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是岁多病,寄钱牧斋书云﹕“今夏两番大病垂死,季秋阅藏方竟,仲冬一病更甚,七昼夜不能坐臥,不能饮食,不可疗治,无术分解,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而已。具缚凡夫,损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平日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况仅从文字上用力者哉?出生死,成菩提,殊非易事,非丈室谁知此实语也。”
印祖称藕益大师乃古佛再来,藕益大师曾自叙念佛因缘: “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病,发意西归(现身说法)。复研妙宗钞及云栖疏钞等书,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临终示位:“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只登五品”,以上示疾之恩,吾悲纵粉身碎骨难报万一:可谓字字心血、句句金石: “具缚凡夫损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不能自利,岂能真正利人? “平日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况仅从文字上用力者哉”?大师此语对末法众生之病可谓一针见血,正法时期修行证果的多,像法时期证果的少了,但多有真修实干的,末法的表现主要是从事佛教理论的多了即仅从文字上用力多了,但少有真修实干的;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仅从文字上用力岂能得力?说明末法众生若不重深信切愿持名念佛,若仅在心性上用力靠自力妄求出离轮回亦是不自量力之举。何况末法时期仅在文字上的用功者?
西方世界。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至于仅在文字上用功者:
欧阳竞无居士是佛学大家,对佛学很有研究,尤其是唯识学方面,被认为是大师;但在临终时很痛苦,他流露出自己的心情说:“唉,还不如一个乡下一字不识的念佛者”,因此他又对身旁的人说:“一生所学,到此都不得力”而劝大家老老实实念佛。其教训不谓不深。因此,以深信切愿持名念佛,依靠佛力的慈悲接引往生,是当今末法众生成就的至极稳当之途。 转自学佛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