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如何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练就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思考的艺术》中讨论较多的。也许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思考的模式多半是后天习得的。由于从小到大都会受到各种批评和忠告,人们的习惯和价值观就会受到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师长以及文化的巨大影响。
虽然每个人都努力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但是爱面子,想变得更好的自己也会陷入自我欺骗的怪圈。尽管有时候我们得到的某种观念未必是错误的,但内心的骄傲会阻止我们去承认它的正确,特别是当这种观念与我们自己的想法意见相左时。所以作者指出要认识到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会加深错误的严重性。
其实我们拒绝改变很大的原因在于懒惰,因为习惯了某种思维方式,就不愿意尝试新的路径。传统会让我们相信延续了这么多年的道理总是有道理的,而忽略了时代在进步,许多思维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的需求和节奏。作为一个好的思考者,就要坦诚地根据事实情况来选择那些可以解决问题的信息,并且给予客观公平的评价。
现在网上搜索信息非常便捷,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有很多不同版本。大家习惯相信专家或权威人士的发声,不过在每一个领域专家之间也是会有很多争议的。尽量不要用单一角度去解读它们,特别是对于那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信息。人会比较习惯根据自己的偏爱解释证据,这样可能忽略那些有意义和价值的细节。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将先验观念搁置一下,多带一些批判性思维全面分析,可能会让自己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思考的艺术中还有一个难点是创新过程。要将想象和知识合为一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认为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智商会高于普通人,不过研究者发现在富有创造力的人群中,智商并没有绝对的衡量意义。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更容易打破思维框架,并且接受自己的失败,这可能也是他们能够最终获得灵感的原动力。
创新的过程首先就意味着要寻找挑战而不是规避问题。创造力就是需要带着想象力,原创力,用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在此之前正确的描述它们也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争议可能也是达到目的契机,所以好好利用不同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头脑风暴,激发创造力。
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好运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对际遇的感觉。当我们留心观察身边很有能力的人就会发现,他们会时时刻刻的让自己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并将其变成机会。这样的直觉是需要训练的,假以时日就可以将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熟练运用到各种情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