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段子:如何能看出一个人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
有网友说:读过书的人看到夕阳余晖,脑中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有读过书的人只能说“哇,好多鸟,真好看”。
看,这就是文化底蕴的差距,一开口就知道。
而且,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还不止于此。
一.读书可以让人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上个周五,我的高中同学和我吐槽她找工作的经历。她说在招聘会上,真是让她感受到了赤裸裸的歧视。
同一个岗位,用人单位总是优先聘用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其次就是重点本科,然后才是她这种不出名的普通本科。
更悲哀的是,有些公司的招聘要求上直接就写着非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要。
她很忿忿不平,因为她认为这样的要求不知道阻挡掉多少人的求职道路,无论求职人再怎么有才华,没有那一纸文凭,终究是无用的。
听完她的吐槽,我忽然想起了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过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是的,读书可以让人拥有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在于,一个人可以不为了谋生而被迫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可以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前几天,一条浙大硕士毕业又重新高考的新闻上了热搜,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为学医今年重新高考,并于近日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本科的录取通知书。
我觉得他这种敢于追求心中所想的勇气恰恰是因为他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赋予了他选择的权利。
试问,如果他不读书,不好好学习,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成绩呢?
二.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这是曾国藩在家书中写给儿子的一段话。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晚清一代名臣,他对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难得的是,他虽身居高位,却时时不忘读书,因为他坚信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曾国藩初入官场时,身上还有着一股孤傲的气质,常与人争辩,针锋相对。
而在后期,他通过阅读书籍,改掉了自己不好的习惯,养成了一种谦逊的处事风格,这也为他后面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读书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以前,我总是喜欢拿我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但是,在我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我便改掉了自己的这种习惯,因为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优势”。
我想,这就是读书带给我的影响,因为读书,让我变得更加宽容;因为读书,让我的思想更有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