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
有一次,不记得在哪里看的了,这段话应该是出自《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译者序言里,所以我误以为是傅雷的话。但又感觉,它不是像傅雷先生的风格。
风格这东西,是很奇妙的东西。
字里行间可能就透露出说话人的心灵气场。
然而哲学的思辨却不那么容易,因为往往更复杂得多。
《被讨厌的勇气》去年翻了个开头没有读下去,今天偶然翻开,读了50多页。所以,摘录一下。当然,作者是不是一位哲人,我也不知道,还没有去查证作者是何许人。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日本出的哲人比中国还多。这真是件令人惭愧的事情。这位作者通过对话体来转述阿德勒的思想,形式不可谓不巧妙,内容不可谓不深刻(阿德勒的深刻被呈现)。这也是一种深刻的写作吧。
图片来自搜索。谢谢。青年:我有一个年长3岁的哥哥,学习运动样样精通,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哥哥。而我自幼就常常被拿来跟哥哥比较。
当然,跟年长3岁的哥哥相比,我什么都赢不了。而父母根本不管这点,他们总是不认可我。无论我做什么都被当作孩子来对待,一遇到事情就被否定,总是被压制、被忽视。简直就是生活在自卑感中,还必须意识到与哥哥之间的竞争!
哲人:怪不得。
青年:我有时候这样想。自己就像是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的丝瓜,自然就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所以,如果有挺拔舒展的人,真希望他能够带带我呀!
哲人:明白了。你的心情我很理解。那么,包括你与你哥哥的关系,也从“竞争”角度去考虑。如果你不把自己与哥哥或者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角度去考虑的话,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呢?
青年:那也许哥哥就是哥哥、他人就是他人吧。
哲人:不,应该会成为更加积极的“伙伴”
青年:伙伴?
哲人:你刚刚也说过吧?“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青年:嗯。
哲人: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