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作为深商风云人物评审组成员走进柔宇科技公司,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柔宇科技的创始人刘自鸿,两个小时的交流中,评审组所有人都被这位80后年轻人的才华和创新成就吸引住了。刘自鸿是一位高颜值的学霸,拥有一份非常漂亮的简历,17岁读清华,26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15年成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同时荣获福布斯2015中美十大年度创新人物。五年前他从美国回到深圳创办柔宇科技,经过6轮风险投资,目前市场估值突破30亿美金,有望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一家“独角兽”公司。12月28日,在2017中国深商大会的“黑马横空 独角兽时代”论坛上,我第二次近距离感受了刘自鸿的主题演讲“基于‘柔性’+平台的人机交互与万物互联”。
今天,在混沌大学的课堂上,听刘自鸿给混大的同学们讲“黑科技如何商业化”,我觉得特别熟悉和亲切,学得也特别认真和仔细,下面是我根据课堂内容整理的学习笔记:
刘自鸿的混沌创新课程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刘自鸿从人类对信息产业本能追求出发介绍了柔宇科技诞生的历史,柔性电子的技术本质和应用,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从来没有脱离过人跟人、人跟物、人跟大自然的交流过程。而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都在围绕人的本能追求而变化,从未脱离过这便携性和愉悦感两方面:1、便携性。我们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想看的信息。2、愉悦感。用更大的屏幕呈现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传统的显示技术无法把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有没有新的可能性?刘自鸿诞生了柔性显示的想法,并以此作为柔宇公司的使命: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2012年,刘自鸿从美国来到深圳和两位小伙伴创立柔宇科技公司。经过六年奋斗,公司拥有了来自15个国家的1500多人的团队,销售已经扩展到20多个国家,在硅谷、深圳和香港设立办公室,在全球范围拥有近1500项核心知识产权。
柔性电子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1、以 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为代表的系列柔性显示屏幕。
2、新型柔性传感器:在很薄的薄膜上做大量的器件和电路,可嵌入不同物体的表面。
3、柔性+:集成前两项产品的平台,柔性电子作为平台型技术,集成材料、器件、工艺、电路等多方位技术创新,可应用于包括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教育办公、机器人等不同行业。
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柔宇认为主要有三大方向:
1、人机交互: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方式。显示、传感、生物识别都属于这个领域。
2、人工智能:机器接收信息后,通过计算,帮助人类进行决策分析的软件载体。
3、万物互联: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将上面这些独立系统连接的起来。
柔宇科技的核心是在人机交互。随着柔性电子技术和产品的逐渐成熟和普及,未来基于大屏幕的PC和基于小屏幕的智能手机会融合在一起,对应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也会融合在一起了。柔性电子会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领域的平台型技术,人机交互界面的变化,会导致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甚至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
第二部分:柔宇科技在柔性电子商业化过程中的选择和思考:
1、创业与产业化并行
从0到1的创新:包括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比如全柔性的显示屏、“柔性+”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从1到100的产业化:这些产品能不能走向市场?这是企业的本质,也是商业化的核心。
2、B2B和B2C并行
如何让产品快速走向市场和客户?柔宇最开始选用的是B2B模式,推进的过程中发现,大的企业级客户所追求的不一定是特别创新的东西,而是比较成熟的应用。越大越成熟、市场地位越高的公司,饥饿感越弱。所以,做新技术的时候,不妨去找饥饿感更强的公司。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还不是很高,更希望尝试新技术寻求突破。另外,即便已经找到了饥饿感强的企业级合作伙伴,仍要慎重考虑是否能匹配,因为你需要的是快速进入市场,快速有现金流,有一些企业可能会让你等两年。2014年到2015年,柔宇科技对接了很多行业客户,经历了一定的试错后开始转向B2B和B2C并行的战略模式,这种模式式在很多传统企业看来,非常不可思议,因为两者需要的人才、商业模式和打法完全不同。B2B的市场推广是以技术或产品导向,不需要太多广告,拿出硬产品、找到对应责任人就好推动。B2C面对的是茫茫的消费者,需要用轻松、活泼、吸引力的方式去打动他们。但这恰好不是B2B客户喜欢的。在执行过程中,柔宇科技组建了B2C团队,并且与B2B团队进行分开,两个团队及相对独立又能合作。一边出B2C产品,一边通过B2C带动B2B的客户,更快融合到合作当中。创新技术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如果一味按过去单一的做法,可能是行不通的。在重大战略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技术的特质去选择一些传统思维中不太建议的方式,可能会有奇效。
3、如何面对行业巨头的挑战
无论在什么阶段,都不要因为公司的体量而担心绝对的竞争力。很多时候,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大公司和小公司就像巨轮和快艇一样。快艇行动力极强,但不用正面跟巨轮对撞,而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更快地推向市场。巨轮因为体系庞大,所以行动力会变慢。你只需要沿着你的文化、思维方式、领导团队和管理团队形成的基因,找到最适合的生长方式。就像小象和姚明在一起的时候,小象现在很小,比姚明要矮,但是未来可以长得很大,所以,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大小,而失去敬畏感。
第三部分:这是本堂课的重点,刘自鸿分享了高科技公司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十大矛盾及解决办法。
第一个矛盾:科学VS艺术
今天很多电子产品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原因就是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科学提供基础功能,但对产品的信任和喜欢,源自对情感贴切的满足,比如苹果的产品。因此,当你把一项很新的技术推向市场时,不仅仅是关注它们的功能。更要有用户思维,用户需要的更多是情感,而情感的本质是艺术。
第二个矛盾:经验VS创新
很多传统显示行业的人认为柔宇所做的事情不可为——没有经验,凭什么能做出创新的东西?其实,经验是增值的利器,但也可能是创新的绊脚石,只有将经验与创新有效融合,科技创新才会实现最大价值。今天很多很酷的产品都源自年轻人,他们的思维可以天马行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非常多元的,并非有我无他,有经验和有创意的人,不用互相看不起。
第三个矛盾: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这里分成两个维度: 1、从技术端到市场端,还是从市场端到技术端?有很多成功的公司,先找准市场的需求,再反过来推出市场要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端做得很强,现金流定位得很好,市场端需求在那里,不担心卖不出去。这是自下而上,很多从外贸开始的企业就是如此。但现在有很多企业一开始不会想得这么远。好点子、好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推产品,这种方式是自上而下。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两者的融合,形成一个双行道而不是单行道。
2、 内部管理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在传统的公司体系里,从下而上,层层汇报,中间有一级说不行,这事也行不通。这就是创新的乘法效应,实现这件事情要求所有层级都是做乘法,只要有一层是零,结果就是零,会埋没大量创新。打破乘法效应,创新才不会被淹没。柔宇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层级拉平,通过机制来保障,即便中间出现了个别零,还是有机会让自下而上的创新,走到公司层面。比如,柔宇科技首先设定一定的预算范围,让大家在这个范围内大胆尝试,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再比如,基层汇报的过程中,不会由一个人单纯去决定,而是用委员会的方式,避免扼杀重要的创新。
第四个矛盾:坚持VS变化
创业其实很像把一个卫星从地面发射,推到最后运行的轨道上。在这个过程中,用一成不变的加速度和推动力是无法完成的。从第一大气层到第二大气层,从第一轨道到第二轨道,每个点上要去如何加速、用多大的动力,是变化的。阶段性变化的是策略,坚持的其实是初心。所谓初心,就是在多变的轨道当中,必须要记住的原点。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挑战,有时候会很高兴,有时候会有点悲伤,有时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你神经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忘记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轨迹的调整就会比较危险。
第五个矛盾:艰难VS舒服
创业者很多时候会面对两种状况:一种是让你自己跟所有人都很舒服,还有一种是你自己跟所有人都不爽。但是做“不爽”的决定,恰恰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柔宇一开始的组织架构是非常平的,没有任何层级,这在早期效率非常高。但当公司到200人左右时,CEO就算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把所有细节处理完,这时候就需要为了最好的效率,用新的架构把人员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这会让很多人不爽,但如果是对整个集体和团队负责,是必须要进行的。也就是说,要注意做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容易的选择。
第六个矛盾:逻辑VS脾气
上面说的很多问题,都不是我们最开始想到的,答案也不是有人给我们的,那如何找到答案呢?核心就是用逻辑去解剖每个问题,最后找到对应的答案。按逻辑办事是我个人最坚守的基本方式。所有的问题按照逻辑解剖,最后会发现,所有东西都是沿着逻辑推进的,如果逻辑不对,其他东西都无从谈起。但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脾气这件事,有些人碰到一点事情就很不爽,可能根本不想这件事情的对错,先发脾气,最后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也没有人想到问题出在哪里。这就是脾气把逻辑掩盖了。所以,一定要记得,逻辑大于脾气是所有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共有的特质。把问题分析清楚,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是我自己没有跟上节奏,还是别人的过错?先把事情理顺了,问题找准,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再去考虑脾气的问题。千万不要让别人的节奏影响你,否则迟早会摔跤。
第七个矛盾:独立VS开放
兼听则明。这种听,一个是在公司内听取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声音,还有就是倾听客户的声音。比如,当员工与你站的位置不同时,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从他的角度出发是有道理的,但是从公司的层面去看,有时候是无法全盘接受的。有时候,客户会说你的产品需要增加一个功能,这个功能对他特别有用,但对于硬件产品来说,这个功能的开发过程时间周期特别长,甚至有可能是成本巨大的增加。我们就需要独立地判断和思考,决定是否接受。所以,要用开放的心态保持独立的判断。
第八个矛盾:长期VS短期
这是每天都会碰到的矛盾。有的选择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有的是对长远影响特别大。刘自鸿特别喜欢打台球,他列举了刚开始打台球的人会比较容易犯两个基本的错误:
1、用白球去击打其他球时,很多人都会打球的正中心,因为那个点最稳,但是很多时候打正中心,球直着滚动的路线会有遮挡,无法滚到合适的位置。
2、 很多人会盯着眼前最近或最容易打的球。但这个决定很多时候是错的,打完最近的球之后,白球落的地方是无法打第二杆的。
正确的做法是,一定不能只看眼前那一个球,还要看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球在哪里,再决定打哪个球,是不是应该打正中心那个点。科技创新的商业化过程中,除了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看到第二步、第三步,看到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会不会因为眼前的决定影响了后面的机会。
混沌大学学习笔记干货:刘自鸿如何玩转黑科技商业化第九个矛盾:结果VS目标
我有很多正在创业的朋友,有些人说到为什么创业时,会说我的目标是实现多少市值,何时上市,但并没有真正 专注在产品上。但是,我们很少听到长远发展的公司把上市作为明确的目标,而是谈论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的痛点、难点在哪里,这样反倒成长很快。这就是结果和目标的区别。只有目标清楚并且真正解决问题时才能创造最大价值,上市、估值也只是这个价值创造中的自然结果。Stay focused on what really matters(持续聚焦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第十个矛盾:噪音VS决心
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商业创新,不同阶段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只要东西是新的,就会有人相信,有人怀疑。这是非常正常的社会现象,全世界都是如此。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回到最初的三个要点:正向价值、兴趣、特长。永远都会有人在怀疑新的事物,重要的是我们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方式,并持之以恒。
最后刘自鸿给混沌大学的同学分享一段话:
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有些人因为看见才相信,人类社会的进步,永远都需要前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