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治积习与习气

对治积习与习气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12:01 被阅读0次

《智慧才是万灵药》读书摘录

人有各种各样的结,也就是执著,很多时候,烦恼习气跟身体的脉结有关,脉结就是烦恼习气的生理基础。只有解开诸多的结,我们才会真正做到心气自在。

用本元心和明空智慧来对治你心中的习气和烦恼。

外界的铜墙铁壁,洪水追兵,这些看似是压迫的来源,但真正压迫自己的,其实是自己的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所谓的压抑、压迫,实际上是因为你想从外部世界得到一些东西,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欲望受到抑制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失望,失落的情绪。

比如,有的人想真诚的活着,但是他害怕自己的真诚会得罪人,从而令自己失去一些已经拥有或者将会拥有的东西,所以他不敢真诚的活,那么他就会感到压抑。……可见,压抑情绪的根源不是外在的什么锁链、铁牢,而是你那颗有求的心。

因此古人才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不是说做人应该消极避世,而是说做人要豁达、随缘。明白了,这句话你就会明白,放下对外部世界的各种要求,修炼自己的心灵,就能活的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修炼心灵的前提是明心见性,但明心见性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脉结没有完全打开,习气烦恼的生理基础没有改变,你的习气就没办法完全清除。所以这时修炼的重点就在于保任明空之心,用恰当的方法打开脉结,对治、清除各种结、习。

结,是积累已久,因而难以改变的习惯,也叫积习。习,是烦恼的余习,也叫习气。一般而言,结的程度比习更深,但习却更难清除。

如何对治积习与习气呢?最好、最究竟的方法就是先明心见性,然后保证真心,养成提起正念的习惯,用明空智慧观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真心的妙用来对治烦恼、习气,这样就能慢慢调伏不听管束的心。

经典中提供了一些对治习气烦恼的具体方法。例如:1、如果你难以集中注意力,常常胡思乱想的话,就多修禅定。2、如果你贪爱比较重的话,就多修不净观。3、如果你特别贪恋财物,就多行布施。4、如果你起了破戒之心,就更要注意以戒律管束自己。5、如果你脾气急躁,容易发怒,就多修忍辱。6、如果懒散安逸,就多提醒自己要精进修行。7、如果愚痴昏沉,就树立正见,以正见指导生活。

对治习气烦恼就是在用对积的方法调整你的心。消除所有的习气烦恼之后,你就做到了心气自在。你的心灵也就恢复了本初清静,这样一来,束缚心灵的铁索,也就是你的所有执着自然会消失,你便可获得一种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所干扰和动摇的自由与快乐,这就是千万人所追求的究竟解脱。

——《真心》雪漠著

相关文章

  • 如何转化习气(三)

    在红尘中修行,借事练心,和习气打成一片,就是对治习气的方法。 好多习气是不用对治的,也没有对治的方法。把习气觉察清...

  • 对治虚荣与“装”的习气

    1. 如果虚荣,不免会为撑门面说谎,那便犯了妄语; 2. 你想让别人对你有什么样的印象,这本身是妄想执着,你应做的...

  • 明对治习气 4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

  • 明对治习气9

    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汝学佛而不知息心念佛,于儒...

  • 明对治习气18

    愚痴者,非谓全无知识也。乃指世人于善恶境缘,不知皆是宿业所招,现行所感。妄谓无有因果报应,及前生后世等。一切...

  • 明对治习气24

    圣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乐,特作大学,以示其法。开章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明德,乃人各自具。由无克念省...

  • 明对治习气23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

  • 明对治习气19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

  • 明对治习气33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

  • 明对治习气32

    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治积习与习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lk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