只是解决临时紧急的任务,完成后就解散,组员也会是这样的思考方式;而固定的组织是有共同的目标的,是需要长期持续地关注组织职责的。什么样的组织做什么样的事,中台项目实施必须是一个固定的组织。

中台的实施是贯穿企业多个业务链的,带来组织、业务技术的变革,自然会涉及到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对中台的认识和述求都不一样,这样他们在配合上自然也会不一样。这样必须找到各自的价值结合点,让每个部门都清楚中台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各方的积极配合。

中台的持续性

中台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投入也非常大。一开始不宜铺得太大,风险直线上升。应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设立里程碑,设计考核点,循序渐进。这样所有人都清楚目标,才能持续完成目标。

为什么要做中台

中台建设这么复杂,投入这么大,那为什么还要做中台呢?

  1. 效能提升
    端到端的效能提升,用户接入变得简单,不需要再考虑复杂的技术实现,只需要把关注点放在业务本身。以前需要一两个月完成的东西,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两周。时间就是金钱,需要快速迭代开发,这正是中台支撑业务的一个方面。
  2. 能力沉淀
    将系统的核心,关键,通用的能力沉淀下来。为用户提供简单多样的服务清单,把复杂的实现留在中台。能力的沉淀带来基础架构的稳定,同时带来整个稳定。技术输出,积累的中台子系统可以为更多业务使用,变成一个企业应用平台业务线。
  3. 快速创新
    市场不断变化,为了达到业务目标必须要保持业务的创新,业务的创新也带来应用的改变。应用就是能力的编排,这样就可以快速开发应用。

相关文章

  • 中台改造,我之拙见

    中台是个啥 中台是个啥,感觉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网上很多相关的文章,但好像越说越复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从1...

  • 喝茶之我拙见

    茶在中国人的认知里也许就和西方人对于咖啡的钟爱是一样的吧!但是中国的茶文化可能追溯起来要比酒文化更悠久吧,当然这个...

  • 现象之我拙见1

    温馨提示: 1、以下内容乃个人所见,不带任何指责或批评意味,如有雷同,请勿喷。 2、内容有点长,大家随意~~ 现象...

  • 强推一个基于SpringCloudAlibaba的代码生成器

    简介 该团队经过多年大型企业中台化改造项目的沉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努力提升产能,不断积极应对微服务改造过程中...

  • 使用Nacos存储Sentinel的限流规则

    要通过 Sentinel 控制台配置集群流控规则,需要对控制台进行改造。主要改造规则可以参考: https://g...

  • 品质之拙见

    思想决定高度,“高度”很重要。思想高度即品质意识,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对一切美好事物有追求者的思想...

  • 运营之拙见

    运营小白一枚,现某传统企业市场人员一个,工作半年有余,从最初的激动、新鲜,到现在的无奈。无意中接触到了运营,接触的...

  • 减肥之拙见

    减肥之拙见 前段日子,本山大叔的“梦中情人”倪萍减重20斤的文章在网络上大热,各大门户网站和公号纷纷转载,由此可见...

  • 点评之拙见

    有时虽没点评,但也会看看大家的点评记录。今天说一个点评的现象,群里有一小部分伙伴读的确实挺好的,有些小伙伴点评的时...

  • 愚人之拙见

    一、创业项目无大小,所面临的问题都会一样多。 运营与管理,都是从简到难,要一关一关的闯过去,大创业项目在资金上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台改造,我之拙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rx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