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感到挫败时,偶然看到和听到以下内容,奇了怪了,我还没来得及难受会儿,就神清气爽、斗志昂扬了,这么多年终于学会了自己教育自己。
(一)
昨日看到李银河老师在她的同名微信号上发了一头条内容,标题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怎么这么切中我的痛!
李银河老师在文中写道:在生命的交叉线上,人们会遭遇到伤害、不公、病痛、苦难,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摆脱,就像坠入陷阱,只能哀叹世界的荒谬与丑陋。那些自己生命的平行线上的事物也是泛善可言,它们虽然没有伤害到自己,但是事情的发生不能不触动人的神经。
末段她写道:世间的美好就像暗夜中的一点烛光,令人热泪盈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就让我们追随着那一二美好,踌躇前行,直至生命的终点。
刚刚还产生了点痛苦的共鸣,这不,马上就给化解了,李银河老师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真谛,生命是一场痛苦和美好交相辉映的过程,去追求那哪怕仅有的一二美好。
我很喜欢的桑德伯格,在她的丈夫死后,她说:I learned that in the face of the void—or in the face of any challenge—you can choose joy and meaning. 我明白了,即便悲伤至空虚,或是面对巨大挑战,你仍然可以选择快乐和有意义的生活。
(二)
黄有璨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互联网运营大咖,他在他的同名微信号上写了一篇文章:一个从未讲过的故事:我曾想月薪3000转行互联网被拒。
光看标题,就让菜鸟们深深被激励了一把。
黄讲述了他10年前从传统销售转入互联网教育行业,几经面试,宁愿降薪,都遭拒绝,而且拒得不留余地,导致他难过了好久。后来黄创办自己的教育培训公司,三节课,我在三节课上听过几次免费公开课。
估计,很多人都有过被拒的经历,不过,曾经让你难过的事情,今天都可以笑着讲出来,同样,今天感到难过的事,以后会笑着编段子。
黄也说到:职业发展这种事,大家都好似在一座迷雾森林中摸索前行,最终走出森林的通路,存在千千万万条,你错过了一个眼前看起来更好更平坦的路口进入一个茫然一片环境恶劣的洞穴中,未必不是意味着你在将来可能会迎来一条更加光明的坦路。
而这一切,都得依赖一个重要前提——你自己不能放弃自己,你要不断赋予自己更多可能。
是啊,任何时候,任何境遇,都要想办法给自己赋能,少唠嗑,多行动。
(三)
在听得到APP里听到严伯钧《西方艺术课》,有一篇是:贝多芬:超越巴赫和莫扎特的存在。
此篇严伯钧讲得很生动,他讲到:贝多芬是大器晚成,与莫扎特相比不是一个天才式的音乐家,与巴赫相比不能算是一个“缔造者”,但贝多芬对整个古典音乐发展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贝多芬的音乐充满改变、极为进步的。
莫扎特是对智商打击,巴赫是对听觉打击,贝多芬是对灵魂打击。
明白了吧,贝多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优势,没有一套逻辑的照着样式,贝多芬是感受命运、努力创作的真实作曲家,他的曲子《英雄交响曲》,以及最后的巨著《第九交响曲》,真的是直击灵魂。
所以,连作者都说,他就是听贝多芬,才度过人生低谷的。
正在开车的我,忍不住扑哧一笑,而后感到一股力量啊,力量。
为什么分享三个独立的内容呢,因为这些久久回荡在我脑海里,从浅层次来说,我原以为我很挫败,其实这个世界,从古到今,挫败的层次高多了,我真没资格挫败;从深层次来说,使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坦荡的认知,美好和光明从来都不遥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