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去华师培训的第一天,记录一下流水账。
早上8:50在市体育馆集合上车。当途中时突然醒悟,其实可以在集合前,和带队领导说,我就在家门口上车的,高速入口就在旁边。
集合后出发前往华师,在车上睡了一觉,快十一点时,肚子开始饿。队友出门前提醒我背包放点饼干,防止途中饿可以吃。我还说已经放了。现在才发现觉得是放在行李箱了,而行李箱在车底。此时只能忍饥挨饿到达目的地后吃饭。幸好十二点半左右到达,并顺利吃上了午饭。
午餐华师给我们培训老师安排的午餐是20块钱的自助餐标准。但这一顿值20块钱吗?我有点纳闷。一肉二素。
我和舍友,配合默契,吃饭是冲在最前面的,入住也是第一个完成的。中午休息十多分钟后,就开始去上下午的课。
班主任
下午的开班仪式,班主任简单说流程,注意事项等。
刘院长
华师地理科学院的刘院长开始第一场讲座《地理教学,如何回归地理学?》,内容是讲给地理专家们听的,但是我听得津津有味,笔记也写了好多,还有很多感悟。
一、谈困惑
刘院长谈到地理学的性质、边界、内容等方面的杂乱,还提到哈佛大学地理学消亡与重生的案例。还有对本土地理的探究。
我联想到自己中学地理教学上的一些困惑,比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地理兴趣培养、考试压力等。还有地理课堂效率、个人魅力、教学成效等困惑。
二、回归地理学的需求
刘院长提到学科价值、地理学思维、野外实践研究、乡土地理教材等。
这也想我思考,我应该对本地的乡土地理进行深入挖掘,选取更多有用的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地的地理概况,培养家长热爱家长的情怀。
三、地理学科的特点
1.尺度观——全球、实际、本土
2.时空感——历史、变迁、当下
3.地方情——本土情怀
这也提示我,多留心地理生活,多外出考察,旅游,既拓宽视野,又可以为自己积累一些地理素材。
四、如何回归:做好大学与中小地理课程的衔接
1.地理学是一门面向世界观形成的野外科学。本质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2.地理学科体系:地理发现→地理学理论→地理方法
3.地理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刘院长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 用脚实践、用眼观察、用手总结。
最后老师推荐了好多专业书籍,供大家学习。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个课件做得很好,书籍的图片是无痕嵌入的感觉,这是怎么做到的?
五、交流学习
我坐第一排,麦克风刚好传到我,第一个提问:各位同行们,听完刘院长的课,我感触颇深。特别是第一个提到地理学的困惑,我也想到自己的困惑:怎么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刘院长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有老师说把试卷难度降低点,改卷的分数提高点。(大笑)有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非常赞同。也有老师反问:你要求学生考试高分,那你自己做一份试卷,试问你能否拿高分?这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学校的地理活动实践,例如地理假期研学、成果展览、地理课程创新设计(情境类、旅游类、探究类)、地理社团(七年级地图、地理模型的绘制、八年级视频等)。这位老师分享的时候,全场都认真做笔记,因为讲得实在是太好了!条理清晰,而且善于归纳总结。他讲的东西我懂,但是我没有试过像他那样去总结,去做成地理课题去研究。像他学习,善于从地理教学中总结归纳,提升专业的科研能力。
上完课,既烧脑,又愉悦。奔向饭堂干饭。
晚餐晚上,和舍友一起出学校附近溜达了一圈,散散步,回程,聊聊天,就休息了。
这是美好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