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两句很牛的话。他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话真是说得牛。人在受苦的时候,看似是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其实不然。受苦的感觉,其实也标志着我们找到了痛苦的外在原因,也就给自己卸下了解决问题的责任。怪天怪地怪坏蛋,反正不怪自己。这种状态,你说和专注解决问题,哪个更容易?还有后半句,承受不幸,反正也就是承受了,不需要再做任何努力了。而享受幸福,需要在各种因素之间小心翼翼地随时平衡,当然更难。美团的创始人王兴,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他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确实,我一旦感觉自己在受苦、在承受不幸,而不是在思考,基本就可以判定,这一刻的我很没出息了。
据说郭德纲说过这么一段话:“沾酒不醉是喝的少,见色不迷是摸不着。以德服人是打不过,淡泊名利是实在没招……”这当然是说相声的段子了。不过这段话,还是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量的观点,其实不是对世界有什么主张,而是对自己现状的强行解释。都说人们很难分得清事实和观点。但是可能更难分得清楚的是,在观点中,什么是自己对这个世界应该什么样的主张,什么是对自己现状的解释。那怎么分清呢?其实有一个很管用的办法。就是但凡遇到相反的主张,别忙着反驳,先帮对方阐释一遍,一直阐释到对方觉得,我没有扭曲他的意思,然后再说自己和他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坚持这么做,你也许会发现,要么我们的主张只是对自己的解释,要么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多主张。
确认对这件事的理解程度。为事实找到立足点。为什么朋友圈很多谣言,看上去很荒唐,但还有很多人信?就是因为他们不独立思考,没有去为事实找依据。比如看到“疫苗有害健康”这样的文章,应该想“结论有医学上的权威考证吗”“所有疫苗都有危害吗”。稍加核实,就能排除很多谣言。区分“事实”和“意见”。事实能用证据证明,但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错把别人的意见当成事实,尤其是专家的意见。很多牙膏广告,就会借助牙防组医生的权威身份,让他们说“保持牙龈健康,就用某某牙膏”。但你想过没有,这到底是意见还是事实?怎样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件事呢?给你一个常用的检验方法——看能否给孩子说清楚。如果解释遇到阻碍,就说明有内容你还没有充分理解。
有一个词,很难说得明白,就是“社会化”。一个年轻人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面对的挑战就是“社会化”。但是这个词,很容易被理解成丧失理想,苟且偷生。其实不是。本质上,社会化是把人的认知基础从事实,切换到情理。什么意思啊?我举个例子。比如,你到人家家里去做客,主人在厨房做饭招待你,你一个人在客厅坐着。突然他们家花瓶掉地下打碎了,你没动,是它自己掉下来的。这时候,主人从厨房钻出来说,没关系没关系,这个花瓶不值钱。哎,请问这个时候你怎么说?你说,我没动,是它自己碎的。主人只好说,对,是它自己碎的。没关系没关系。你坚持了事实,但是不可逆地损害了双方的信任。你发现没有,你要处理的事实,不是本来的事实,而是人心中的、情理中的事实。这就是社会化带来的人生挑战。
今天我们和读客图书要联合首发一本书——今年的大热门书,叫《事实》。作者是汉斯,比尔·盖茨最近在各种场合是不遗余力地在推荐这本书。这本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发现了:关于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事实,尤其是这个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变得越来越坏的那些基本事实,绝大多数人是无知的。更要命的是,关于这些事实的判断,一个大学教授的成绩甚至还不如一只黑猩猩。这说明啥?这说明,这些错误不是因为没有知识,而是因为系统性的认知偏差。这本书的作者说:“这是我和这个世界上的毁灭性无知的最后一搏。”他就写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对于这些事实的误判,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多人都在等这本书的中文版,读客图书今天在得到App荣耀首发这本书。电子书不仅咱们是独家,而且是特价,不要错过。
一年将尽,我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年最重要的进步,就是学会了用还原法来看问题。还原什么?把观点还原为事实。举个例子,春节,很多人要赶回家过年。你可以说,这是好事,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然你也可以反过来说,这不是好事,这是农耕社会的文化残留。那哪个对呢?要是在青年时期,我会反对一个赞成一个。如果是两年前,我会说,都有道理。但是今年,我会同时观察三个事实。第一,回家过年,这是一个古老的共识。第二,有人不喜欢,这是一个新的共识。第三,这两个共识到底会怎样此消彼长?我仍然会关注。这就是还原法。不仅不急于把观察到的事实转变成观点,还要不断地把已有的观点还原为事实。我不太担心自己成为一个没有观点的人,我只担心自己成为一个对事实关闭了认知通道的人。
自我孤立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我们对自我孤立存在着一些误解;为什么说自我孤立的状态对我们是不好的?应该如何结束自我孤立的状态?
什么是在精神与情感上的“自给自足”?| 与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
与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我为什么不会和自己相处?我为什么需要这种独处的能力?成年之后,我该如何获得独处的能力?
主动:你主动一下会死吗?| 研究:Ta为什么是个这么被动的人
被动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主动,而是不敢主动;当然,被动也可以是一种自主自愿的选择;一个人是不是被动,可能从出生起就决定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被动,应该怎么办?
独特:“比起在一起,我更想做Ta最特别的人” | 研究:如何成为特别的人?
为什么有的人热别希望做一个特别的人?过度追求特别会带来什么问题?有一种独特性,原本就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中
什么是低自尊?什么是女性独特的低自尊?是什么造成了女性的低自尊?如何提升女性的自尊?
为什么积极期望也会让人心生恐惧?那些人会特别恐惧被别人看好?期望恐惧者该如何学会与这个世界相处?
魏无羡:每个人身后都有阴影,但我选择向阳而生。| 观剧:《陈情令》人物分析
魏婴“所谓坚强,不过是用笑容掩饰悲伤”;蓝湛“疏离高冷,往往是在回避内心真正的渴望”;薛洋“越是激烈的报复毁灭,越是自卑软弱的戳穿”
当代年轻人都面临哪些生活压力?为什么我们总是持续感到压力很大?怎样才能获得轻松的生活状态?
成年人身上有孩子气,是不够成熟吗?为什么成年人要退到幼年的状态?有人以谈恋爱就变傻,可能是退行了;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孩子气?
情感成熟的3个特点;为什么有些人会情感不成熟;如何走向成熟?
为什么努力学习,还是难以突破局限?成年人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发展的?如何实现心智模式的成长?
经历过不好的事,我还能获得幸福吗?| 必读:个体成熟的6个阶段,你到了哪一个
快乐和成熟是通往好生活的两种不同的道路;什么是人的成熟?自测:你的自我发展水平处于哪一阶段?成年之后,如何走上成熟之路?
“抄作业”、“开卷考”:萌萌哒说法的背后,是一个低幼化的社会
别人发起的低幼化,把成年人当作小孩一样对待;主动选择的低幼化,自发的孩子气行为和话语
人群中总是不自在,但又不想变得世故 | 研究:什么才是社交中的“成熟” ?
即便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我们已经可以比父辈过得更自我更独立,但我们仍然需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场合对身处其中的人有不一样的隐性要求,比如什么样的言行是合适得体的,什么样的举止是不合规矩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由着自己舒服,还是按照环境要求的样子?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今天KY小哥哥来和大家聊聊“社交中的成熟”。
“成熟不会随年龄而来临,有时来临的只有年龄。”
“走向成熟意味着,你开始醒悟,原来有那么多事根本不需自己去说三道四。”……
关于“成熟是什么”有太多太多的说法,在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标准。
心理学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概念,比如情绪成熟,这意味着我们能准确分辨和描述自己的情绪,同时能较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如何受到外界的影响。我们这次要谈的侧重于“社交成熟”(social maturity),即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互动中,我们该怎样面对,如何做出回应。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鲁迅先生的话道出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他人的意愿和环境的要求展现自己,我们会觉得他圆滑、甚至虚伪,比如他在这个人面前卑躬屈膝,却在另一个人面前趾高气昂;可是如果一个人对场合的要求一无所知,说话毫无分寸,又容易被认为幼稚、甚至无知,比如在婚礼上说起新郎的风流往事,在不太熟的聚会上喝酒过多、滔滔不绝。
我们自身的需求,与他人或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总是矛盾,所以社交成熟的第一步,是能够识别不同场合对人的要求,并认可这种要求;但困难的是,当自身的想法与环境的要求发生冲突,一个人该如何选择怎么做?其实这才更能看出他是否社交成熟。
真正的“社交成熟”意味着:
a.一个人首先要肯定自身的存在,认可自身的欲望、情感和能动性;
b.同时也要肯定他人与环境的存在,认识到他人与环境对自身的要求是值得被考虑的;
c.并接纳两者可能发生的冲突;
d.最后按照自己建立的原则和底线,进行衡量和判断而做出回应。
1. 童年经历影响我们对待外界的方式
我们在《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点此查看)中介绍了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的“真我/假我”理论,与婴儿早期的全能幻想密不可分。
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孩子在保持全能幻想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真我”,感受到自身的欲望、情感和创造性;
但如果婴儿的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受挫的经历会让他对自身的能动性失望,开始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更为敏感,逐渐用顺从的方式面对照顾者,因此形成强大的“假我”。
所以,假我在精神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往往能准确识别环境对自身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作出反应(这看似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后面会进一步展开)。
另外,精神分析家Mahler(1975)提出,在儿童精神发展的过程中有个关键阶段,大约是在婴儿一岁半至两岁的时候,婴儿以蹒跚学步的方式开始离开母亲,向外探索环境。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明白了自己和母亲不是全然一体。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在此之前,孩子是意识不到“我”的存在的。
这个阶段,婴儿会体会到与母亲分离的焦虑。此外,当它在外界探索受挫,它会希望立刻回到母亲身边,重新获得与母亲全然的关爱,如若无法得到母亲的回应,婴儿又会体会到被母亲抛弃的恐惧。这个阶段常被研究者称为“失乐园”。
婴儿在外界探索受挫,渴望重新投入母亲的怀抱,这种时刻被称为“再友好危机”(rapprochement crisis)。
危机的时刻是痛苦的,婴儿充满不安,但这个过程却是重要的。如果照顾者能够安抚婴儿在受挫后的消极感受,同时不溺爱、并鼓励婴儿继续探索,婴儿能够顺利发展;
但如果照顾者对婴儿的需求过于忽视,婴儿为了理解当下的处境,会把照顾者的形象分裂成两种:“能够呼应自己时的‘好’形象”,和“无法呼应自己时的‘坏’形象”。照顾者给到婴儿的爱不够多,不足以让婴儿形成原谅和信任,于是他们很难将照顾者身上的“好”与“坏”进行整合,理解到虽然有过失,但照顾者总体还是好的、可以信任的。这种没有处理好再友好危机的婴儿就容易形成边缘型人格特质,对待他人和环境的方式出现非黑即白的两极化起伏。
长大后,他们对待他人和环境的方式有时过于信任、过于理想化,有时又突然切换到完全的不信任,极度贬低、恐惧或有攻击性。他们难以把握自己在社交中的状态。
2.自我发展可能发生了停滞
Robert Kegan(1982)认为,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与自我发展有密切关系。自我发展像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是不一样的,有主次之分,同时进行更替。
婴儿在诞生后处于融合阶段,处理的是最基本的反应行为,比如感觉和移动,接着进入冲动阶段,面对的是自身的冲动和知觉,再接着是统治阶段,紧迫的任务是满足自身的欲求和意愿,随后就到了与“成熟”密切相关的阶段了。
在人际阶段(interpersonal),我们需要面对别人的存在,知道别人和自己一样拥有欲望和情感,彼此之间是相互共存的关系,但是无法分辨谁的需求更重要,常常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主次问题。
在制度阶段(institutional),我们开始接触被普遍认可的习惯或规则,比如小时候被教育不能对别人说谎,我们开始依据类似制度化的标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处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如果一个人对这些习俗、道德和法律能够较好地融合,并根据这些规则去生活,它的社交成熟度会增高。
在Robert Kegan看来,自我发展还有下一个个体化阶段(interindividual),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和遵守某些社会规则,还能意识到遵循的方式并非单一的,比如公平、诚实、勇敢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表现形式,同时认识到这些规则之间可能发生矛盾和抵牾,并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灵活地权衡和判断。
在朝向最后这一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发生某种倒退。因为他们看到曾经认定的价值体系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他们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反而会否定之前遵循的标准,比如有些人会觉得善良只是懦弱、诚实只是愚蠢,有些人最后变得完全以自身利益为导向。
3.走向成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很多人对成熟的理解。这与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相对应:外向性自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在对自身的察觉上,我们会察觉到自己身体感受的变化、内心情绪的起伏,这属于个人性自我意识。而外向性自我意识强的人,能够高度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意识到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并有能力对其进行调整。
外向性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人们有能力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它。外向性自我意识的人虽然知道在特定场合做出什么样子是合适的,但不一定会按照这种要求去展现自己,这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影响选择的部分了。
除了早年经历对外向性自我意识有所影响,这种“知世故”的能力也是可以习得的。参加不同的社交活动,观察和理解不同场合下参与者的言谈举止,我们可以按照这些要求去“扮演”属于自己的身份,从而更敏锐的认识和识别外界的要求。
从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去判断其是否成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成熟的人也可能不遵循某些既定的要求,而某些言行看似成熟的人也可能并非真正的成熟。下面说是两种典型情况:
1.任何场合都能灵活应变
上面谈到“假我”强大的人往往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下表现得体,但是与他们近距离相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他们看似成熟的行为却给人一种“程序化”的感觉。或者说,他们虽然能够按照社会要求的样子与人相处,但他们总显得不够“真挚”,很难让人感到彼此间心灵上的交流。这是为什么呢?
“假我”其实是婴儿在早期应对受挫经历的一种防御性结构。在糟糕的养育环境下,婴儿可能很早就展现出较好的智力表现,而温尼科特将之称为“分裂的智力”,这种智力与“真我”是隔离的,无法在欲望、情绪的表达和调节上展现出来。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的人,我们却总感觉到情感上的隔离。如果说,这种人在社交上是成熟的,那么他们虚弱的“真我”在情感的发展上却是不足的。
2.凡事都要分出黑白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会发现,有些成熟的人过于严肃和刻板。他们对生活和世界有着一套非常清晰和稳定的价值观念,他们喜欢对事情下判断,总想辩出黑白来,比如他们可能觉得说谎就是错的,哪怕是白色的谎言。
这样的人往往是自我发展固着在制度阶段的人,他们相信世界会因明确的规则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拒绝生活中的模糊性,觉得放任暧昧不清的局面不管,是不负责任的、孩子气的,所以他们想要用自身“成熟”的力量去廓清生活中的团团迷雾。
然而,生活中总有不确定性的时刻,总有难以厘清的纠缠,甚至在某些矛盾的地方恰恰保存着我们的人性,不应该被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可以说,他们奋力追求成熟,最后又被成熟所限制。
1.努力建立坚实的自我
社交成熟离不开发展良好的自我。你只有直到“真我”的模样,才能够不在适应社交要求时迷失自己。甚至到最后自己都分不清哪一面是自己的真面目。
此外我们必须足够自尊和自爱,这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他人和世界的时候,不会轻易将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不会贬低自身的需求和欲望,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去取舍和调整。
2.确定自我与环境的边界
无论是领导同事在工作上的要求和配合,还是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交往和互动,我们在建立自我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外界的冲击,可能让生活混乱不堪。
这时,不要简单地否定自身,也不要武断地反对他人,最需要做的反而是在认知和情感上肯定两者的共存,去分辨混乱的状态里是否存在着分清自我和环境的可能性。
哪些是外界造成的,哪些是自身产生的,哪些需要自己来负责,哪些是不是自己需要妥协的。在类似的实践中,我们能越来越清楚自身和环境的边界,也更容易察觉他人对我们的要求,以及自己本心的渴望。这有利于我们权衡应该多大程度接受外界的要求,同时不伤害到自己。
3.接受规则,也接受矛盾与复杂性
对于习俗、规定和制度,最好的态度是将之作为我们建立个人价值体系的材料,而不仅是将之看作急于反对或严格遵守的“铁律”。一个成熟的人是具有灵活性的人,在任何事情上,ta的反应都不是僵化的。正误的标准不是绝对的,好坏的界限也不是唯一的。
或许你已经发现,社交成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真正的社交成熟不是终于学会了一套如何应对各种人、各种场合的秘诀,更可能是我们明白了自身和他人永远都是一样的值得被考虑,明白了在两者变动的关系中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法则,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矛盾而复杂的事实,并努力在每一次的具体情况中审视自己建立的一套价值观念,再作出最合适当下的决定。
当你发现你无法用绝对判断的句式,简单说出你自己的社交原则;同时应对社交场景又不再让你焦虑不安,你可能离社交成熟就不远了。
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有了足够纯熟的能力去理解社交场景对你的要求,但也有了足够了自尊自爱不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过于不适,同时还有了足够清晰的人生哲学去作出“要多大程度符合社交要求”的自我决定。
1. 什么是讨好者?
讨好者,也叫“老好人”,顾名思义,他们总是在讨好别人,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并致力于满足别人。他们似乎始终在争取周围每个人的认可和喜爱,努力地让除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高兴。严重的“好人情结”折磨着他们,这种讨好的习惯甚至干扰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及整体幸福感。具体来看,讨好者通常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a. 故作谦卑。讨好者会用自我贬低的方式故作谦卑。比如面对他人的夸奖时会说“我不够好”、“您比我更好,请多教我一些”。背后其实是讨好者试图用放低姿态来构筑防御,因为害怕一旦肯定自己的成绩,会招来他人的挑剔和攻击。同时,故作谦卑也是一种控制手段,可以换来他人的善意对待。比如当讨好者说“我不够好时”,讨好者可能是为了听见他人说“你已经很好了。”
b. 缺乏健康的个人边界。拥有清晰个人边界的人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足够坚定。边界意识好的人知道自己有权利拒绝,他们清楚自己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相反的,缺乏健康边界的讨好者们则不会说“不”,且觉得自己需要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比如,因为“怕他们不开心”而拒绝不了父母对自己个人情感生活的干预和介入,就是典型的缺乏良好个人边界的体现。
c. 极不擅长做决定。讨好者做决定往往是基于对“对方想要听什么”的猜测,因此,独立做选择对他们而言尤其困难。毕竟,他们并不总能猜到合对方心意的选项是哪一个,也害怕自己选择了对方不满意的。所以,像是“没关系,我都可以”、“挑你喜欢的就好”这样的话是讨好者们常挂在嘴边的。
d. 不会求助。讨好者们总是生怕自己“麻烦”别人,即便自己成天都在被“麻烦”。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他们也不愿向他人求助。如果真的迫不得已地需要他人的帮助,他们还会生出一种内疚和负罪感。
讨好可能是一种情感未成熟的表现。情感成熟的人有三个特点:能为自己负责、有适应能力、能给予他人而非仅仅索取。然而,讨好者并不能为自己负责,他们只能聆听、求取他人的建议并依照他人的要求/指导来行动和思考。
其次,讨好者的适应能力不强。适应力指的是人们能按照当前面对的情境做出合适的反应,而讨好者面对一切情境只会用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贬低自己、讨好别人。他们没有学会使用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和问题。
最后,讨好的本质是索取而非给予。讨好者看似是在为他人服务,其实是用顺从和讨好来反过来索要他人的爱,Ta并不关注对方的快乐和幸福,而在于满足自己被他人喜欢的需求。
总之,讨好者在情感方面可能还像个孩子,而改善讨好的过程也能帮助人们迈向成熟。
2. 讨好给人带来什么影响?
a. 讨好让人看不清真实的自己,限制了自我成长。讨好者对自己和他人都很虚伪。他们戴上迎合他人的面具来掩盖自己真实的爱好和需求。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人看不出讨好者真正想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只能依据讨好者的面具作出并不真实的评价与反馈。讨好者也就失去了根据真实反馈来作出相应提升的机会。
b. 亲密关系中,恋人往往感觉讨好者不真诚。在和他人相处中,讨好者往往压抑/封闭自己真实的情绪。因此,恋人会因为感觉不到讨好者真实感受而沮丧,甚至反过来会用激烈手段希望讨好者表达情绪。而面对伴侣的指责和激烈反应,讨好者会进一步感到“表达情绪可能是危险的”,于是更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形成封闭真实自我的负面循环。
c. 讨好得来的人际关系很脆弱。不难想象,靠着一味的迁就和讨好建立起来的关系一旦面临冲突,或是讨好的戛然而止,就会不堪一击。一种普遍的现象是,正常情况下如果某个朋友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一般不会生气;但如果一个从不说“不”的“老好人”拒绝了我们,我们反而会不爽。毕竟,讨好者周围的人早已将他们的友好当作理所应当了。
并且,当人们真的想寻求建议或意见时,他们通常是不会找那些讨好者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深知对方无法给出客观的评价,说出真实的想法。许多讨好者能感受得到讨好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觉得讨好他人很累,但他们却很难对别人说“不”,这又是为什么呢?
3.给讨好者的拒绝指南。对不习惯拒绝的讨好者们来说,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他们练习和学会拒绝(Braiker, 2011)。
a. 学习拒绝的小技巧。拖延时间,不要立刻答复。你需要为自己准备几句拖延时间的措辞,不要上来就立刻说“是”,比如:“我现在不能确定我行不行,晚点再给你答复好吗?”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能帮助打破无法拒绝的恶性循环,也能为你争取思考和作出正确选择的时间。
反复地说拒绝。如果对方死缠烂打,让你一定要立刻给个答复。在这种压力下,你需要做的是尽量准确地复述你所感受到的对方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不吝啬地表达同情(“我非常理解你的处境”),让对方明白你听清了Ta的诉求。接着,你要做的是重复你准备好的拖延时间的措辞——“但我现在真不确定,晚点我一定给你答复”。使用这个技巧的关键点在于,你要避免对对方施压的实际内容作出回应。否则,对话的发展会容易脱离你的掌控。
利用“折中方案”练习说“不”。为自己争取到时间后,你可以思考三种回复方式:答应、拒绝、折中方案。有些事你很想答应,但是你发现自己实在做不到,这时你可以给一个替代方案,比如,朋友要外出旅行,想让你帮Ta照顾一个星期的宠物,那么你的折中方案可以是:“我可以帮你照顾它,但我只能看周末两天”。
“三明治技巧”帮你学会拒绝。如果你觉得直接说“不”很不礼貌或者担心伤害感情,你可以试试看把拒绝加在两句话恭维话中间。比如,“我打电话是想跟你说之前你找我帮忙的事情,谢谢你能想到我。但很抱歉,这次我是去不了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吧,祝你进展顺利”。这样的措辞能够为你对请求或邀约的拒绝起到缓冲的作用。
适当地“贬低”自己。可以指出自己理解对方的需求,但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比如,“你需要一个会XX的人帮你做这件事,但我并不会这个技能,我想我没办法给你提供帮助”,甚至“我担心自己做不好,反而搞砸你的工作”。但不要把自己贬低得太过分了。
2. 讨好者们,在说“不”后,少给解释。讨好者们为了减轻自己说“不”的愧疚感,会喜欢在拒绝后解释一大堆,详细地诉说自己为什么说不。但讨好者需要学会少给解释,或者只是给出简单、简短的解释。因为,如果给了太具体的细节,对方可能会利用你的解释追着你继续要求。比如,如果你说“我今晚得见家人”,对方可能会说“那你明天行不行”。
如果实在心中过意不去,想要给出解释,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让对方明白这不是只针对对方一人,而是和你当前情况/原则有关。比如,当朋友问你借钱时,可以解释说:“我不给朋友借钱的,哪个朋友来问我我都不会借钱”;告诉对方,决定权不在你手上,不是你一个人作出的决定,所以对方向你提要求是没用的。比如,“我答应过我伴侣我不再10点以后在外面喝酒的”。
3. 不停地练习。只是学习理论技巧是没用的,拒绝还需要不断地练习。讨好者们可以从日常的、小的“不”开始练习,选择觉得安全的对象。比如,拒绝好友的聚餐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讨好者可以调整自己,找到一种他们舒服的说“不”的方式。
此外,每次说了“不”后都给自己正向鼓励,不论是内心的积极自我对话、夸自己“做得好”,或是给自己物质奖励。有一种调节内疚感的方式是,在内疚时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比如回答他人的问路,或者捐一小笔钱,告诉自己“拒绝他人不代表我就是个糟糕的人”。
最后,讨好者们需要检查和重建自己的支持系统。多和那些你无需讨好也能给你关怀和支持的人在一起。如果好朋友连一点拒绝都无法承受,这恐怕并不是讨好者们自己的问题,而是朋友们需要解决“为什么不能接受被拒绝”。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让习惯讨好的你学会如何拒绝。要明白的是,中止讨好的循环不是要让你达到另一个极端——对所有要求都说“不”。而是让你能够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更加谨慎地思考,将自己也放入考虑范围内,从而作出更理智的选择。
为什么“停止幻想、看见真实”是如此困难,而又是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无论什么样的“好的改变”,都需要与不够好的过去真正告别。你需要让过去停止,才有可能让新的事物发生。而停止幻想,则是告别过去的一切开始。
1. 幻想是一种常见但不常被觉察的生存策略
现实既包括了有形的现实,又包括了无形的现实。看见一盏灯,一张桌子,一场雪,是容易的。但看清一段关系、一个他人的想法、一段经历的影响,却远没有这么容易了。
上帝让人类的思想(思考与想象)封闭于一个个躯体里,通过“表达”才能有选择性地、有(故意或无意的)误差地呈现在外部世界中,就给覆盖于客观世界之上的无数幻影留下了空间。
有过暗恋经历的人,都能明白以下所述的体验:你感到那个人、有时还涉及到其他一些人,仿佛只是现实世界中用来寄托你故事脚本的人物设定而已。你借由他们、以及他们在现实中的一些行动,开展你幻想中全套的故事。
这时,区分哪些是“非现实“的幻想,(或许)还是相对容易的。但当看似互动、关系都在顺畅开展的时候,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分就更困难了。
每当我想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不可能”,都会忍不住感叹: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举动,可以被赋予的,却有无数种不同的动机和涵义。而在当下之外,又还有无数种对未来的预期。我们看似在一条故事线上同步行走,却可能身处于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里:某种意义上,所发生的也可能只是成全各自故事所需的一些对手戏。
我们每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都是由现实和幻想共同组成的。没有人可以完全不生活在幻影里。如果我们能够发展出一种完全阅读他人思想的能力,我们一定会惊讶对于共同事件的理解和记忆,竟然可以出现如此重大的差异。
这是因为,生活中充满了意外、失望、痛苦。每个人都有应对这些不快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挣扎也好,没有放弃。而其中,幻想可能是被最普遍采用的生存策略之一。
从儿时开始,我们就会从幻想中获得乐趣。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于贫乏中,现实并不能给予他们太多的人来说,幻想曾经给过他们成长必须的养料,维持着他们对自身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希望。(本文讨论的幻想,并不是仅指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开展的“白日梦”,那是一种有自觉的幻想,更多时候人们对“所发生的”的解读和记忆,也是包含了不自知的许多幻想的。)
幻想有时帮我们在感受中矫正了一些现实世界的不公,有时给自己提供了实际上不曾拥有的东西。有一些孩子,就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让幻想变得很逼真的能力。以至于长大后的ta,一部分在现实世界中,一部分始终在幻想世界里。因为这是ta最擅长的,让生活好一点的方式。
幻想是来自自身的,却不一定是自知的。我们之所以会让幻想发生,是因为我们都会从幻想中获取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更多时候幻想是双方共谋维持的。
一个屡次被伴侣伤害的人,身边的人都觉得ta为何对显而易见的未来视而不见,其实就是因为ta始终对对方、对关系以及对未来怀抱幻想。这种幻想,看似是维护对方,其实更是维护了自身被爱、或者终将被爱的价值感。而伴侣也巧妙回避了彻底打碎这种幻想,因为通过这个幻想,ta感受到自己是比自身的现实更“好”的人。
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区分,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你也许无法、也没有必要在每时每刻、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努力区分幻想和现实,但在那些给你带来了痛苦的事件和时刻,看见笼罩在幻想迷雾之下的现实,几乎是做出“好”决定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你的所有分析、思考、权衡才有意义,你的决定才有可能真的指向你想达成的目的。
你生命中那些,给了你很多痛苦,却仿佛始终无法停止的人事,之所以仍能继续,就是因为还有幻想在其中发挥作用。包括是孩子与一些糟糕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许你仍有幻想,你觉得虽然他们会伤害你,但他们还是爱你的。但现实可能是,虽然他们是爱你的,他们还是会不断伤害你。
人们不愿意停止幻想。停止幻想意味着面对失望,意味着承认有些事情自己无法完成,意味着一些失败与“可怜”。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一直渴望的东西,竟从不曾有机会得到,也将永远不会得到。就像上面提到的孩子,他们仍然憎恨着父母、仍对父母感到愤怒和失望,是因为他们仍怀抱期望。
假如这些孩子能够意识到,事实就是如此,从来如此,他们会感到悲伤,自怜,却不再是愤怒和争吵。
人们不愿意停止幻想,也是因为他们对于幻想本身也抱有幻想。他们担心,一旦自己失去那一点点来自幻想的正面感受,他们会变得过于痛苦而无法承受。尽管就跟所有的幻想一样,这也是由于过快地投入了情绪反应中,或者无法把情绪和认知区分开,而导致的对现实的一种误读。
2. 幻想是一种不真实,它的存在依托于“自我”的两种断裂
我们为什么如此难以停下幻想。我们会采取哪些策略来维持幻想的不破裂,而这些策略又真的欺骗到了我们,令我们真的感到“被迷惑”的困惑。
在那些长期在自己和他人之间谱写故事脚本的人身上,往往存在这样两种“自我”的断裂:
首先,他们的自身,和他们的感受之间是断裂的。一种情境明确的感受能告诉我们很多事,比如曾经无数次的自我叩问,可能都不如得到一件东西后的心情,更能告诉我们自己与这个东西真正的关系。因此,假如要让幻想有空间存在,真实的感受就是不能存在的。
他们也许会感到一些难以分辨、变化多端的感受,那些多样的感受仿佛只是为了令他们迷惑而出现的一样。他们渐渐觉得自己无法分辨,自己对那个事物真正的感觉是什么。
也有一些人通过整体的“尽量少感受到感受”切断自己与感受之间的关系。他们觉得这是更加稳妥的方式。在感受并不清晰存在的时刻里,理智才有机会在空白中谱写内容,甚至调动起相应的情绪。
而这样的状态注定也削弱了他们整体的情绪敏感度与表达力,而这就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情绪敏感度与表达力与人的精神健康、主观情绪都息息相关)。
接着,他们的感受和他们的声音之间也是断裂的。声音,是我们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交换信息的通道。当我们的声音不能忠实于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们就在自我内部完成了一次背叛、以及和自身的分离。对于那些不愿意失去幻想的人来说,他们的声音没有忠于他们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害怕真实的声音会唤起真实的反应,从而造成幻想的破碎。
失去了声音的人们,就像抹去了锐角的石头一样,不再能刺穿任何东西。
我们无法识别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对自身的模糊认知,有时因为前后不一致和无法说通,感到找不到自己,从而产生无边的空虚感。而在我们明确知道了自己的感受后,我们的声音没有忠实地传达它,而是把它阻隔在了对方不可见的自身体内。在这个环节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次由于没有维护自己的感受造成的内疚与“被背叛”感——尽管背叛自己的人正是自身。
自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幻想仿佛具有极大的能量,能够改变一个人主观感受中整个世界的模样和(自己解读出的)规律,但它的维持注定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3. “关注自我”是什么意思。在古希腊的格言中,有这样一句,叫做“关注自己”。关注,在当时的语言中,意味着这是一种辛苦、严肃的劳作。关注自己,是指和自身之间保持一种(向着自身、对自身进行辛苦劳作)的关系。
福柯在他在伯克利的发言中谈到这一格言。他说,“自我”这个概念,本来就不是某种已经存在的的“东西”(substance)。他说“自我”的本质就是关系,是自己和自身的关系。关注自我,是一种修建“与自身关系”的实践,是指我们认真的建立与自身的足够好、足够美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前文提到的,自身与感受、感受与声音之间的不忠与偏离,本身就是一种不连续的“与自身的关系”,是有断裂和破损的自我。这样一个自我,往往显得虚弱,它不足够有力,无法在所有不同的情境中,都表现出自己强有力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很多有着这样断裂的自我的人,都不能明确感受到“自己是谁”,他们对自身的形象感到怀疑,也因此感到内在没有被(确切的自我)填满的空虚。而这种空虚,会被我们对自己的幻想填满。这样的人们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不明确自己的好恶。
事情的结果是,这些人出于对自己似真似幻的理解和把握,在无力辨别幻想与现实(或者误以为全都是现实)的现实情境中,做出一些常常是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决定。他们一开始不知道幻想的存在,在他们理解了幻想的存在,以及理解了自己从幻想中有所获得之后,虽然已经感受到幻想对于决策的影响,他们还会因为感到自身的虚弱(本身也是一种幻想)不敢把幻想打破。
显然,他们需要“关注自身”,付出辛勤的努力,面向自身展开劳作,重新建立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新的自我。
4. 改变整体处境的新策略
真实和幻想,到底有什么区别?真实是从“心里”感受到的,幻想是从“头脑”中构建的。你用理性、分析,填满“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感受的内容,其实就是在用现实的素材,谱写虚构的故事。
我们如何才能把幻想,从现实世界之上剥离出来,从而让自己看清哪些是自己的幻想,哪些是真实的客观世界?
第一步,是需要等待和努力构建一种更愉悦、更具支持性的现实生活。很多人误以为,新生活的开始,要在与旧生活的诀别发生之后。而事实上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先从有可能的地方入手找到不一样的生活、找到现实的愉悦,即便这种新的生活一开始似乎只能占据你心灵的一小部分——一大部分仍在被过去的黑暗笼罩着。
你要找到更愉悦的现实生活,它可以是朋友、爱好、食物,同时要在身边找到几个你信任的、会支持你的人。
你以为解决过去的方法是与过去缠斗。其实不然,你需要首先将视线从深渊中移开。你一定有办法,无论这个办法看起来多么需要付出代价,建立起比那种黑暗的过去更可靠和轻松的新生活,即便这种轻松暂时还显得过于单薄、远无法填补过去遗留的空洞。
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力量开始尝试相信,幻想的那个世界并不是支撑你人生的全部快乐,你才会不像一个溺水的人那样,死死捏住其实并不能改变什么的稻草。
第二步,是重新建立与自身的关系。
这一步不仅是需要时间的,它甚至比第一步需要更大的勇气。要想打破幻想,你必须找到哪怕一个真实的东西,而在一段可能存在很多虚幻的关系中,没有什么比抓住你自身更有可能靠近真实。而打破幻想之后会立刻掉入现实世界的你,也需要一个有力的自我,不去立刻构建新的幻想,不去用旧的策略逃避对现实的处理。
我们重新建立自我的过程,是从恢复两重断裂的联系开始着手的。
第一重,是重建自身与感觉之间的关系。在畅销书《eat, pray love》中,作者描述过一段正是这个过程的情景。经历了离婚打击的作者,因为离婚冲击到了她对自我和生活的认知,决定从细小的事情中重新找回对自身感觉的把握与信任:我现在想吃什么?我现在想做点什么?
我们不断向内探索自身的感受,在抓到某种感受后,不因为“难受”而试图用别的感受去替换或掩盖,而是抓住这种感受、坚信它就是自身的真实。
随后,是重建感受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无法为自己的痛苦发声,如果连我们自己都选择委屈自己,我们如何能够有任何可能,相信有他人能比自己所做的更好更多?
即便不从一个情绪性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声音,也是我们的内在,在外界传达自身存在的渠道。某种程度上,没有被任何他者看见过的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我们只有通过向外传达——无论这种传达会激发什么样的回应,我们都在传达的一刻确定了自身的存在在外部世界中的位置。
我们通过重新恢复“自身-感受”、“感受-声音”之间的联系,可以找到明确的作为主题的“我”的感受和意识。这个“我”,正是我们在真实中要用来依靠的,也是能带领我们走出幻想的。
当这种主体的“我”的感受充斥在你的体内,你会感到那长久以来存在的空虚感也被驱散了。
第三步,是重新审视你和那困住你的(人事)之间的历史和当下。告诉自己,注重实际发生的动作,注意辨别自己是否给动作后面增加了自己的注解——告诉自己不要这样做。你只需要去记住和审视那些发生的事实。
此时,我相信你会产生对这一情境的,清晰和稳定的内在感受。选择这个感受。然后让你的声音把这种感受真实的传达给对方,把你的疑问如实转化为声音向外传达。如果此时的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动机,也足够的自尊,去选择一种真正能令自己长期幸福的可能,你就会有力量停止幻想,面对现实做出判断和决策。
你会在一开始感到很多的恐慌和怀疑。但你要相信,正在感到恐慌的你,比起从未试图过打破幻想的过去的你,已经表现出了远远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坚持此刻已经和自己内心恢复了联系的你的判断,在时间中等待这种新的决策会给整个情形带来的改变。
而当你发现,虽然决心告别了那些某种程度上让自己感到特别、价值、和不孤独的幻想,但现实并未让你就此陷入到痛苦不堪。相反,现实可能让你感受到了久违的轻快。你发现,尽管心里的黑洞并未完全消失,你却有能力不依靠“与黑洞同在的幻想”继续在现实中生存下去,甚至生存地更好。
此时,你头脑中对于幻想这种旧的生存策略的依赖,也就开始走向彻底的解除了。你会发现,(听起来似乎很矛盾的),虽然现实的人、事和关系中,存在很多、更多的限制,你却感到了更多的自由。
就像孩子,只有在爸爸妈妈制定的栅栏里随意跑动时,才会感到最放松的自由。现实的界限本来就既是束缚,也是自由。
“人格成熟的重要一步” | 最有治愈力的一种人格特质是什么?
在我和ta的工作中,我发现ta的改变之一,表现在ta有意识地调整了自己注意力分配的方式。Ta更多注意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些可以称之为“拥有”的东西,这种注意力分配方式的调整,唤起了一种持续性的情感和心境,也改变了ta与外界互动的方式,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改变了ta和外界人事的关系。
老师口中的,那位朋友所具有的修复力,和这个来访者改变了的注意力分配的方式,其实都是一种共同的东西在背后,那个东西,就是Gratitude ,约等于中文中的“感恩”。
感恩不是一种鸡汤,它实际上一个复杂、高级、独特、且具有强功能性的概念。今天我们就要说说“感恩”这件事。
1. “Gratitude”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
感恩由4个要素组成,分别为:
a.认知因素;即能够在认知上,认为对方帮助了自己,且这种帮助是出于利他性而非利己性的目的。
b.情感因素;感恩,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对于施惠者的情感因素,感激、信任、甚至爱。感恩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存在。
c.沟通因素;感恩中,应当包括一种“想要向施惠者表达”的感谢信息,可能是语言,可能是卡片,但都包含了“表达”在其中。
d.行为倾向因素;最后感恩还是一种动机,它包含了一种行为的倾向,即未来在有机会的时候,提供施惠者以他们需要的帮助,或克制可能会伤害到施惠者的行为。
感恩究竟是什么?是一个当代哲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心理学中,感恩通常被视作一种情绪、和一种人格特质。
它一方面会像愤怒、着急等情绪一样,在情绪升起的一刻被我们感知到。但同时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有一些人天然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感到感恩。他们更频繁地感受到感恩的情绪,所感受到的情绪程度也更强烈,同时对更宽泛的人事产生感激之心 (McCullough et al., 2002)。
在英文的语境中,Gratitude,所意涵的,还不仅仅是感谢,更有一种“珍惜”之情在其中。我们认为自己所得到的,非常幸运或者承蒙了他人的付出,因此对所得满怀珍惜。有一位好友曾说过,开始懂得和主动去珍惜,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一步。
我们后文所谈论的“感恩”,都是包含了“感谢”和“珍惜”这两重内涵,所有感恩的神奇作用,也都需要我们同时具备这两种心情和状态。
2. “感恩”仿佛是精神健康的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
就如同文首那位老师所说,我现在倾向于认为,感恩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上天送给痛苦者的天赋礼物。因为感恩具有太多种其他人格特质无法企及的功能。
感恩 vs 降低抑郁。抑郁情绪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分配能力,人们无法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件和体验上。处于抑郁中的人,就像戴上了一双灰色的滤镜,他们感受到的社会和他人比现实更为敌意。对于抑郁症中的人来说,研究发现感恩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产生感恩的心境,抑郁者能够恢复对“积极体验”的感受力。感恩,可以说是对抗抑郁情绪的一剂解药。
感恩 vs 缓解失眠。此外,感恩的人,睡眠质量也会更好。研究显示,这是因为他们在入睡前的认知状态与一般人群不同。他们在睡前会想起更多积极的事件,更少用消极的视角看自己的生活,从而使他们的睡眠更平稳(Wood, et al., 2009)。
感恩 vs 应对逆境。感恩被发现与人们应对逆境的策略有关。感恩水品高的个体,在面临逆境时,更容易选择“通过向他人寻求支持”来帮助自己,他们也更能够重新解读这段经历,然后从中获得成长。他们更少回避或否认问题的存在,也更少开展无意义的自责。他们酗酒和嗑药的情况也更为少见(Wood, et al., 2007)。
感恩 vs 解决社恐 (提升关系、激发互惠的行为)。感恩的人也有更好的社会关系,这种更好的社会关系表现为更强烈的亲密感,和显著的互惠的社会支持(即彼此都会给予对方支持)(Blustein ,1982)。
此外,McCullough et al. (2002) 调研了238个被试的感恩程度,和他人对他们的印象,结果发现,感恩程度高的人,被更多认为有共情力、好说话、以及外向,他们也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利他性。
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想做个更受欢迎的人,只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感恩就可以了。
原因很容易理解:感恩水平高的人,在他们的感受中,世界是更为友善和可依靠的。与抑郁者相反,他们看待社交的方式,仿佛带了一副“玫瑰色”的眼镜,他们甚至会过度评估自己受到的善意、把自己接收的帮助理解地比现实更有价值、更需要付出代价、以及更为利他。这就改变了他们对他人的评估,是他们对他人产生感情和正面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感恩之心实际上让他们自己变得对他人更友善和乐于亲近了,而这最终改变了他们的社交生活,为他们带来了更多亲密的关系。
感恩 vs 让别人花更多的钱。DeSteno & et al., (2010) 的研究指出,感恩的程度,还和人们在花钱上的大方程度相关。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让被试做经济类的游戏,发现更高的感恩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在花钱时的慷慨程度。
另一个实验是这样的:珠宝店的顾客,接到了来自店员的感谢电话,他们未来的消费举动上涨了70%。而那些接到店员通知打折的电话的顾客,消费举动仅上升了30%,没有接到电话的顾客消费行动没有任何改变。在另一个实验中,当一家餐厅的老客户看到自己的支付回单上写着谢谢的时候,他们都比往常给了更多的小费(Carey, & et al., 1976; Rind & Bordia, 1995)。
简而言之,多多表达感谢,会让人际中的“花钱”行为,变得更为慷慨。
研究者特别指出,“感恩”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有着独特的意义。没有任何一种其他人格特质,能像“感恩”水平一样,高度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程度和生存质量。感恩比大五人格以及其他20多种人格特质,都更与幸福相关 ( McCullough et al., 2002)。
3. 为什么有时,我们不愿意感恩?
有一种常见的不良关系,例如父母对子女,或者其他施惠者对受惠者,施惠者会“要求”受惠者“表达感恩”。这是一种“伪感恩”。
Tesser et al. (1968)指出,感恩之心能否升起,除了个体自身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受惠事件的归因:他们认为对方为了帮助他们付出了多少代价?以及对方多大程度上出于利他的目的?
如果要求孩子做出感恩的表现,则会让孩子认为,父母的所为,不过是为了获得他们想要的感谢,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此时,并不是感恩,而是另外一种情绪会升起。这种情绪被称为“亏欠感”(Indebtedness)。
感恩,不是一种“亏欠感”。这两种情绪都是在接受帮助之后发生的,但亏欠感是发生在,当接受帮助的人觉得自己被迫去做出一些偿还的时候。感恩和亏欠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亏欠感会让接受帮助的一方逃避帮助自己的人,而感恩会激励受惠者想要提升与帮助人之间的关系(Watkins, & et al., 2006)。
有时我们无法感恩,是因为我们被激发的并非感恩之情,而是亏欠之感。我们想要逃避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往往也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必须偿还”的义务。这种亏欠感,绝对没有感恩这种情绪的魔力。
4. 幸福的有效自助手段,感恩练习
Seligman et al. (2005) 研究了在心理干预语境中,感恩练习的作用。
他把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们随机送到6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其中,最强烈的短期疗愈效果,发生在那些接受了“感恩信件”干预手段的来访者身上。
这些来访者被要求给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写一封信。从结果来看,接受了这项干预的人中,他们的幸福指数平均上升了10%,抑郁水平显著下降。
而在长期干预中,同样是和感恩有关的干预效果最为显著。被试被要求在一周的时间里,每天列一份感恩清单:每天写下3件生活中值得感恩的好事。尽管干预只持续了一周,但在后续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测量中,都被观察到有主观幸福感的上升和抑郁情绪的下降。6个月后的测试结果显示,效果达到一个巅峰。
值得一提的事,尽管研究只要求来访者写1周的日记,但在研究结束后,很多被试仍然保持了继续写感恩日记的习惯。这种感恩日记被认为是提升主体幸福感的(第3)受欢迎的手段(第一名是设立目标,然后不断检查自己是否在靠近它;第二名是尽情享受此刻)(Parks, & et al., 2012)。
对通过提升感恩水平,降低社恐、失眠及抑郁程度的小伙伴,可以试试这种简单实操的方法,从今天起,记下你第一周的感恩日记。
我曾亲身感受过感恩带来的、奇妙的正向循环。过去十年中,有7年我都生活在北京,到北京那年我刚满18岁,在北京度过了一生中非常奇妙的一个阶段:成年初显期。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动荡不安、同时也具有最多可能性的时间。我非常幸运,这种幸运不仅仅是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遇到了很多好心帮助过我的人,更在于我遇到了很多本身感恩水平非常高的朋友。
他们向我展示了,如何在困境和遭到伤害时,用感恩的视角,安定自己的心境。因为感恩,他们没有被困境和伤害改变,仍然维持着自己的信念、善良和单纯。他们的这种状态极大地影响和鼓舞了我,其实世界从未改变,它有千万张面孔,是我们选择了与它的哪一面相对。
感恩最终会带来这样一种正向循环:个体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好”的体验上,为之感到感谢和珍惜;因此加强了他们友善回报他人的动力;因为这种友善,拉近了与他人的关系,也激发了他人更多的友善;他们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正向体验。
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感恩它不但推动着人们在未来回报自己的施惠者,同时,那些收到了感谢的施惠者,未来继续帮助他人的概率也得到了提高 (McCullough et al., 2001)。
可能是因此,《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说,感恩是一个社会必备的要素,因为即便在没有经济和法律义务的约束时,它也能激发帮助行为在社会各方之间互惠发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感恩,也是我们最能够接近神性的一种感情。因为各个宗教都注重感恩这种情感。Samuels and Lester (1985) 研究发现,在天主教的僧侣中,爱和感激是他们最频繁感到的对上帝的感情。 而伊斯兰教的默罕默德则说,“对你所拥有的心怀感恩,是对持续获得更多的最好保障。”
在它之中,自有希望和幸福存在。
另外,想通过提升感恩水平,降低社恐、失眠及抑郁程度的小伙伴,可以试试简单实操的方法:从今天起,记下你第一周的感恩日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在文中提到的关于感恩的故事,都发生在北京。
这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充满矛盾,也充满故事的城市。提到发生在北京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故事,总是会想到“地域梗”——人们常常把“北漂”和北京人放在两个对立的位置,这一点在互联网上更是被放大了。但其实,线上那些互相攻击的“地域炮”背后,还有更多的、大家没有看到的故事在这个城市上演着。
就像我说的,在这样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联结,也必然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和有趣得多。而在这其中,一定有着许多和感恩有关的,温暖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