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经常有个词我挂在嘴边,但似乎不曾解释过。
所以,我解释过吗?我能解释得好吗?我自己是这样的人吗?
独醒。什么是独醒,为什么不是清醒、觉醒,不是惊醒或警醒,又或为何要加个“独”?这词是有什么渊源?
所以,独醒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触发我意识到“它”的时刻。这一点是尤为重要,可能很多人都在里头“翻过跟头”,更有大片大片的人直接趴下或自此在精神上一蹶不振,甚至是“终生阴影”。那么,它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如果你恰好读过“豆豆三部曲”,多半你立马就能想到我说的是什么了。在豆豆的“三部曲”中,每一部都有一个或几个类似“高人”的形象,当然,他们还可以用其它形容词来形容,比如智者、贤者、“魔鬼”。比如《遥远的救世主》中有丁元英、王明阳,又比如《天幕红尘》中有叶子农、方迪,还比如《背叛》中有宋一坤、叶红军。这类人通常亦正亦邪,深谙人性且懂得借助于人性去成势,“以人为独,二人成行,三人聚众,众志成城,势均力敌,再在关键处如狼牙出行”,这是我于“豆豆三部曲”中所觉察到一点。
简单说,有这么一个人,他具备强大的人格魅力,继而一群人为之着迷,然后这个人结合身边的这群人的优势,扬长避短。布局谋事,总能先将“圈”画好,进可攻,退可守。同时,众人既无后顾之忧,还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多人在分析他时,往往注意力都聚焦到了他的“闪光点”上。也是,就像云朵和太阳,人们往往先留意到的是太阳,而又往往还忽略了云朵的作用。
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呢?
我之前在广州那生活过一段时间,其中一段经历是在朋友负责的工地上干活。当时六七月份,也可能更早些,暴烈的太阳几乎将我身体里的每一滴水分晒干。当时还是在十多层的阳台上工作(做铝合金栏杆护手),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我之所以没中暑是避开了最晒的时刻。通常而言正午的阳光是最晒的。当然,犹记得小学地理课上讲的是两点左右。
虽然说,我避开了最晒的时刻,但还是很热啊。怎么办呢?衣服已经是最薄的了,水是超市买的冰水,大风扇倒是有,当时也没顾得上。主要是爬楼梯太费劲,本身“家伙事”又多,大风扇也还挺沉的。也就是这种时刻,“躲太阳”就成了一件“要命”的事儿。
可不管怎么躲,总有需要暴晒的地方啊?就是这一时刻,我仰头看天。先是看见太阳,继而我就发现了云。厚厚的云层像是一把救命伞一般罩着。
而且,不知道我之前有没有说过,我历来是受运气青睐的。当时也是如此,我基本上走到哪,然后云就刚好在上头帮忙遮着。就是这么“巧”。
后来,我仔细一琢磨,我想到了太阳和云的关系。
阳光是什么呢?双刃剑,有利有弊,甚至也可以说是亦正亦邪。本身植物需要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甚至还有些植物就是向阳而生,但如果一直暴晒会如何呢?水分蒸发流失、干旱,更严重甚至都活不成。这就是我说的阳光的厉害之处,人们需要它,但又不能直接运用它,浅用一下就很受益匪浅了。不过,要说“最狠”还得是人,这不太阳能就出来了。甚至还能用太阳能发电开空调(这是“借力打力卸力”),你看多厉害的人。
那有没有办法直接用“物理对抗物理”呢?当然也是有的。经常在山里的人应该大多数都知道一个“小秘密”:那就是毒深处往往解药也在附近。也就是说,多看看它身边,兴许就有解决方案了(解构问题时,不要老盯着主要问题,核心问题,可以从第二乃至于第三重要的问题先着手)。就像撬动地球需要一个支点,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可能那个撬杆长度或韧性问题,实际上“支点”问题才更关键对吧?可人们的聪明在于撬杆是可以自由控制的,所以关注它才是人的核心。太阳和云的关系也是如此。云负责遮阳,故而有了云的调控,很多生物才有幸生存下来啊。包括你想,还有下雨前的打雷不就是云层相撞?如果你想到它是在提醒你马上有暴雨呢!
所以,究竟该关注太阳还是云呢?太阳之所以是太阳,那是人家本来就是太阳,本就是无可复制或者说不可多得,甚至你还可以理解为你压根不用多想,你不是那样的人,你也做不到人家那样。所以,还得多向“云”学习,“借势”就行,不与日月争辉。
从这一角度想,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看完“豆豆三部曲”,人也跟着“魔怔”了。老盯着太阳看,眼睛会瞎掉的知道吧!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经常时不时会在朋友圈发云的照片,我之所以喜欢云的缘由就在于此,保持独醒的关键其实也从云里悟得,不是云里雾里哈。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在读“豆豆三部曲”,要么不明觉厉,要么云里雾里,要么就直接埋汰、嘲讽,更有甚者把它批的啥也不是。归根到底,这些都算是某种意义上得了“迷魂症”的人。
简单说,你要是厉害,你大可以自己写,最好是写得比“豆豆”成功;要不你还可以举例说同类型作品中,还有哪些与之媲美或者比它好的;再厉害一点,还可以分析分析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等的不可复制,继而得出个像丁元英创造的“神话”般的之所以然来。
动不动说一本书厉害,说某个人人物厉害,又或者说某个作家厉害,这都是容易的,反之亦然。但能够自圆其说,就需要一定的水平和能力了。
说到底是,他们究竟是羡慕里头的“人生”还是青睐里头的“人物”,还是更多的以为只要成为那种人就可以过上那种生活甚至是更好的生活呢?很多人可能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吧?这个就是“阵眼”。想要破它(“魔怔”)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要认识到自己的心魔到底“魔”在何处。
意思是,很多人之所以迷失其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误解,即认为只要成为某种人就可以创造出相同甚至更好的生活。
那么多人,自此走上了一条歧路,歧路难啊,难于上青天。
换句话说,虽然那么多人在解析“豆豆三部曲”,甚至给它“封神”,实际上连个什么神都没整明白,倒像是自己先变得神神叨叨像个“神经病”患者。
是的,我可以坦白讲,我就从这条“窄门”里钻出来的。
简单说就是,如果你要懂一些书,或者懂某个人,你最好都懂一些。用杨绛先生的话说就是,曾以为不读书不足以懂得生活,其实没经历过生活根本看不懂书。
所以,看到很多人说读不懂某些书,或者谈书和生活的关系,乃至于说某个人物的品质和成事或成功的关系等等这些,我通常都是哭笑不得(意思是别什么都一锅乱炖,先明白什么是什么,再去看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一上来就盯着它们交叉密集的之处,偏还不知死活地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肯定能一击致命)。
需要懂吗?
我的意思是解释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就像科学解释了诸多“问题”,然后问题就没有了吗?或者说真正的问题就因此消失了?包括说,很多时候技术革新的关键,很多人都只天真的以为只是技术本身的动荡或相关市场、领域的动荡,他们能想到生态关系,能想到思想触动,能想到将全面影响人的心智和智识吗?
就像汽车,很多人想到的只是如何使用、如何便利、如何危险或者如何安全,他们能意识到与之而来的是全套的对汽车使用的思维早已进入了心智吗?就像你有了汽车,自然而然你的更多思维就在潜移默化中用汽车替代了很多东西,比如修马路时要考虑到汽车的转弯、调头、启停等,又比如建房子时要考虑停车场,还比如去什么地方要怎么规划路线,你还会按照自己原本没车时的思维吗?
包括说我写作,我写的东西里头很多都是各个领域的一些常用或不常用的某个作家的惯用语言,而我遵从的结构也往往不知道出处哪里,乃至于我的“语言”很多可能都是各处吸收过来,这也就极大的增加了理解成本,而这也是造成晦涩难懂的原因。
所以,需要都懂吗?你真的确定有这份“阅历”(阅读量和经历)。
能被你吸收和运用的捡到来就够了。能做到“浅尝即止”是一份顶厉害的修养。就像能真正做到知足常乐的,通常都不会过得太差。
所以,这些年来,看到很多人围绕觉悟、大彻大悟、开智、觉醒、认知觉醒、突破、看破红尘、放下、释怀、和解、原谅、通透、被讨厌的勇气等这些“词”,一再打量,一再琢磨,一再尝试,关键是他们以为自己是什么人呢?
人有高估自己的时候,也有低估自己的时候,但那也只限于有时候啊,别老是这样子,老这样子就容易摔倒爬不起来。六七岁摔倒了拍拍膝盖告诉自己不疼,就过去了;三十四十摔倒了坐一会儿缓缓,还能站起来继续走,回家擦擦药好得快;五六十岁摔倒了很可能就得躺着了,甚至还可能几个月……可你说,如果你不是那么年轻,讲真的,多摔几次甚至一次事故就再也难站起来了。
意思是,花时间在这些事儿能从根本上改善你的生活吗?
这就相当于你认为只要会美颜就能永远年轻,甚至时间久了还相信自己也会变得年轻。包括说那些交智商税的,那些比你条件好的人那么多,他们是不想、做不到、还是没能力呢?比如年轻,比如生发,还比如减肥。
很多人是真的不知死活。
就从走“窄门”来说。本来条条大路任你走,结果你偏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好高骛远还走得义无反顾,结果呢?如今走出来了,你说挺幸福。不,你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很幸运。
而且,很多人理解的很幸福与你压根无关,你也没有。
你指的很幸福,当然,人们只会注重这个,且理所当然认为是自己理解的那种幸福,比如洒脱、通透、开悟,要么就是智慧、智识、一眼看破本质的能力……随你怎么理解,总之都不是。
这种幸福朴实得就像天上的云,几乎随处可见。它也不是什么平平淡淡才是真,更不是什么眼前的苟且或者像诗和远方,又或者像从容、淡定、情绪稳定等等,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都不是。这份幸福是每个人都有的:那就是还活着,并且可以选择任何生活方式去重新开始。
可就是这份幸福啊,于多少人而言是如此遥不可及且意难平。
而且,多少人注意到还有后一句没说的呢?很幸运。窄门里头有什么暂且不说,但走窄门里头出来半条命算是提前在阎王那圈了一下,什么时候勾去就且看造化了……
“每一种生活都有代价,可不要等代价降临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交换了什么。”
我以前是造化,这份造化我怀疑和奶奶有关,她给我的影响至深,无论是走因果,还是走修业。这也算是保了我将近二十余年。如今能走出来,是怎样我都认。
但是,说真的,别强行开悟,别过度内耗自己,更别轻易动不动就想着“人上人”,乃至于动不动就拿智者、贤者、圣人的“君子学”来当“尚方宝剑”,现在,“尚方宝剑”不防身,甚至还可能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引来不必要的“飞来横祸”。
须知一点,怀璧其罪啊。
所以,那些不听劝的胆大的极端的,总要体会“慧极必伤”的反噬的。只是,最后能不能走出来就不得而知了。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
它是有前提的。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实际上,它有个前提是“听话听音”。不是听声啊!要听言外之意,如此才更接近此中真意。
听人劝,重点压根不在于听劝,而是要听得进去,也要收得住。不是单方面的只听,或事事都等着人来劝,更别直接就钻到“人”里头,什么都听,且劝什么都收下。话说,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人生导师,又有谁真能做到时时刻刻都待在你身边,谁不是第一次来到人世间呢(真正负责和承担的是自己,所以要考虑清楚、思量再三)?
所以,这“人”是指谁?指自己,然后才是指更多人。听更多的指的是感官,即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情况,要把自己观察到的、认识到的、理解到的,乃至于感受到的,身体发出提醒就要有所觉察,要听清楚些、看清楚些、清醒些、理智些,然后再去行动。吃饱饭,字面意思当然好理解,身体需要,所以身体要诚实。反复强调这些只是为了讲这么个道理?自然不是,而是你做到了前者,往往后者也就不远了。不仅自己吃饱饭,精神也足,自立自强,自强不息。健康才能成长。
包括说“怀璧其罪”,真的只是欲加之罪?别逗了。那玩意儿是,“德不配位”作为前提,德也非指德行或道德,而是德性,也就是更根本的本性,也可以说是根性。即自己是什么。
换句话说,怀璧本身是有罪的吗?如果是,那它不属于任何人,更不会存在。所以问题出在哪儿?“其”指的是自身。这个罪是什么呢?当然不是说“罪”本身,而是给你带来影响、负担,甚至是破坏你的身心。这个就叫遭罪,或者说被遭罪。
意思是,你不是那样的人,你还抱着它干嘛呢?只会给你带来罪受!
这一点,还可以联系“人不为(成为)己,天诛地灭”,“罪”和这个“天诛地灭”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同义”了。说白了,这两者背后的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和”,也就是不适宜。指的是如今的“你”不适宜,而不是不适宜你。前者是主动,后者属于被动,这是有差别的。主动更多时候是留有余地的。比如时间上,或条件上,又或能力之类的等等。
要知道,古言中常常强调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也并非直指人要懂得顺其自然。如果是这么简单,那还强调啥?你本身就只能如此啊。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过,只能由年轻到年老、年迈,遇到大的事件也压根顾不上,小事儿上还不是任你拿捏?所以,自然压根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个“东西”。
之所以强调“天时地利人和”,意思是,要认清自己能把握得住的“东西”,然后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对这些“东西”有更深的认识,也就是首要前提是自己要“和气”,自己和自己要能够“和睦相处”,才可能真切感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真切(这属于内外的对应和对照关系,即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部分,该如何理解或者说接受,然后是如何识别、判断、把握它们)。
话有点绕,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换句话说,你自己都不能把握自己,你讲顺应自然,顺其自然,顺的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其”首先是把自己这关给过了。你自然就有了“顺”,然后再去谈自然是什么,继而才可能真正实现顺其自然。继而,这才算是入门了。也就有了,道法自然(本立道生)。否则,你怎么理解自然?换句话说,如果根本都丢了,你怎么看见哪有什么道?又或者说,这些东西和你有啥关系吗?
其实,遍览古籍,最后跃然纸上就两个字:独醒。
强调的就一个自强不息,说出的就一个醒悟真谛。前者就是独立,后者则是觉醒。所以,时常翻阅古籍者,要警惕的首先就是独,别跟着别人的“醒”一不小心就一觉醒不来了。那么,下场可想而知。大梦一场空!那就糟糕了。
要知道,思想或者说思维这玩意儿可不比其它,一旦延伸出去那可就没有“回头”这一说法了。念头这玩意儿,动心起念,慎独啊!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劝大家别轻易动了那些个念头,尤其是想成为智者、贤者,想成为如某某作品的某个人物的念头,乃至于动不动就想着觉悟、开悟,这玩意儿讲的是“开挂”,可即使开挂不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加倍拥有”?然后,现实终归不是游戏,人生也非体验一场(一般人的心态别轻易走向这条“窄门”),而你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情感和寄托,包括说你有自己的生活,一旦你不再是从前的你,那么,之前对你来说是“保护”的东西也将不再庇护你。如此一来,新的还未来,旧的你又看不上;偏还“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这样子,你怎么搞哦?
意思是,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但是你周围的环境却还是从前的环境,尽管你看得清晰、清楚了些,然而还是无力改变,毕竟“拖泥还带水”呢,连根拔起的力量就更不是光有智识就能做到的,当然还包括说“天时地利人和”,受困于此如何?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呗。但你能狠心脱离这些吗?或者说,等你从“窄门”走一遭出来,兴许,是,这些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了,然而,你付出的代价却是曾经拥有、原本可以有的,乃至于连最起码的“该有的”、“应有的”你都没有。
再说个残酷的现实:那些个走“窄门”的人,除去某些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一意孤行、好高骛远的人(我就是),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被逼的。就像很多人的成功都是被逼的,因为进则还有一线生机,退则早已没了退路,只能孤注一掷。
你真以为大多数的成功是“洗白”后的样子,是他们嘴里说的那样?多的是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多的是只能“赌”,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否则,你说翻本?早已负债累累;你说守利?早已亏空;你说及时止损?不好意思,所有身家都压上了;你讲重新开始?如何开始,什么也没了,都没了。
你真以为多少人是因为戒不掉?真以为多少人是缺了勇气、决心、自信或者任何一项才能或才华或条件?别逗了。那是没得选了,没有时间也看不到更多的机会,更无力去创造机会了,只能头破血流往前冲。
哪有那么简单轻松的事儿哦:“一招吃遍鲜”、“一招制敌”,那是小说才敢写的事儿。多的是魂骨埋他乡且人尽皆不知。
所以,“听不懂,但我陪你”的那份“珍贵”(出处:影视剧《欢颜》),有多少人知?多少人敢?又多少人为之着迷?
纵观那些在“豆豆三部曲”中迷失的人,可不就是这样。可就是这样,依旧那么多人像《天幕红尘》里头的“罗家明”一样,一头栽倒在了“见路不走”的“迷魂阵”里头。以为有捷径,以为自己可以,偏要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忘了那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了?只是猪而已。最后是,见路不走的“罗家明”真的无路可走了,也无“家”可归了,甚至“死”后的一摊子事儿还得来那个“制造问题”的人来解决。
这叫什么事儿啊!
但凡多几个这样的案例,只怕就要少一大群敢“大放厥词”的人。尤其是那些个所谓的“砖家”能有那担当拥有那“道义”?
所以,本来是可控的,甚至还有很大机会改善,甚至可以改变的状况下,且解决方案往往就在身边,然后你偏不,你非要自绝后路,你非要“疯”,“要想富先发疯,不顾一切往前冲”(出处:影视剧《孤注一掷》)?真以为人人都是“天选之子”,然后喊句“莫欺少年穷”(出处:《儒林外史》),就都行了?虽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但是,请问你有多少个十年?
我真正走写作之路十余年,我走出“窄门”直接四年,负债九万余,其中日与月的煎熬和苦楚,走出精神内耗、戒掉情绪,然后还是一如既往,有答案和没答案一样,“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这样的人生,你想过?你敢?你付得起这个代价?
好吧,纵使你比我天赋佳,但咱没必要好吗!你想想看,像我至今,哪个门都进不去,文学,哲学,艺术,乃至于严肃文学,又或者通俗文学,乃至于网文,我符合哪一条?“雨露均沾”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在哪一处都不能久驻常留。
就像前段时间,有人问:“你这怎么会原创过1000,读者才不到1000?”
我是不懂运营吗?我会不懂定位和垂直输出吗?我是不想粉丝蹭蹭往上涨吗?我是不想自己多赚钱,最好是既能财富自由还时间自由?这就像你不报考“清华、北大”等“最高学府”是你不想吗?然后呢?我不是这样的人啊,我做不了这事儿。甚至 你想做这事儿我还可以指点一二,这份洞察力我是具备的。包括说我与某些“大号”的差距也并没有那么大,我的市场洞察力是没问题的,乃至于敏锐度也不差。毕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摆在这儿,以及策划能力,但我做得了吗?不好意思,我还真做不来。不过,这妨碍我对他人的指导吗?并不影响,因为我了解别人并不难,十有八九吧。
归根到底,我把握的是人性,而不是别的什么。至于我自己,除了没钱,其它都挺好。
说白了,你以为“窄门”是什么?我为何到“佛门”而“推而不入”,你以为是我做不到?心无欲求罢了。
如今的“佛门”成了什么样?该有数吧。
就像“佛门”经常讲的是“看破红尘”,别看破,“看透”就好。如果看破,我入什么红尘?如果看破,还需要“佛门”什么?恰恰是看透,反而,红尘依旧是红尘。就像一张纸,湿透后既看见其正面,也见其背面,反而不再执着于它是什么了,不过是它是纸,仅此而已。红尘依旧。
意思是,红尘就是这样子或那样子的,我虽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什么,我只是在做自己而已。我所遭遇的也不过是这样子或那样子,如此而已。
所以,一再劝的是,别轻易走进“窄门”啊:别“唯一”论,别“因果”论,别“宿命”论,别“比较”论(相对论),别“矛盾”论,世界万物遵循的规律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理解的呀,而且,即使理解当你去如此行事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如果凡事这么简单就能够看透、看破、看穿,那么,为何是你?何德何能!(如果有用,自己锦衣夜行好吧。毕竟,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哪怕是你以“老子”的“阴阳”看世界,不也还有“物极必反”的规劝,以及最重要的“谦卦”做调和?
所以,独醒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人贵有自知之明”。
何以为贵?以“和”为贵。
意思是,适宜自己的。独醒者恰恰就是看见自己的部分,继而通过自己抵达中众生。一如“与其说众生因无明而众生,不如说是因我无明而将众生视作众生”。觉者的差别就在这里,独醒的真谛也在这里。
也就是说,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道合不合脚,而不是以好不好看然后穿在脚上,后知后觉或非得脚痛或被磨出血才觉着说合不合适,很多东西,一穿脚上,一上手,乃至于在还没穿上之前就已然有所觉察,不必非得撞了南墙才知道头破血流的代价。
依旧是那句话:“每一种生活都有代价,可不要等代价降临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交换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