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贵之《人生是一场悲剧?》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3-03-31 14:09 被阅读0次

    【人生是一场悲剧?】

    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

    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官做大了还想更大,钱赚多了还想更多。

    在这终身的驰逐中,不再有工夫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接着连属于自己的真兴趣也没有了,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

    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

    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

    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适当的空间。

    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当然,一个人彻悟了生死的道理,也可能会走向消极悲观。

    不过,如果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这一前途即可避免。

    他反而会获得一种认识:

    生命的密度要比生命的长度更值得追求。

    从终极的眼光看,寿命是无稽的,无论长寿短寿,死后都归于虚无。

    不止如此,即使用活着时的眼光作比较,寿命也无甚意义。

    无论活多活少,谁都活在此刻,此刻之前的时间已经永远消逝,没有人能把它们抓在手中。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

    此种快乐,乃是合乎生命之自然的乐趣,体现生命之质量和浓度的快乐。

    为了这样的享乐,付出什么代价也是值得的,甚至这代价也成了一种快乐。

    世人常把善终视作幸福的标志,其实经不起推敲。

    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

    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漓地生活过,不管善不善终,都称得上幸福了。

    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

    极而言之,乐极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从来不曾乐过,一辈子稳稳当当,也平平淡淡,那才是白活了一场。

    如何才算了悟生死呢?

    说来也简单,就是要正视生之必死的事实,放下不死的幻想。

    比较赞赏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个人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好好地活过一场,也就死而无憾了。

    既然死是必然的,何时死,缘何死,便完全不必在意。

    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

    我们都是有生有死的常人,倘若我们肯安心做这样的常人,顺乎天性之自然,坦然于生死,我们也就算得上是圣人了。

    一、努力“活出自己”。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

    人生的路非常崎岖,常常让人迷失方向。

    在奔赴的路上,我们常常感觉眼前是一片黑暗,雾气重重,看不到未来是光明还是黑暗,也不知道选择的路是对是错。

    人来到这个世界,本就不是来享受的,人生百般滋味,既然无法逃避,只能勇敢面对。

    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一个人一个活法,一个人一个看法,你觉得值得,就是最好的意义。

    生活没有完美,这短暂的一生怎么活,怎么走,看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叔本华说,人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以后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最后的结局又是死亡。

    人生的终极问题是无解的,那就和这样的问题和解。

    采取一个不与它较劲的态度,不一定求一个最终的答案。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在我们的生命中间,我们要知道怎么活是有意义的。我们就把重点放在这。

    红尘俗世,本就是无意义的。假如非要说有意义,那都是人类赋予它的意义。

    其实,最好的活法:

    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第二,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生命很短暂,不过短短几十年。请,学会为自己而活。别再辜负自己,别再忽略自己,更别再轻易委屈自己。

    忠于自我,好好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生命,因为活出自我而灿烂,因为活出自我有了与众不同的风范。

    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

    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

    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在人生路上,好好为自己而活,不必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扰与影响。

    学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成全自己豁达、自由的人生。

    不必为他人作出太多违心的决定,更不必为了他人而事事委曲求全。

    人生路上,一切皆有安排,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二、坦然“向死而在”。

    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

    可以观察到,很小的孩子就会表露出对死亡的困惑、恐惧和关注。

    不管大人们怎样小心避讳,都不可能向孩子长久瞒住这件事,孩子总能从日益增多的信息中,从日常语言中,乃至从大人们的避讳态度中,终于明白这件事的可怕性质。

    他也许不说出来,但心灵的地震仍在地表之下悄悄发生。

    面对这类问题,大人们的通常做法一是置之不理,二是堵回去,叫孩子不要瞎想,三是给一个简单的答案,那答案必定是一个谎言。

    然而,这三种做法都是最坏的。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不妨与他讨论,提出一些可能的答案,但一定不要做结论。

    让孩子从小对人生最重大也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保持勇于面对的和开放的心态,这肯定有百利而无一弊,有助于在他的灵魂中生长起一种根本的诚实。

    时间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礼物,而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是,它然后又带走了一切礼物,不管这礼物是好是坏。

    人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凡是习惯了的东西,我们就很难想象有朝一日会失去。

    可是,事实上,死亡始终和我们比邻而居,它来光顾我们就像邻居来串一下门那么容易。

    所以,我们应当及早对死亡这件事也习惯起来,以免到时候猝不及防。在此意义上,把哲学看作一种思考死亡并且使自己对之习以为常的练习。

    死亡本质上是孤单的,不可能结伴而行。

    我们活在世上,与他人共在,死却把我们和世界、他人绝对分开了。

    在一个濒死者眼里,世界不再属于他,他人的生和死都与他无关。

    他站在自己的由生入死的出口上,那里只有他独自一人,别的濒死者也都在各自的出口,并不和他同在。

    死总是自己的事,世上有多少自我,就有多少独一无二的死,不存在一个一切人共有的死。

    死后的所谓虚无之境也无非是这一个独特的自我的绝对毁灭,并无一个人人共赴的归宿。

    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

    最终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是它赋予了生以意义。

    然而,欲取先予,最终还是剥夺了。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其意义主要有:

    第一,使人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用超脱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成败祸福;

    第二,为现实中的死做好精神准备;

    第三,死总是自己的死,对死的思考使人更清醒地意识到个人生存的不可替代。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

    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

    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

    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思考死亡的另一个收获是使我们随时做好准备,即使明天就死也不感到惊慌或委屈。

    尽管始终不承认死是可以接受的,但仍赞同许多先哲的看法:既然死迟早要来,早来迟来就不是很重要的了,最后反正都是一回事。

    由此,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仅是这个意义上的不怕死。

    面对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寿命均等值。

    一个人若能看穿寿命的无谓,他也就尽其所能地获得了对死亡的自由。

    他也许仍畏惧形而上意义上的死,即寂灭和虚无,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死,即由疾病或灾祸造成的他的具体的死,他已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恐惧之感。

    今天我活着,而明天我将死去——所以,我要执著生命,爱护自我,珍惜今天,度一个浓烈的人生。

    今天我活着,而明天我将死去——所以,我要超脱生命,参破自我,宽容今天,度一个恬淡的人生。

    人活在世上,对于未来会有种种期望和计划,并且为之忙碌。

    可是,倘若一个人意识到死亡近在咫尺,他就会明白,期待中的未来也许并不存在,惟一可把握的是当下。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遭遇没有明天的一天。

    可是,世人往往为不可靠的明天复明天付出全部心力,却把一个个今天都当作手段牺牲掉了。

    光阴似箭,人生易老,实在是最无奈的事,引发了多少悲叹。

    装糊涂当然不是好办法,事实上也难做到。

    不过,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装糊涂,而是真糊涂,活在眼前,被具体的生活所吸引,忘记了岁月的流逝和死亡的来临。这是生命本身的魔力。

    对于一切悲惨的事情,包括我们自己的死,我们始终是又适应又不适应,有时悲观有时达观,时而清醒时而麻木,直到最后都是如此。

    说到底,人的忍受力和适应力是惊人的,几乎能够在任何境遇中活着,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适应的。

    到死时,不适应也适应了,不适应也无可奈何了,不适应也死了。

    事实上,恰恰是当一个人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他与世界之间最有可能产生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交流。

    这种死别时刻的精神交流几乎具有一种神圣的性质。

    一个人在大限面前很可能会获得一种不同的眼光,比平常更真实也更超脱。

    当然,前提是他没有被死亡彻底击败,仍能进行活泼的思考。

    有一些人是能够凭借自身内在的力量做到这一点的。

    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使更多的人做到这一点,便有必要改变讳言死亡的陋习,形成一种生者与将死者一起坦然面对死亡的健康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将死者不再是除了等死别无事情可做,而是可以做他一生中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便是成为一个哲学家。

    一个人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他的人生的最后阶段都应该是哲学阶段。

    三、探寻“快乐之源”。

    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热爱思考;一类不爱思考。

    不爱思考的人,喜欢“向外部世界寻求快乐”,比如吃喝玩乐、逛街购物等。当外部条件消失时,不爱思考的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

    不爱思考的人喜欢把目光聚焦在生活琐事上,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很肤浅,可惜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们的人生始终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爱思考的人则不同,他们习惯于“向内心世界寻求快乐”。因为思考过程在头脑中进行,不必依赖任何外物,当金钱、地位和名誉都消失时,这种快乐也不会消失,因此这种快乐是最纯粹的快乐。

    热爱思考的人有三个特点:

    第一,热爱知识。

    一个人越是聪明,就越是热爱知识,知识能拓展他们精神世界的疆域。

    第二,享受独处。

    独处能使人思考,而思考是快乐的源泉。

    第三,欲望较少。

    精神世界越丰富的人,对物质的依赖程度就越低。他们不会被物质所奴役,因而身心更自在。

    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停留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

    然而,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与物质世界没有关系,却与精神世界关系紧密。

    一个人只要心灵自由,精神独立,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争名逐利的生活,是能让人们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肤浅而短暂,快乐过后,便是无尽的空虚。

    有些人热衷于各种社交活动,觉得社交活动越多,生活越充实,人生越幸福。

    真实的,社交活动会分散人的精力,增强人的虚荣心,加重人的焦虑感。为了避免社交活动所带来的麻烦,人们应当学会独处,并享受独处的乐趣。

    减少欲望,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想要拥有幸福的人生,还要做到三点:

    第一,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第二,不断鼓励自己,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

    第三,为世人留下精神财富。

    幸福的人生是,用自己的思想和才华,创造出一件属于全人类的艺术作品,只要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精神财富,就不枉此生。

    让生命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升华,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丁俊贵

    2023年3月3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丁俊贵之《人生是一场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eh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