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施粥厂联 朱彝尊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一、注释
1.朱彝尊——清浙江秀水人,字锡鬯,号竹垞,晚别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少时痛心明亡,志在恢复。旋客游四方,声名渐广,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与修《明史》,对体例多所建议。学问兼工诗、文、词、经学考据。诗与王士禛齐名,词与陈维崧称朱陈。有《曝书亭集》、《经义不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
2.得时——行时走运。
3.失时——不逢时,背运。
二、赏读
1.格律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中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上下联各分句,单句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仄:平仄,下联句脚平仄: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同是”状中结构词组,“一般”偏正结构,对仗不工;“肚皮”偏正结构词组,“面目”也可以看作偏正结构词组。
上下联二分句:
“不知”和“休笑”状中词组相对;‘苦’在句中名词化了,和‘人’可以相对;“饱者”和“饥者”都是偏正结构词组,“得时”和“失时”都是动宾结构词组,但两者都属于联内自对,所以词性可以放宽。
3.联意
题施粥厂联 朱彝尊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都同样是肚皮,为什么吃得饱的人就不知道吃不饱的人的艰苦呢?
都长着差不多的面容,得时走运的人呢,也不要讥笑失时走背运的人呀!
4.评赏
此联是题“施粥厂”,就是写的是施舍稀饭以周济穷苦人的地方。
上联,围绕‘粥’字而写,一分句是主语,意思是同样是肚皮;二分句说明一分句怎么样,是谓语,肚皮怎么样呢?饱的肚皮不知不知道饿的肚皮的苦楚呀。当然,“肚皮”代指了人。
下联,围绕“吃粥的人”来写,来喝粥的当然都是那些失时背运的人。而由此想到那些得时走运的人。一分句也是主语,意思是都长着差不多的面容,都是人。二分句是谓语,解释说明“都是人”怎么样呢?就是劝诫得势的人,不要嘲笑失势的人,因为谁都有走背运的时候呀。
整幅联使用对比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言辞,劝诫世人关爱他人,多行善事。不失为一幅雅俗共赏的好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