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看书来说,我肯定自己是看中国书较多的。外国方面印象最深的,只有苏联作家奥斯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生为事业奋斗,在经历磨难的过程中,仍然不断地坚持,投身于事业。
书里这样的一段话;时不时地在我耳旁回荡着:
生命是宝贵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光阴而后悔。这样临终时可以说:“我将生命都献给了所热爱的事业。”
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在我读初中时得到激励。立志考上高中,在班主任不看好反而情况下,最后幸运地被录取了。
《老人与海》,这本名著课本上学习过篇章。老人与鱼搏斗的精神可歌可泣。
喜欢里面的这句话:你可以消灭我,但绝不可能打败我。
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人分享书单,说哪些名著如何如何好,其实要自己亲自去试试看。
上次去图书馆,借了本卢梭的《忏悔录》,也是因为公众号介绍的名气。等到自己亲自阅览,才看到全书的不到三分之一就放下了。
觉得有些网友说的话有一定道理的,有些外国名著不了解清楚作者的写作背景,心境,是看不出书里的味道来。
再者翻译的水平不一,有些语感,中国人可能不适应。
中国书,有些也有不适应的,有古文水平不过关的原因,也有知识结构不一,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中国的著作,还是外国的名著,都有精华与糟粕的地方。读者提高辨别能力,多看了或许有某些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