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每一段深藏不露的爱,时间都知道;
在你过往的生命里,你是否曾执着地爱过一个人?爱他到昏天暗地,爱他到不管不顾,爱他到天崩地裂都不肯撒手。可是,当所有的相遇都成了前尘往事后,你是否又很用力地试图忘记他?在每一个黄昏之后,在每一个不眠之夜,在每一场夜雨落下之时。
其实,每一段深藏不露的爱,时间都知道。对世间的痴情男女来说,最难过的事情不是彼此的遇不见。而是遇见了,相爱了,却又转眼失去。此后,彼此的心里便各自纠结出一道疤。它让你什么时候疼,你就会什么时候疼。而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来说,这种“疼”持续了一生。
二、我曾深埋相思意
公元810年,京城长安,临近不惑的白居易时任京兆府户部参军,仕途一片坦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白居易上任不到一年,其母受亲友之邀赏花,不幸坠井而亡。母亲猝然离世,白居易不得不离职丁忧,放弃大好的仕途,从长安回到了符离。这次离职使他的人生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故居,迎接他的却是至亲的离去。望着空荡荡的屋子,一片凄凉和孤寂涌上心头,白居易不禁泪流满面。因为这里承载了他太多年少时的回忆。如今归来,一切却已物是人非:母亲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多年的女子也走了。站在母亲灵前,他任由泪水无声滑落,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一转眼,到了深秋时节,淫雨霏霏,绵绵不绝。在为母亲守孝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孤独落寞的白居易常常夜不能寐,内心被凄凉和孤独包围着。此刻,窗外一片凄风苦雨,那个深埋在心中多年的影子渐渐浮上脑海,变地越来越清晰。“湘灵!”一个美丽的名字从白居易口中缓缓飘出,如一缕游丝,浮在夜空。
“湘灵,时隔多年,你可还记得我?此刻,你身在何方?”望着窗外的绵绵秋雨,白居易心中突然如潮水般翻腾汹涌,曾经深埋多年的相思意,再也隐藏不住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起身走向几案奋笔疾书,写下一首深情唯美的千古名作《夜雨》。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三、奈何流年枉情深
据学者周相录考证,白居易此诗中所思念的女子就是他在很多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湘灵是谁呢?是白居易年少时的一个邻居。公元783年,为避徐州战乱,父亲白季庚把家人送到宿州符离。于是,11岁的白居易便在符离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而符离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那时,湘灵只有7岁,与白居易一家比邻而居,长得活泼可爱,美丽动人。或许是年龄相仿,或许是性情相投,没过多久,两个少年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光阴似箭,一转眼,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爱情的种子在两人心中早已生根发芽了。
可是,这一粒爱的种子刚刚发芽,就要枯萎了。因为在古代社会,男婚女嫁是要讲门当户对的。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世敦儒业”的小官僚家庭,而湘灵不过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女。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所以白居易刚一开口,母亲陈氏就大发雷霆。
为了将他们拆散,母亲陈氏联合家里所有人出来反对。最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小小年纪就背负了光耀门楣重任的白居易,终于屈服了。一个秋日的黄昏,在母亲的不断催促下,白居易不得不离开他曾经的爱人,远赴襄阳。自此以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这一别就是4年。
在这4年里,白居易始终没有忘记湘灵。公元795年,父亲去世,23年的白居易得已回到符离守孝3年。在此期间,他又多次苦求母亲成全,但都遭到断然否决。三年里,他与湘灵连一面都没有见到。守孝期满后,为了彻底断绝他与湘灵,母亲陈氏决定举家迁往洛阳。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在强大的世俗和家庭责任面前,白居易只能将一片深情隐藏在这些诗句中。然而,孝顺恭谨的白居易内心其实十分倔强。此后的十多年,他更加努力奋进,屡屡升迁,成了家族最大的荣耀。
可是,另一方面,他却用终身不娶来对母亲的专制发出无声抗议。他始终相信,只要他能够出人头地,他就能够打破门第观念,与心爱的人终成眷属。公805年,33岁的白居易终于在长安功成名就,官至刑部尚书,位居二品。这一次他以为,他可以靠着自己的功名说服母亲。
只不过时光匆匆,一转眼,已经过去14年了,谁知道湘灵是否还在等他呢?在惴惴不安中,白居易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符离。令人庆幸地是,此时已经29岁的湘灵依旧没有成亲,她一直在等他。封建社会,一个29岁还未成亲的女子,是怎样熬过世俗非议的呢?真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然而,奈何流年枉情深,这份深情依旧没有感动白居易的家人。这一次,母亲陈氏做地更彻底,直接以死相逼,让白居易在爱情和孝心之间做选择。对于背负了家族未来的白居易而言,爱与孝怎么可能两全?一直到白居易走的那天,他也没有能够见到湘灵。
四、愿你余生多欢喜
看到儿子再一次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之下,母亲陈氏很是得意。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儿子表面上温顺柔和,但骨子里却十分倔强。他虽然答应母亲不再和湘灵见面,却一直以各种理由坚持不婚。眼见儿子日渐憔悴,母亲陈氏又拿出了她的杀手锏——以死相逼。
公元808年,扛不住母亲的逼迫和亲友的苦劝,36岁的白居易经人介绍,迎取了同僚杨虞卿的从妹为妻。至此,陈氏绷了多年的神经终于放松了。可是,就在白居易成亲不到两年,陈氏却坠井身亡了。母亲的专制固然让白居易痛苦一生,但当母亲骤然离世的消息传来,他依旧肝肠欲断。
此时此刻,母亲走了,昔日的爱人也早已流落天涯,不知所终。望着眼前曾经那么熟悉的一草一木,白居易万念俱灰,形如槁木。纵前尘往事恍然如梦,依旧有人不顾前路茫茫,一往情深。对于昔日的爱人,白居易心里或许只剩下一句话,那就是:“愿你余生多欢喜!”
四、诗话白居易:《夜雨》用最朴实的话,写出了最深挚的情;
母亲不幸离世,对每一个人说都是让人痛心的。但对白居易而言,陈氏骤然离去之后,禁锢他多年的精神枷锁终于被打破了,隔在他和湘灵之间的那道障碍也消失了。然而,芳踪渺渺,天涯难觅。他多年的相思,就如同深秋的这场“夜雨”,笼罩住了整个天地,却再也唤不回昔日的情意。
佳人何在?此时此刻,白居易怅然若失,只能将一片深情化在这首《夜雨》中。“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当一个人的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并不需要过多铺垫,也不需要过多渲染。一句“所念人”,一句“远远乡”,一句“所感事”,一句“深深肠”,诗人内心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情谊,便立刻扑面而来,和着秋雨,打湿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情之所至,一往而深。同样是写爱情,同样是写秋雨,李商隐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清照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白居易却化繁为简,任由情感直接流露,既不写雨,也不悲秋。“远远乡”,“深深肠”,用最朴实的话,写出了最深挚的情。
回忆中的事,历历在目;现实中的痛,肝肠寸断。“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当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现实纠缠在一起时,一股悲凉的气氛便渲染开来。可即便到此时,诗人表面上依旧冷静如冰,压抑着内心汹涌的情意,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与悲愤。
“去不得”,“解不得”,多么冰凉的字眼!“不思量”,“不瞻望”,行文到此,一对曾经深情似海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画面,早已让每一位读者悲伤落泪。可是,你看诗人白居易却站在文字背后,压抑着情绪,用冷淡平静的眼神看着我们。可他自己其实早已痛到肝肠欲断。
“冰冷的字眼,火热的情感”,在白居易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深藏多年的情意,就像一座再也控制不住的火山在他心中爆发。可是,他早已痛到无力。这种无力感化为千年寒冰,在母亲去世后,一股脑地倾泻而出,与内心的火热搅在一起,化成了这场漫天的“夜雨”。
当火热融于冰冷,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不欲生,又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思念无止境,夜雨十年灯。在古典诗词中,每一个落雨的夜晚,必定有一盏残照的“孤灯”。“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到这里,“夜雨”终于出现了。
可是,惜字如金的诗人,似乎并不想过多地去描写这场秋雨。他既不写思,不写念,也不写人,不写事,而是用了短短20个字,将一些意象,诸如残灯、空堂、秋天、风雨等一股脑的堆到读者眼前,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体会。然而,这些看似平淡的字眼,却早已染上了颜色。
其实,真正的白描高手就如同白居易一样,在不露声色中,早已将读者感动得一塌糊涂。就像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一样,短短几个意象的组合,看似随意,却将天涯游子的孤寂与辛酸刻在了字里行间。而白居易呢?明明自己夜不能寐,却故作平静,只用一个“况”字就代替了心中的千言万语。
何为“残灯”?从傍晚上点到深夜。灯残了,人却依旧难寐,因为心中的思念积蓄了20多年,此时此刻,终于可以尽情地释放出来。然而,尽情释放之后,迎接诗人的却是无边的孤独和寂寞。此时,“空”不是房子,而是诗人的心。 茫茫夜空,仿佛只剩下诗人一个。而窗外的漫天风雨,也逐渐将往事淹没。
佛法有云:空既是色,色即是空。对古代人而言,人世间一切的不得意似乎最后都可以回归到佛法无边。“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所有无果的爱情到最后,都是想忘不能忘,想忘不敢忘。然而,苦海无涯,人总归要寻得一份解脱,要么向内,要么向外。
对此时的白居易来说,“前心”何处,早已不重要。于他而言,当初的刻骨铭心和现在的爱而无果,就如同人生的一场修行,自始至终都与他人无关。无论忘与不忘,他的青春,他的深情,他的回忆,此时此刻都在这场悄无声息的“夜雨”中谢幕了。往后余生,只愿她多些欢喜。
五:结语
曾几何时,白居易也是一个多情少年。在遇见自己心爱的姑娘时,生性腼腆的他只会将一片相思意深埋心间。他以为,只要静静等待,就像春风吹来花儿自开,他的爱情也会瓜熟蒂落。然而,奈何流年枉情深,年少时的情窦初开,并不足以让他与整个世界对抗。
很多时候,爱情如人生,关键的时候只有那么几步,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人心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岁月无情,在很多爱情故事里,打败爱情的从来都不是人心,而是时光。当一场又一场夜雨落下时,少年白居易的爱情早已远去。此时,人到中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念“愿你余生多欢喜!”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