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817b119fc8a62761.jpeg)
沧桑的感觉总会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出现,一回头就已物是人非,都不晓得时光是如何流走的。萧姨发来信息说,刚和朱姨通完电话,沧桑感一下子就袭上心头,怎么感觉到老了呢?特别是回想起当年在一起的时候,读《我有明珠一颗》,萧姨就说我像那作者,因为我总是在工地中出没,在劳作中静心,作者也是在背冰箱中感悟,在抬腿迈步中定心。
这一晃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我也从三十而立迈过了四十不惑,心性虽有成长,但却依然在成长的路上。
萧姨一直是我敬佩的长者,不仅因为她的学识广博,更因为她那一生都在追寻的路上努力前行,是我的榜样,也是我能够不用顾忌说话的方式,语气,只是以真诚之心而交流的长者。
当初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毛头小伙,只是从网络看了些只言片语的东西,就觉得自己有了感悟,有了可以交流的资本,所以,每当聚会我总会有些心头的想法,表达出来可能就会显得肤浅,但萧姨总是以肯定的眼神来鼓励,以肯定的话语给我信心。
萧姨就像百宝箱一样,每当我阅读出现空档的时候,总会有新的人名,新的著作出现,有的是单本的,如贾题韬的《转识成智》,如《空道》,如《犟牛居士解道德经》,也有成体系的,如海云继梦的《非常心经》《非常金刚经》《非常坛经》,每每我都会如获至宝并深入其中,特别是海云继梦的系列,让我进入到一个广阔无比的华严世界,打开了一扇扇大门,眼界也跟着开阔了,心也跟着沉稳了许多。
如果不是萧姨引领,我就会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到眼前的一片天地,不知道世界还有很大。正是因为一次次新的突破,我明白了,心性成长之路上永无止境,总会有新的人,新的书,新的观念,只要能够带给我博大一点的,心灵清凉一点的,我就不会拒之门外,因为这些都是营养。
萧姨好学上进的精神总会激励着我,年过八十依然精力充沛地学习中医课程,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记录笔记,书写心得,更在学习中医之余,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成偈子,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
有时候,我也会跟她说,把自己走过的修行之路写写,让后来人少走点弯路,萧姨总会谦虚地说自己还是个小学生,还在行走的路上,不敢拿出来误人。
想想我还是比较大胆的,不管境界如何就去写,而且这一写就是三年了。当初自己的想法就是当做日记来记,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每当状态好的时候,写出一些比较通顺的日记,萧姨总是不吝她的鼓励,送上让我心头暖暖的夸赞之语。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
除了回忆中的沧桑感,也有能够温暖心灵的东西在心头闪现。点点汇聚,成了照亮心头的路标,也是我成长的一条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