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最近一段时间,先是被重庆的锦鲤刷屏;成都的爱恋珠宝锦鲤刷屏;昨天又被今夜九零后作者一地金的锦鲤体质刷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重庆锦鲤
1 为啥这段时间朋友圈全是锦鲤?
我们从一个玩狼人杀游戏的故事开始说起。上周末,我们十二个人一起玩狼人杀,其中不乏211、985的高智青年和海归,本来我以为这注定是一场血雨腥风、精彩绝伦的双线大比拼——智力和演技。可是,谁曾想,我作为了一个新手小白,玩了三把赢了三把。你以为我在炫耀吗?不是的,我只想说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第一把,预言家第一轮就被投出去死掉了,而大家选了狼人当警长。
然后在狼人警长自刀过后,明显的逻辑漏洞当中,好人还是相信警长。
第二把,真预言家不跳,等狼人乱说了两轮过后,被投出去死掉了
第三把,白痴主动跳出来把狼人指出来了
说的这些,你看不懂也没有关系,总结一句就是高手在这三局狼人杀的游戏里面被新手萌新搅得七荤八素的无法施展,最后被划水的小白萌新赢得了胜局。
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因为我们在游戏之前忽略的重要因素是——参与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人都是小白萌新。(如果玩狼人杀的水平1~10分的话,3~4分以下有8、9人;7~8分以上只有3、4人。)
所以,小白萌新的话语体系才是我们当晚玩狼人杀游戏控场的话语体系。即使有3、4个狼人杀玩家很高阶,但是,对不起,小白萌新们听不懂你在说啥,哪怕你是高手,也只有请你先出局。
3 讲这么多和这几天火爆朋友圈的锦鲤教有什么关系呢?
我昨天问了一位转发锦鲤的人:为啥要转发呢?她说,反正也不需要什么成本……我当即黑人问号脸,不需要成本吗?我觉得可计的成本都有多项,其中我必定会给我朋友圈转发的的人在心里盖上易被收智商税的标签……合作需谨慎。
但是我在这么做心理活动的同时,也是思考,其实这个事情本身和我们玩狼人杀游戏的情景很相似。互联网从来不是精英(高手)的主流,而是一帮帮各种小白萌新的天下,不然哪来的咪蒙爆火;区块链的收割…… 李笑来就没有机会出《韭菜的自我修养》了。
4 这两件事情的启发是什么呢?
当你在一个圈子或者群体的时候,想要在里面获得竞争优势,先得观察,再使用这里面大部人使用的话语体系说人话。(不要以为自己在高层级,大部人根本不屌你,当然,已经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不在讨论范围。)
做产品、做营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市场容量问题。越是阳春白雪的东西,能触达的人越少。如果是定位薄利多销的产品,需考虑如果降低门槛使其触达面达到最大化。
产品的市场容量是指消费者的能力要求和消费者的认知市场的之间交互区域。能力要求就是你这个产品如何应用;认知市场就是首先,消费者以及从业者知不知道你这到底是个啥?光知道有啥用,但是干不了白扯,比如知道移民火星会降低房价,但是现在去不了。其次,知道能有啥用,但是大家认知达不到也没用,比如易学,知道能算命,但是到底有啥用大家认知达不到,就需要教育。整体两个的契合点,又可以理解,又有能力实现,才是市场。
锦鲤的做法看上去不高级,但涨粉和品牌宣传的效果实打实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