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诗茗,很有诗意的名字,18个月,一个可爱的女孩。
因为上吐下泻,去医院,开的西药。吃药后,吐得更加厉害。
呕吐本来就是胃不舒服,药可不是蜜饯!会刺激胃肠,引发或加重呕吐应该在情理之中。这是呕吐、腹泻之类疾病首选小儿推拿而不是药物的原因。
无法吃药,又不愿意输液。看到孩子整天萎靡不振,无食欲,妈妈揪心,就找上门来了。
王老师接诊并进行推拿。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但呕吐的基本病机一定是胃气上逆。也就是说各种原因最终是因为引发胃的反向运动才产生呕吐。所以,呕吐治疗很简单。想法平息胃气,让它朝下走,呕吐就会停止或消失。
怎样让它朝下走呢?
基本方为清胃经、清大肠、逆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顺时针摩中脘、向下推抹中脘、搓摩胁肋、向下推揉胃俞,颠颠腹,抱抱肚。
考虑到还有腹泻,配合“龟尾七节,摩腹揉脐”这可是明清时期坊间的民谚。
推了3次,吐止,大便成形,争抢东西吃。
妈妈乐开怀。
1月21日中午又来,欲巩固疗效,调节体质。
茗茗坐在妈妈怀中,伸出左手,让王医生推拿。右手拿着一个馒头狼吞虎咽。妈妈看到女儿饥饿貌,心里高兴,坚信下个月儿保时身高和体重一定不会让她再失望(孩子两个月没长,其它医生都诊断脾虚积滞,都让少食)。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洒在大地上,投射在玻璃墙上,一闪一闪的。
这是一幅多么祥和的画面。
然而,宁静被打破了。
王医生正按揉脊背时,孩子突然摇头晃脑,四肢抽搐,双目瞪大、呆滞,牙关紧闭。紧接着孩子脸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如油,口中噎着一块馒头,呼吸全无。妈妈哭丧,不停呼喊孩子名字,那里喊得应呢?王医生见状一手掐孩子人中,另一手掐合谷和总筋,也没有苏醒。
拨打120,却因一环路堵车过不来。120服务人员让拦车送往急诊。诊所一位患儿爸爸开车载上孩子和妈妈就跑。
我也接到电话,说馒头梗阻气道,生命垂危!
丢下碗,跑向诊所。
“人呢?怎么样了?”
“送医院了”
我立即去医院。
“哎!老师。快!车还堵在那里!”
诊所位于菜市场附近,街道窄。临近年关,人气暴涨,汽车挪得太慢。
我追过去,扔掉自行车,钻进汽车。
还在路上时,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小儿推拿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可是几十年持之以恒追求与努力的结果。如果孩子在诊所噎亡,后果真的可怕(虽然不是我们的直接责任,但我们在告之和准备方面总有缺陷,良心过不去)。我在心里诅咒让孩子吃东西时推拿的员工。
而一旦钻进汽车。我镇静了许多。
如果异物完全梗阻气管,呼吸立即丧失,很快会窒息身亡。美国外科医生发明了冲击腹部和胸腔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其法坐位操作,类似中国明朝的抱肚法。当然也可以口对口,强力吮吸。如果梗阻在一侧支气管,则一侧肺不张,胸腔不起伏,没呼吸,另一侧因为代偿,呼吸动度强,胸腔起伏厉害。这时候,可侧向抱,让肺不张那一侧在上面,然后猛烈拍击。最后再用海姆立克法。
平常,进入孩子气道多是花生、碗豆、糖果等硬物。硬物质重,能滚动,海姆立克法和侧向拍背法有优势。然而现在馒头噎住!馒头质软,粘附性,一定与气道内的痰和其它分泌物粘合,海姆立克法恐怕不灵!不但不灵,立位还存在馒头坠入下一级气管的风险。
该如何科学处置?
我想,馒头被稀释和粘合,有重力,又有流动性,如果倒立,就有流向口腔外的趋势,这一趋势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我将孩子前胸贴着我,倒立抱着,然后双掌用力挤压背部。我倾洪荒之力(于胸廓四周用力一致时,尽管力度很强,反而安全),瞬间作用。在强大压力下,孩子呼出一口长气,并发出一声“呀”。孩子渐渐脸红了,手足温了,虽然呼之不应,没有哭声,但生命还在!总比先前好!!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
谢天谢地!总算到了急诊科。
下车时,孩子已经苏醒。在急诊室里,心电监护显示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也就是说,在汽车上,我们将梗阻解除了。当孩子能够战战兢兢站立的时候。我真是喜极而泣,抱起了孩子,照了这张令人终身难忘的照片。但仍然心有余悸,就陪患儿在医院坐了一小时,期间呼吸匀称,不咳不喘,生命体征平稳。
回到诊所,患儿妈妈陪孩子在诊所继续观察,先生去取围巾(他们家专门销售名牌围巾)。过年了,孩子又得救,他们发自内心感激我们。
吃完饭已经2点,猛然记得下午看望岳母的任务。立即驱车前往。
电话又响了。诊所医生焦急地说“孩子又噎住了”
原来,当妈妈给茗茗喂牛奶的时候,孩子又发生与中午同样的症状。
“难道苍天真不让我翻过年关这道坎!”我很急,更悲伤,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次,同样在车里,同样昏厥的孩子,王医生学着中午我在车里的做法,倒立报孩子,尽力挤压。到了市儿童医院,孩子又苏醒了。
这次,茗茗父母不敢贸然回家。孩子留观察室,诊断为气道梗阻。
但我的心却嘀咕了。梗阻分不全梗阻和完全梗阻。不全梗阻因为气道异物,呼吸不畅通,异物刺激,患儿本能会咳嗽。咳嗽可是人类特有的,为适应生存而获得的保护性反应啊!咳嗽的本质就是在排除肺与气道内的异物!!!但患儿并不咳嗽。如果完全梗阻,会如中午那样窒息,甚至死亡。但中午已经解除。现在又发生,难道慢头又堵?这显然不可能!因为质软的馒头进入气道,在2个小时内应该早被稀释并流向下级气管或支气管了。应该出现咳嗽气喘才对,而不会再次梗阻,除非在呼吸衰竭情况下的大量痰涎!所以,尽管医院下“气道梗阻”诊断,但我的心却释然了。因为不是馒头噎住,诊所就没有责任(请原谅我的明哲保身和自私!)。这时候,探讨疾病的本源成了我最为迫切的事务。
1.癫痫
经过电话询问,父母双方家族都无遗传史。但从患儿这次发病来看,具有如下特点:
(1)突然意识丧失,自然或抢救苏醒。苏醒时无其它症状。
(2)发作时抽搐、角弓反张、咽喉发出声音,口吐白沫。
目前的只缺脑电图支持,因而劝妈妈带孩子做脑电图。
2.电解质紊乱
这次患儿因为上吐下泻来治疗。并且特别想吃东西,说明体内物质严重不足,需求量大。如果低钾可有下面特征
(1)倦怠、烦躁、吞咽困难、反应迟钝、神疲,严重会嗜睡、谵妄或昏迷。
(2)血钾低于3mmoI时可出现软瘫,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呼吸肌麻痹。
(3)可出现心悸,第1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室扑、室颤,心跳骤停、死亡。
当晚,医院为患儿输液,补钾。第二天检查结果提示电解质正常。
3.会厌发育缺陷
患儿妈妈确信患儿几次抽搐都是在进食情况下发生。抽搐与进食相关,就必须考虑进食的解剖与生理,就会将目光聚焦会厌。会厌为协调吞咽和呼吸的重要器官,为咽喉指挥系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和功能,食物和气体才各行其道,有条不紊。由于此前一直认为抽搐是是吞咽馒头引起。会不会孩子本身会厌缺陷,因为馒头梗噎而导致功能不全?
第二天,脑电图发现癫痫特有的棘波和尖波。医院修正先前诊断。确诊为癫痫。
妈妈不愿意马上给孩子服药。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
我们采取的方案是:
1.天天坚持小儿推拿,采用健脑益智法和镇静安神法。
2.每天天麻粉2克,同鸡蛋蒸服。
3.一早一晚一杯水果汁。
4.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5.坚持锻炼。
目前,除了爱哭闹和时有烦躁外,没有再发生过抽搐。
对于孩子的癫痫,我们充满了信心,看能不能探索出一条纯粹的中医防治之路。
通过这次抢救,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疾病诊断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两次癫痫急性发作,都是通过倒立抱腹而解救,这一方法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值得进一步总结和观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