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所以,思考之于人,犹如生命一样重要。没有生命,人会永恒地消失,而没有了思考,人会退化成一具行尸走肉。
渐渐觉得,写作是一种最有深度的思考方式。
而我把它搁置得有些久了。
也慢慢觉得,没有深度思考的状态和一只死咸鱼无甚区别。尽快躯体是活着的。
之所以停下来,有生活和工作的原因,但归根究底还是自己的想法阻碍了前行的步伐。
于我而言,对于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对那件事情重复久了,就会觉得厌烦和疲惫。需要把自己抽离出来,去呼吸不同的空气。
对写作亦是如此。纵然我清清楚楚地明白这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而且是一件永远都不会放弃的事情。
喜欢写作的人已经习惯了用文字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表达对形形色色的人的看法。
它像毒瘾一样很难戒掉。
停下的这些天,经常翻阅自己写过的文章,感觉到了文字的拖泥带水和稚嫩,思想空洞,又缺少趣味性。
曾经有朋友和我说,"写作得有丰富的阅历,这个是你缺少的。"
想想自己走过的人生,也的确如此。既没有走过千山万水,也没有在这世间阅人无数。所以视野狭隘,无法洞察每一个或邪恶,或美好的灵魂,也无法深刻地阐释这世间看见的或看不见的规律。
这样想着,未免不对写作有些失望。可是又想,我更希望生活安逸些,圈子简单些,人生没有大风大浪。
而写作于我来说,不过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而已,一个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时刻保持活跃的习惯而已。
至于其他,想多也无益,反而阻碍了自己往前行进的步伐,降低了自己继续前行的勇气。
回想坚持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写作的日子,那是一段能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闪闪发光,思想在不断跃动的日子。
不管是对平常生活的记录,还是对孩子们成长轨迹的描述,或是对身边最微小事物的思考,对自己散乱情绪的梳理,都让我看到了不同的自己思想碰撞的火花,也让我不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觉醒,更让我不断地去探究真实,真实的自己,或者,真实的万物。
然而,停下来的这段时间,于继续写作而言,也不无裨益。
比如,它让我更清醒地认知到,我的的确确是喜欢写作的,是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相比较其他事情而言,这件事是最有吸引力的。纵然没有任何奖励或者得到,我依然发自内心的喜欢。我想,这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够不问西东地有一个死心塌地喜欢的事情,是多么珍贵啊!
再比如,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写作不能停下来太久,否则好不容易养成的思维习惯,比如观察,思考,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这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我,深知自己一定不适合日更,每周两到三篇,而且每篇不少于一千字,其余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或者胡思乱想。这是最适合我的节奏。
还比如,简书的生态环境是交流和互赞,因为有简书钻的奖励机制,也是所谓的抱团取暖。而这于我而言也不适应。一方面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写作和阅读的时间都是从生活和工作的缝隙里挤出来的;另一方面,我始终觉得写作是一件需要静心的事儿。虽然适度的交流是需要的,但是过度交流就把写作变成了一种工具,这同样是一种功利性的表现。
所以,所有以互粉或者互赞互评为目的的还请绕过,不胜感激!
回首一年来专注于不断写作的那个女子,她是可爱的。每天不停地去观察这个世界上那些或可爱,或邪恶的人或者事;不断地去思考,思考一株小草的枯荣,一片云的自由与洒脱,一场雨的黯淡和浪漫……
那样的灵魂是鲜活的。
于是,渐渐感受到写作已经是我舍弃不了的生活方式,亦是能够延展思想深度的重要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