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港台剧时常有这样场景:剧中角色一旦经历重大坎坷而心不美丽的时候就会去度假,动辙还就以月、半年为单位,让人活生生羡慕嫉妒恨。而我们只有短假期,就比如眼下的十一黄金周。那怎样才能让这样的短假期价值最大化,愉悦感保持更长久呢?
最近《纽约时报》网站更新一篇文章《How to bring your vacation home with you-(如何更好的享受假期)》分享的观点很值得大家借鉴。文章作者是美国临床精神医学教授、威尔康奈尔医学临床精神病药理学专业的主任查理德·弗里德曼(Richard A.Friedman)。
首先,文章援引2012年荷兰的研究者杰西卡·布鲁姆做的一项探索假期长短对度假者身体健康和心理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研究结论是,度假的核心重点在于度假的质量,在于假期带给你的愉悦感,而并不是越长越好。
作者结合他的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病人”的经历来说明怎样增强假期的愉悦感。众所周知,金融行业都高强度高压力的,这个病人性格也比较强势,几乎从不度假。有一次这个病人在他妻子强烈的要求甚至是威胁下才勉强同意和妻子去家乡附近的一个小镇做一次短期旅行。
从假期一开始,他就是非常焦虑的,因为这并不是他想要的、擅长的生活模式。旅行中他们还经历了一件恐怖的事情:他和妻子在小镇里开车的时候,车子在火车轨道和车辆通行道的交叉路口坏掉了!当时他和他的妻子都非常慌张,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这时当地一个农民经过,帮助他们把车拖到了安全地带,之后这个农民还坚持的邀请他们去他家一起吃午饭。结果因为跟这位农民很投缘,这顿饭一吃吃了一天。
从假期开始时的的焦虑,到遭遇汽车趴轨事件时他抓狂,都是因为他脱离不开自己固有的生活、工作习惯模式,因为通常他都会仔细设计旅行当中的每一步,而每个意外都有可能打乱他的行程安排。但这次意外成了他旅行中最开心的记忆,以至每次说起来都眉飞色舞的,非常开心。经历了这样一个短暂的假期之后,病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这个病人没有拍任何的图片和视频,只有脑海中留下的深深的记忆。作者认为病人这次的度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一个“观察者”转变成了度假的“参与者”。这次成功的体验与内心这种无形的角度转变是分不开的。
那么,什么是观察者?什么又是参与者呢?
想想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旅行,总是习惯带着手机和相机不断不断的“咔咔咔”拍照,把精力都放于记录身边的美景,忙于记录,忙于保存……,这样的行为模式下我们就是一个旅行的“观察者”,而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人文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来,没有用心去感受当下所经历的一切。想想我们过往当中那么多的旅行/假期,印象深刻有有几个?
以我为例,我硬盘中保存着N多外出旅行的照片,但是翻看这些照片时偶尔会有些陌生甚至怀疑——有些照片中如果不是有我和那些熟悉的面合影,我甚至会感觉像是拷贝别人的照片似的。而有些旅行虽然没有过多的照片但任何时候都可以脱口而出成为聊天中的话题,比如我有一次雨中登泰山的经历。从抵达泰山脚下开始,雨就一直下,所以我们几乎没办法使用手机、照机进行拍照。同时又要担心雨天路滑不要摔倒在台阶上,大家自发组成互助小团队,所以相互之间的聊天、调侃也自然就比较多。(所以每每回忆起那次旅行大家就各种吐槽各种欢笑!)更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比较投入的感受“雨中登泰山”不禁自然联想起李健吾先生写的那篇著名的《雨中登泰山》,结合先生散文中的精彩描述,每到一个景点就又多一些对景点审美的感受。想想我那次印象深刻的雨中登泰山的经历,我就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而是一个“参与者”,最终跟李健吾先生的感受趋同——“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区别也好理解:想想你谈恋爱的时候那个投入度,对照当下你不得不去值的那个班就都明白啥叫参与者、啥叫观察者了。所以想把你的假期过得快乐就去全身心的投入吧,最好还能有点意外的经历啥的。
把一些“破事儿”丢开吧,这世界真的离了你仍会运转;也把晒朋友圈的心放一放吧,爱分享值得表扬,但它不抵你真心投入时间和精力以换来与家人团聚更值得。正值国庆&中秋假期,祝愿大家都成为参与者来度过自己的假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