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的太真,反成了幻想;实,略的太过,倒失了本真。
近日,英国新外长鲍里斯和中国外长王毅成为网上热议话题。以鲍里斯形象欠佳、语言有失水准为槽点,对比于王毅的俊美形象和特有气质。在《不许笑,这位应该新外长和王毅之间,隔了几百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中,单方面的外貌对比占据整片文章,引导公众单线思维,是文化莫名的悲哀。
外表吸引力存在巨大磁场,不然超烂偶像剧凭什么卖出收视率。大群民众会聚集在“奔跑吧,兄弟”的录制现场,拿着手机狂照,明星出场,狂喊。这就是明星效应。退出舞台张国荣却不被大部分新生代熟知。外表给你的迷惑就变得没有吸引力,渐渐褪去了它本来的色彩。外表代表一切不过是内心的一种期望,一种虚妄的幻想,眼睛的满足不过是在填补内心空虚。 外表评判,人之常情,长此以往,轻重难分。第一表现“相”不由我们决定,确是看客眼中的第一评判。看重了“相”,便看轻了能力。长此下去,是不是说,长得丑的人就要自卑的活下去,长得好看的人就要傲娇地横行在马路上。若是如此,我还是找根绳子吧,现代已经不适合我了,我要穿回古代。 我以为不代表我们以为,看客看重的不代表需要的人注重的。看客们往往看到表象,政客们注重的是能力。王毅俊朗,那你俊朗为什么你怎么不去当外交部长?你会说话,为什么你在微博圈发的爱国照,人家应对国际媒体?为什么?因为对于人的评判停留表面的只能是看客。看客更愿意看,而不是思;看客更容易被引导,而不是引领。看客是当今社会的主体,成为舆论的主要流向。人需要的是提升,总有比自己好,比自己能干的人,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所以,成为有思想的人,比成为被引导的人更具有社会价值。被别人限制思维,只会成为纯粹的利用对象。 国民的评判标准并非是带着对生命的理解和体谅从根本处探究当下现象,更多的是循环往复的寻找曾经的槽点来综合验证此时的行为。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一个生命的表现形式,逃出大众娱乐似的看客角度,我想,才能够更加公正的评判一个人在其位置上的本质价值,从而更多的增加对其的赞美或者欣赏。 外表的魅力是对眼睛的尊重,并非是能力本质的体现。公众的赞美,更应是站在其事物奉献的角度。即使是鲍里斯的幽默表现,也不过是给全世界人民上演了美好的外交娱乐。生活这么难,开心就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