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
柔宇科技董事长、CEO 刘自鸿
混沌大学 大课
《黑科技如何商业化》
以下是小初的学习笔记
一、成长路径--谦和的非典型理工创业领袖
刘自鸿
他,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
他,比95%以上的人聪明,比95%以上的人勤奋。
他是谦和的非典型理工男,用4年的时间带领柔宇成为市值超过30亿美元的“独角兽”。
学霸,“少年得志”的“传奇”少年:17岁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6年硕士毕业后婉拒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并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于2009年9月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时年仅26岁,是该系历史上用时最短的华人博士毕业生,也是斯坦福校史上罕见的入学不到三年即完成博士学位的毕业生。29岁辞去纽约的高薪工作创办柔宇科技,仅用4年时间就带领公司成长为市值超过3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稳坐全球柔性显示科技头把交椅。他本人也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福布斯“中美十大创新人物”。
柔宇科技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认为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时尚电子信息革命者之一。公司的愿景是通过颠覆式创新成为全球下一代信息显示技术和电子产业的领导者。
谦和的非典型理工男:“有品位”,穿着藏青色毛开衫,简洁不失儒雅和舒适。言谈中看得出来这位创始人很欣赏特斯拉跟苹果创始人对于产品工艺设计的追求,喜欢科技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产品。从目前柔宇推出的终端产品来看,他的头显设备、手写板,在工业设计上有下功夫;“谦和但有高认知”,一直到现在,他还是常一人出席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等活动,不带助理、没带公关,只有一个随身的小行李箱。大课中,这位34岁的青年领袖目光坚定,举止温文尔雅,说话声音不大,言谈里却有着清晰的逻辑与直指本质的思考。
高颜值加高言值 :大课中,刘自鸿温和谦逊,说话轻声细语,全程无哼哈,逻辑严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的“高言值”来自于青少年时期的修炼,他
高中时期就是江西某区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大学时期是北京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优秀奖;
清华学生艺术团话剧队骨干、主持人;
清华大学吉他协会会员;清华大学学生节晚会节目主持人;
电子工程系50周年系庆晚会主持人;
大学期间曾先后担任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07班班长;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会副主席、文艺部长;
清华大学电子系科协副主席;
清华大学团委科创中心种子基金组组长;
第六、七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组长;清华大学学生创业者协会共同创始人及副会长等职务。
“高颜值”,除了有品位低调的穿着之外,他大学时期曾是歌手、话剧队骨干:
2001年清华大学最佳校园歌手,
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选手。
八卦一下,他曾经可能会是李健或者高晓松的,BUT,现在他更是一个创业领袖。
他就是,从学霸到独角兽创始人的刘自鸿。
二、大课精华,创业中的十大矛盾
作为一名创业者,刘自鸿在大课中分享了柔宇科技是如何进行战略定位,能让新材料横跨C端和B端市场?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能让这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更能洞察用户?怎样的产品可以让柔宇引爆CES,成立4年估值高达200亿?
个人最有收获的是刘自鸿老师分享的高科技商业化中的十大矛盾,
这十大矛盾也是每一个创业创新者会遇到的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矛盾一:科学VS艺术
电子产品,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原因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提供基础功能,但对产品的信任和喜欢,源自对情感贴切的满足,比如苹果的产品。因此,当你把一项很新的技术推向市场时,不仅仅是关注它们的功能。用户需要的更多是情感,而情感的本质是艺术。
矛盾二:经验VS创新
经验是增值的利器,但也可能是创新的绊脚石,只有将两者有效融合,科技创新才会实现最大价值。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非常多元的,并非有我无他,有经验和有创意的人,不用互相看不起。
矛盾三: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1. 技术与市场:
自上而下:从市场需求倒推需要什么产品和技术。
自下而上:先有技术再有产品。
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两者的融合,形成一个双行道而不是单行道。
- 内部管理:
在固有的体系里,从下而上,层级汇报,只要有一层说不行是零,可能就会埋没大量创新。要把层级拉平,通过机制来保障,让基层员工也参与创新。
矛盾四:坚持VS变化
阶段性变化的是策略,坚持的其实是初心。所谓初心,就是在多变的轨道当中,必须要记住的原点。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忘记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轨迹的调整就会比较危险。
矛盾五:艰难VS舒服
创业者很多时候会面对两种状况:一种是让你自己跟所有人都很舒服,还有一种是你们都不爽。但是做不爽的决定,恰恰是最重要的。要注意做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容易的选择。
矛盾六:逻辑VS脾气
所有的问题按照逻辑解剖,如果逻辑不对的话,其他东西都是无从谈起的。逻辑大于脾气是所有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共有的特质。
矛盾七:独立VS开放
兼听则明。公司内听取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声音,公司外倾听客户的声音。但吸收意见的同时更需要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决定是否接受。
矛盾八:长期VS短期
科技创新的商业化过程中,除了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看到第二步、第三步,未来很长的时间,是不是因为眼前的决定影响了后面的机会。
矛盾九:结果VS目标
长远发展的公司从不把上市作为明确的目标,而是谈论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目标清楚,并且真正解决问题时才能创造最大价值,上市、估值也只是这个价值创造中的自然结果。
矛盾十:噪音VS决心
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商业创新,不同阶段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只要东西是新的,就会有人相信,有人怀疑。这是非常正常的社会现象,全世界都是如此。
永远都会有人在怀疑新的事物,重要的是我们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方式,并持之以恒。
刘老师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逻辑去剖析和拆解,最终找到对应的方案。
三、谈谈逻辑VS脾气
刘自鸿老师分享的十大矛盾,最有感触的一点
矛盾六:逻辑VS脾气
所有的问题按照逻辑解剖,如果逻辑不对的话,其他东西都是无从谈起的。逻辑大于脾气是所有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共有的特质。
先来说概念,逻辑和脾气分别是什么?
逻辑,就是理性和认知深度,有理性就可以用理性和逻辑来说理。
脾气,就是非理性,失控的非理性,没有道理的用声音和脾气来压人。
逻辑VS脾气:理性VS非理性;说理VS发脾气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
我们会碰到这样的两种人,
一种是用理性,以理服人
一种是用非理性,说不服人,就发脾气,以声压人
从三层脑的理论(教授的创新院《两副眼镜》中也有提及)来看:
有理性的人,大脑前额皮层(理性脑,只有人类才有的进化组织)进化的更好,思考更深入,更人性;
不理性的人,理性脑发育不好(相应刻意练习不够),不思考(或者没有能力进行深入思考),用的是动物性,只能发脾气
有一次团队就进入过这种非理性,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相互大声音指谪。在那个当下,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处于脸红耳、心慌心跳加快,血直往头上冲。我对自己说,不行,得冷静下来,当下就表示,这个事情一下子达不成一致,先放一放,回头各自拿数据说话再议。
解决 说理VS发脾气 的问题,有三个原则:
1、从源头上,选择说理的人在一起共事
2、遇到分歧,不以输赢为目的,以求真为目的
3、可以有分歧、有对峙,但对事不对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