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929115/166187c06d3bc61e.jpg)
自从前段时间意识到冥想可以提高元认知能力之后,我就经常可以在冥想的时候进入一种很平静的状态,这种感觉很美好以至于我在运动和平常生活中也会尝试进入这种状态。
我想这种感觉可能就是《当下的力量》上说的“临在”,“临在”指的是一种纯意识——从思维、从形式世界中收回的意识。
我发现在“临在”状态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评价一本书、一个人或一件事,也不会轻易地指责自己,这样做的好处是我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感触最深地当属读书了,以前我读书时的想法不是固定的,当我读到一本跟我认知差不多的书时,我会觉得这本书上讲的内容我已经知道了,没有必要阅读了,所以虽然我有不读完一本不读下一本的习惯,但是我会很快读完这本书,有时候为了加快速度,很多地方选择跳读,没有仔细地阅读,导致的结果是阅读质量很差;
当我读到一本跟我认知不一样的书时,我会觉得书上讲的内容是错的,我是对的,从而关闭自己的大脑,虽然在阅读,但心已不在,只想着快点读完,好读下一本,导致的结果是阅读质量很差;
当我打算重读一本书时,我会觉得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了,没有必要再阅读了,从而去阅读新书,导致的结果是没办法更好地吸收一本书;
当我读到一本豆瓣评分不是8分以上的书时,我会觉得这本书是一本“烂书”,觉得书上讲的是不怎么样的,从而轻视它,不会很认真地去阅读,导致的结果是阅读质量很差。
现在我读书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这样的好处是不管读什么书都很平静地去阅读。
其次就是人了,我是做销售的,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以前见到一个人时,我总是会先入为主给他贴“标签”,“标签”是好的倒没什么影响,“标签”是不好的就会影响我接下来的行为。虽然我意识到了贴“标签”是不好的行为,但就是做不到;现在我可以在“临在”的状态下做到尽量不给他人贴“标签”。
最后是对自己思维的观察,以前我以为“我的思维”就是“我”;现在知道“我”是“我”,“我的思维”是“我的思维”。事实上“我的思维”是大脑产生的,所以很多想法都是基于大脑的天性产生的,不利于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一旦我开始观察自己的思维,就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选择,比如在自己因没完成一件事或者拖延去做一件事而自责时,选择宽容自己;在自己因在意别人的看法想要改变行为时,选择不做改变;在自己因太困难想要放弃时,选择继续坚持。
这段时间我体会到了朋友说的“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力和感悟能力会极大增强”,也开始认同《当下的力量》说的“临在是关键,当下时刻是关键”。
虽然“临在”的感觉很好,但想要保持这种状态很难,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思维,稍不注意就会退回到了无意识的状态,我还需要不断地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