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诗经》所歌咏的植物繁多,其中有独特的“芳香植物”一类。芳香植物,按照植物学专业的定义,是指含有芳香成分(如芳樟醇、桉叶醇、柠檬醛、丁子香酚等)、药用成分(生物碱、单宁、类黄酮等)、营养成分、色素成分以及抗氧化物质和抗菌成分的植物。但今天要说的“芳香植物”并不是现今定义下的植物,而是以先人时代观念下所认为的“芳香植物”。
《诗经》时代的“芳香植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大致是指可食用的辛香料植物和一些气味芬芳、独特的植物。前者如椒(《陈风·东门之枌》:“视尔如荍,贻我握椒,’)、韭(《幽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等。后者如舜华(《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蒲、荷(《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等。当然,仔细推究,如此简单地将《诗经)芳香植物分类未必合乎那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比如在《陈风·泽陂》中表达缠绵缱绻情爱的“蒲”,在《大雅·韩奕》中明言可食,“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而《周易·鼎卦》云:“鼎折足,覆公蔌。”郑玄注释认为蔌为八珍所用,正是作为调味品的,在这个意义上,凡蔌皆应可视为辛香料或调味品。《周礼·天官·醢人》:“加豆之实,有深蒲筍菹。”以及《吕氏春秋》:“文王嗜菖蒲爼,孔子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可以为证。可见,今人多不再食用的蒲,当时是可治为菹而成为祭祀用品和嗜好食品的。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蒲始生,取其中心入地蒻,大如匕柄,正白。生啖之,甘脆。鬻而以苦酒浸之,如食筍法。”这又是蒲的别种食用方法。而今人作为日常食用辛香料的花椒,《诗经》中却绝无把“椒”视为辛香料的诗歌。除《陈风·东门之枌》外,“椒”也见于《诗经》中的另外两首诗歌:《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花椒因其香味芬芳浓烈在祭祀时是被作为降神用品的,马瑞辰解释说:“椒,亦巫用以事神者。”而《离骚》中有:“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王逸注曰:“椒,香物,所以降神。”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诗经》芳香植物对先民生活的用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庄重的祭祀和浪漫的情爱。
下面分别从祭祀和爱情这两方面各选一种芳香植物加以详细介绍。
1.芳香的祭祀—以“萧”为例
选自《大雅·生民》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译文】:
祭祀场面什么样?有的舂米或舀米,有的搓米扬谷糠。淘米之声嗖嗖响,蒸饭热气喷喷香。
祭祀之事共商量,燃脂烧蒿味芬芳。杀了公羊剥了皮,烧烤熟了供神享,祈求来年更兴旺。
【另见】
《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小雅·小明》: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牛尾蒿陆玑《诗疏》:“萧荻,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牛尾蒿叶又白毛,茎粗,多者数十茎成丛。嫩芽、嫩叶可生食或蒸食。干枝叶可作火烛,有香气。
古人采牛尾蒿用以祭祀,祭祀时染之以脂(牛肠脂,即牛油),合黍稷烧之,目的就是以主要的粮食黍和稷,加上牛尾蒿的香气,来表达敬神的心意,即《大雅·生民》所说的“取萧祭脂”。由于牛尾蒿具有祭祀用途,所以《诗经》中多次提及,也出现在《周礼》“天官·家宰”中:“祭祀,共萧茅、共野果蓏之荐“,意谓凡有祭祀,必准备牛尾蒿、茅草以及田野生产之瓜果供祭。正因为牛尾蒿是供祭植物,古人视为神圣之物,所以《小雅·蓼萧》各章遂以”蓼彼萧斯“起句,用作诸侯宴会时推崇君子美德的颂扬和祝愿之词。
牛尾蒿植株初生时,外形和蒌蒿差不多,只是“一茎旁生横枝“,秋天时枝上萌发的枝叶斜出植株,临风摇曳就像短尾随风飘摇,因此得名。
2.芬芳的情爱—以“桃“为例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树叶茂枝繁,花朵粉红灿烂。姑娘就要出嫁,夫家和顺平安。
桃树叶茂枝繁,桃子肥大甘甜。姑娘就要出嫁,夫家和乐平安。
桃树叶茂枝繁,叶儿随风招展。姑娘就要出嫁,夫家康乐平安。
【另见】
《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魏风·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殽。
《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桃花桃花花期虽短,但“落尽残红绿满枝,留下琼脂注子红”或“夹道桃花新遇雨,马蹄无处避残红”等凄美景观却令人低回不已。《红楼梦》中林黛玉及《桃花扇》中李香君所葬之花就是桃花。桃花鲜红华丽,因此《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盛赞桃花之艳容。至于桃木,则是民间的辟邪之物,而且行之有年,其辟邪方法如下:(1)以桃枝编成扫帚,称为“桃茢”,如《礼记》:“王弔则巫祝以桃茢前引”。(2)用桃木制弓,即“桃弧棘矢,以除其灾”。(3)将桃枝插于门户之上。(4)刻桃木为印,挂于门上;或立桃人于门边。(5)桃木煮汤洒泼四处。(6)用桃木制成桃符钉在门上,此风俗后来演变为春联。也有用桃花帮小孩洗脸者,据说可使小孩出落的漂漂亮亮。
桃花在《诗经》以至汉唐时代都是广为称颂的植物。但自宋代以后,其形象开始改变,甚至有“妖客”之称,明朝时更是“桃价不堪与牡丹作奴”,并以娼妓喻之,在文人及一般人眼中,桃花已是负面字辞了。
今日摘录: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
那个采葛的人啊,一天没看见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个采萧的人啊,一天没看见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那个采艾的人啊,一天没看见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