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爱好者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什么道理?说了你别不信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什么道理?说了你别不信

作者: 蝉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21:34 被阅读0次

    民间俗语,每个人都会说上几句。这些俗语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富含生活智慧,而且很接地气,值得玩味。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叫做“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古人种地是靠天吃饭,如果有个年景不好、缺衣少食的时候,找亲戚朋友借上一点,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借东西也是有讲究的。有些借得,有些借不得,比如柴和鞋这两样东西,就是借不得的,为什么呢?

    借米不借柴

    为什么柴不能借?因为从前柴这种东西到处都是,可以到山上去砍,或者去地上拾,都容易得到。

    如果你家里缺柴就去找别人借,那只能说明一点:你这个人比较懒。

    人要帮人,但要有个底线,那就是“帮穷不帮懒”。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柴”和“财”谐音,你把柴借出去,就等于把“财”借出去,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中国人有这些讲究。

    那为什么可以借米呢?很简单,因为粮食种出来是需要时间的,一户人家的庄稼青黄不接的时候,赶上家里的存米没了,就得找人借米度日,度过这个难关之后,等收了粮食再还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当然借米也得有个限度,所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东西借得过多,恩情施得过重,都容易制造矛盾!

    借衣不借鞋

    这个道理也差不多,因为在古代,相比于衣服而言,人们对鞋不算太讲究,做鞋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所以像刘备这样“贩履织席为业”的人,就很受别人的轻视。

    现代人穿鞋可讲究了,所以有专门的鞋子设计师,属于高薪职业。

    在古代,有身份的人穿木屐、布履,贫穷人家就穿草鞋。

    草鞋在古代有个别称,就叫“不借”,据说汉文帝还经常穿“不借”上朝,以鼓励臣民勤俭节约呢!

    草鞋很便宜,而且可以自己编,用的是野草茎秆,或者稻草、麦秸之类,总之都是很容易得到的材料。

    你没鞋穿,大可自己去弄点稻草做一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所以,借鞋就跟借柴一样,是懒人才会干的事。

    即使现代,也很少有找人借鞋穿的。因为鞋属于个人私密物品,如果混着穿,容易传染脚气病。

    而且,鞋是一个人一个尺码,就算借给你,你也不一定穿得了,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借给你一些你很可能用不上的东西,还增加了咱俩得脚气的风险,何必呢?

    小结

    所以,“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体现了古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智慧,说直接点,这就叫“帮穷不帮懒,救急不救穷”。因为帮懒、救穷都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事,本来一片好心,搞不好还招埋怨。所以,帮人帮到点子上,才是真帮人。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公众号“史小狐”,感谢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什么道理?说了你别不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wh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