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指导一年级的学生写作文,他不是让这个小孩子拿笔就写。
首先他是跟孩子聊作文。低年级孩子说清楚是写清楚的前提。
1、引导孩子确立这篇文章的主题,家长说,参观完博物馆,看完甲骨文,你的感觉是什么?
孩子说奇奇怪怪。
就把奇奇怪怪作为题目的中心词。
家长又接着引导小孩子说,奇怪的对象是谁呢?
孩子说,奇怪的甲骨文。
2、写作角度
家长说,你觉得甲骨文奇怪,是拿其他文字和它进行了对比,你看到的哪里的文字不奇怪呢?
孩子说,语文书上的汉字方方正正。
3、详写略写
家长说,在博物馆看到的甲骨文很多,那总不能全部写完,你把你觉得最奇怪的十来个甲骨文挑出来。
4、怎么写
家长说,你为什么会觉得这些甲骨文是最奇怪的呢?
孩子说,这个单字就像一只小蜗牛。
干字把小蜗牛的脑袋去掉了……
家长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说出这些字的奇特之处。
在引导的过程中,家长强调,你有你的观察,你有你的想法,而我有我的想法和我的观察。
孩子在表达过程中表述不准确的时候,家长给予纠正。
5、写作顺序
家长引导学生留意先写哪个甲骨文,再写哪个甲骨文,
接着孩子动笔写。
孩子写到结尾的时候有点犯难了,家长说,往题目上靠近说话就可以的。
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一共写了400多字,这篇文章内容突出了“奇怪”二字,选材详略得当,运用到了比喻修辞手法,在文章结尾进行了点题。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家长的这篇文章写了如何引导孩子完成作文,换成我写就会变成一篇“我说,孩子说”的文章,我注意到,用“说”的时候,家长用写孩子的动作代替了“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