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干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干万年中,时间无崖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只是恰好碰到,并且因为懂得相惜相暖,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啊?懂得,是生命中最美的缘。
在人生的过往中,总希望有一个人懂得自己。在你伤心的时候抱紧你;在你寂寞的时候陪伴你;在你孤独的时候,给你一个微笑;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个肩膀。
真正的懂得,不是察言观色,更不是费尽心机的揣摩,而是心与心之间的一种理解,一种感应,是彼此心灵深处的默契。
大家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他在弹琴方面,很有天赋。他的琴声高妙,优美动听。但是,能听懂其中韵味的人,却没有。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他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漸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听懂了音律,立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的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象看到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样!”伯牙高兴极了,终于找到懂得自己的人。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约,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碰见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家境贫寒,积劳成疾,于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伯牙会在这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通知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子期。曲毕,就在子期坟前将琴摔碎,直到去世也没有再弹过琴。
有时, 心与心的距离很远又很近,有时是万水千山之隔,也可以是天崖咫尺的相通,有的时候就是一个懂得的距离。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因为懂得琴的意境:“高山流水”,变成了知音。一声“懂得”,让伯牙久久忘不了那份暖,直到生命终止。
最后请相信,在人生的旅行中,总会有一份遇见,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所有的过往,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懂得。
所以,懂得是生命中最美的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