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作者: 心动趣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21:40 被阅读0次

我想提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想问仁宗朱高炽的死,与他儿子宣宗朱瞻基有没有关系,那肯定是没有关系的!

储君之位岌岌可危的二十多年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出生于明洪武十一年,洪武二十八年,十七岁的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相比较于他弟弟朱高煦,虽然朱高炽从小就是个“死肥宅”,但是生性仁厚,很得朱元璋的喜爱。


靖难之役时,朱高炽受命留守北平,不论是朱棣南下,还是朱棣去辽东搬救兵,他都留在北平,守护后方。

李景隆曾率军五十万围攻北平城,朱高炽发动军民,坚守北平不失,保住了朱棣获胜的机会。

永乐二年,朱棣打算立皇太子,这时候他有些犯难了。一方面他不太喜欢长子朱高炽,认为他太仁弱,将来怕控制不好臣下。

相对来说他更喜欢次子朱高煦,老二作战勇猛,很像自己,靖难之役的时候立功不少。


第二个方面,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曾对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有立老二为太子的意思。但是老大作世子多年,兢兢业业、谨慎小心,没犯过什么错,深受文臣的拥戴。

反观老二,从洪武年间就经常违法乱纪,差点都牵连自己了。最后又考虑到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聪慧绝伦,自己很喜欢,跟自己也很像,大学士解缙抓住这一点来了句“好圣孙”,说到朱棣心里去了。

儿子不亲厚,孙子靠得住啊,以后皇位不还得交给这个喜爱的孙子手里吗?再瞧瞧朱高煦那几个儿子,脑子都欠费,能成啥事啊!


下定决心后,朱棣在永乐二年,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虽然朱高炽坐上了这个太子之位,但是坐得并不安稳,从一开始,他的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就一直给他使绊子,这俩赖皮狗,就一直赖在京城不愿意就藩去,就老在朱棣面前高朱高炽的刁状。

因为朱棣从登基开始,就热衷于北征,并且筹划将都城迁到北京,所以经常不在南京坐镇,就命令太子朱高炽监国。

永乐十二年,朱棣刚刚北征返回,朱高煦就在朱棣面前告状说朱高炽没有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朱高炽因此被训斥。

短暂在位,仅十月左右便突然病逝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病逝于北征返京途中的榆木川,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荣担心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选择秘不发丧,军中一切如常。

杨荣秘密返回北京,向朱高炽汇报情况,朱高炽迅速派出儿子朱瞻基出京,迎接朱棣的灵柩,因为朱高炽父子与大臣配合密切,并没有给老二、老三什么机会,朱高炽顺利继位。

朱高炽的治国思路,与父亲朱棣完全不同,继位之后,立马就着手取消和调整朱棣的很多政策。其实他在太子监国的时候就干过这事,还被朱棣猜疑,胡濙从中斡旋,才解除了朱棣的猜忌。


朱高炽最激烈地反对朱棣,就是要把首都再迁回到南京去。从继位开始,朱高炽就在准备迁回南京去,为此他将北京各部定为行在,于洪熙元年四月,派遣儿子朱瞻基到南京,祭祀朱元璋,并在那里负责迁都的事情。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突然猝死于紫禁城内的钦安殿,享年四十七岁。因为《明仁宗实录》和《明史》都没有记载朱高炽是死因,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猜测。

第一种猜测,纵欲过度,导致身体虚弱,落下不治之症,奸佞小人趁机进献金石之药,导致中毒身亡。


这种说法来源于,朱高炽在临终前,痛骂李时勉,因为在他继位不久,李时勉就上奏劝朱高炽节制欲望。

此时脾气一向不错的朱高炽勃然大怒,下令要杀李时勉,幸亏大臣的劝阻,最后挨了一顿廷杖,李时勉差点被打死。到了生命垂危之际,还对李时勉的话耿耿于怀,说“时勉廷辱我”。

在明朝时期当时人的一些记述中,因为朱高炽纵欲无度,因此患有“阴症”,又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所以就有奸佞之徒送给了朱高炽一些丹药,最后中毒而亡。

这种说法在《明史》中有说道“……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他的儿子朱瞻基暗中加害的,与宫中的亲信太监联合,在自己离开北京,到达南京后,毒害朱高炽。

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一方面朱高炽不得朱棣的喜欢,而朱瞻基跟朱棣很像,所以认为朱高炽不喜欢朱瞻基,也经常训诫朱瞻基,虽然立他为太子,但是心里却不满意。


第二个方面,从朱高炽病逝,到朱瞻基返京,中间的时间很快,不足二十天,而且朱瞻基离开南京时,北京还没有发丧。

第三个方面,朱瞻基返回北京后,大臣劝谏朱瞻基人心汹汹,小心行事,朱瞻基成竹于胸,说:“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然早有安排!

这种说法好像还有著作刊登,真是热衷于阴谋,滑天下之大稽!

为什么说朱瞻基不会加害朱高炽呢?

首先,只要朱高炽登基,朱瞻基的地位就像坐进保险柜一样安稳。朱高炽自己是怎么登上皇位的,靠的就是文臣的支持,靠的就是长幼秩序,靠的就是解缙的“好圣孙”。

有了这些原因,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朱瞻基继承皇位呢?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他自己不犯浑,继皇帝位,那是铁定的,谁想换他都不行。

而一旦他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那恐怕就是不忠不孝了,到手的鸭子随时有飞走的可能,所以他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其次,在治国理念上,“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这爷俩未必就是格格不入的,他们在很多方面也是有共同之处的。

如果说朱瞻基真的是善骑射,谙武事,那么他恐怕并不想这么急匆匆地登基为皇帝吧。他完全可以多等几年,等他老爹攒够了家底,再度创造一番跟他爷爷一样的功业,追亡逐北、饮马翰海谁不想有这样功绩呢。

第三,要说他返回北京的速度太快,那他二叔想截杀他的布置岂不是更快啊!动点脑子想一想,别说是古代,就是现在,北京发生点什么,普通人要多久才能知道呢?


重大事件,肯定都是上层之间先知道,才慢慢扩散到普罗大众的。尤其是这种帝位更替,朱高炽肯定不是闭眼之前才召朱瞻基回京的,甚至有可能他身体刚不适,内阁就命人快马加鞭召太子朱瞻基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再说了,唐朝就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到了明朝,从南北两京之间又有快速驿道,又有运河,着急了还能走更快的海路。于谦一个月都能搬空南京武库,朱瞻基二十天回不到北京,这不是胡说八道了。

最后,为什么朱瞻基对继承皇位,安定政局自信满满呢?经历过了呀,十个月前,他老爹继位刚来了一次,而且杨荣、杨士奇这些人也是驾轻就熟啊,治乱止变完全有经验了啊!


再者说,三杨、黄淮、夏元吉等重臣,都是朱高炽提拔上来的大臣,对其忠心耿耿,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有可能是朱瞻基毒害了先帝,他们即使不跳起来反对,也是会辞官保存名节的。

至于朱高炽的身故,其实并没有那么突然的,估计他老爹朱棣、他弟弟朱高煦,从永乐初年,都在等着他病逝呢,所以才有“世子多疾”的说法,但是他实在是命硬啊,熬着把皇位给了他儿子。


朱高炽从小身体就不好,又不喜欢运动,当初朱元璋亲自教导几位世子的时候,教他们骑马射箭,练习武艺的时候,他就不爱动,但喜欢读书,研究儒学。

因此体态肥胖,甚至严重到走路都不太方便了,需要内侍搀扶才行。想想这样一个人,一身的“三高”肯定是没跑了,什么脂肪肝的,那是肯定确诊的,就是现在这样的一个人,能好好活到五六十岁都费劲,还说不发达的古代了。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可不仅仅是颜值,可能身体也会垮掉,朱高炽恐怕就是被这一身肥肉拖累得早早病逝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fg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