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立军老师1220微分享演讲稿

陈立军老师1220微分享演讲稿

作者: 微微的微笑66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9:03 被阅读40次

一阳明先生比我们想象的要牛

很多人看《明朝那些事》知道说王阳明是明朝一哥,用现在的话来说,王阳明牛得不得了,他到底为什么而牛呢,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历史上,判断一个人,有三个维度,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有2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和半个就是曾国藩。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1、立德,王阳明有什么表现呢。

公元1506年,王阳明遭遇了人生的第一道大坎,卷入了当时明朝的三位顾

命大臣与大太监刘瑾的生死较量之中。一夜之间,刘瑾集团权倾朝野,权力熏天,惹到刘瑾的人都不会有好多结果。

就在朝廷一片噤若寒蝉,大家对刘瑾的胡作非为是敢怒不敢言的时候,年轻

的兵部主事王阳明站出来了。在给皇帝朱厚照的上疏中,王阳明提出了君仁臣直拍了皇帝的马屁,然后提出希望皇帝释放被刘瑾抓了的言官。给武宗上书要求释放戴铣、薄彦徽,并且批评武宗这样对待言官是错误的。并没有多久,王阳明被大太监刘瑾打入大牢,而且并廷杖四十。说起这四十廷杖却是打的十分窝囊,竟然是被脱掉裤子打的。

2、立功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功业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叛乱,三十五天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宁王就是在周星驰那个发飙的人。

当时王阳明去福建剿匪,刚至丰城,忽闻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他知道宁王必将挥师攻占南京,所以虚张声势,利用虚假宣传和情报迫使宁王做出错误的判断。宁王犹豫了,直到十天之后才率兵攻南京。而这十天,王阳明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个月前的王阳明手无寸铁,孤身夜奔,他不等不靠,不要中央援助(也没有),甚至不要中央政策(没人给),转瞬间己然鸟枪换大炮,就此平定了叛乱,名垂千古。

朱宸濠准备十年,在南昌起兵叛乱,被王阳明一举剿灭,前后历时只短短三十五天。

3、重点说:立言

立言不是简单的出书,而是指的在学术上思想上能否继往开来,继往:就是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来形容,开来:就是他的思想能否照耀后世人走的路,王阳明及王阳明心学正是这样一个人。下面做简单介绍。

(1)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论得上最高潮的共有三期。最先是先秦诸子,两汉则在停滞酝酿转变中。第二是佛学传入,直到隋唐始达最高潮。晚唐五代北宋前期,又在停滞酝酿转变中。宋明理学可算第三高潮,晚明诸遗老,正如先秦末期之荀卿老子韩非,以及易系中庸大学礼运一辈作者,又如佛学之有禅宗华严,指示出这一高潮之盛极而衰。清代又是一停滞酝酿转变期。

先秦诸子,以孔子为代表。

佛学高潮,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宋明理学,以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为两座高峰。

(2)从儒家的角度

中国自然是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国家,阳明也属于儒家。

我们说儒家有四大圣人,分别是孔子、孟子、朱熹和阳明。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孟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是心学集

大成者。

孟子之后,儒家衰落,圣学不传,然后佛家兴起,儒家一败涂地,一直到唐宋一点点从废墟中,将儒家一点点拾起来,直到宋代的朱熹出现,儒家才重新站上历史舞台,被称为理学。然后到了明代,继承了孔孟之道,儒学又迎来一个高峰,即阳明心学。阳明去世后再过了500年,就是今天的2017年。

最后还是有阳明学的写文章非常厉害,有三篇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里。

书法家、军事家、诗人

二、阳明先生的五溺

前面说到阳明有多么的牛,接下来要说一说他是如何达到的。

符合我们现代的成功法则:

1、定下一个目标

2、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1、定下一个目标(立志的故事)

12岁立志,31才转投圣学,37岁悟道。

1483年,12岁,入京城私塾读书。(鞑靼侵入大同,明军战败)

跑出学校,玩“战争游戏”。龙山公大怒。

阳明问:“读书有什么用?”

龙山公:“读书做大官。我中状元,就是读书得来的。”

阳明:“父是状元,儿子还是状元吗?”

龙山公:“儿子还是要勤学重新考取。”

阳明:“只一代,不稀罕。”(新建伯)

被痛打一顿。

一日,与同学生走长安街,买麻雀没钱争吵。遇相者,曰:

“吾为尔相。尔须拂领,入圣境。须至上丹毫,结圣胎。须至下丹台,圣果圆。”

接着又嘱咐他自重自爱:“孺子当读书自爱。吾所言将来以有应验。”

先生感其言,归问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师曰:“读书登第。”先生曰:“恐未是,当读书做圣人耳。”

2、坚定朝着目标前进(五溺)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元年)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湛若水 《阳明先生墓志铭》

王阳明五溺说,记述了王阳明年轻时的精神历程,王阳明年轻时尚感多变心无定性,最初沉溺于任侠后,又练习弓马骑射之术和兵法,沉迷于词章诗文,执着于道教神仙,最后又迷上了佛学,到了1506年,35岁才转投圣学开始笃信儒学。

毛主席说: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阳明就做什么事情,就极度认真,极度用心,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富有匠心精神。所以阳明学在日本盛行一时,跟这个很有关系。

(1)任侠。

1486年,15岁。和父亲同游居庸关,调查夷狄情况。认为应该采取措施赶走夷狄的骑兵,以阻止他们进步一步南侵。

(2)骑射

1485年14岁,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他认为儒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懂兵法。

有一次,因他贪下象棋,忘了回家吃饭,母亲一气,夺了他的象棋,扔到河里。他看着象棋随水漂流,摇首顿足。哭之以诗:《哭象棋诗》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吃饭时用瓜果排兵布阵。

(3)辞章

A、苦练书法,拟形于心,就是说他注重静思澄虑,去掉内心的欲望后再提笔写字。内心达到澄明,写字自然能够一气呵成。要写字,要写的是心中的字,而不是字帖上的字,

北宋大儒程颢:写字时特别敬,目的不是要字好,而是要心敬重。

在程颢看来,书法不是一种技法而是心法,这种心法就是做学问的根本。

阳明是程颢的粉丝,读了这段话很感慨,说,既然不要字好,那么练字练什么呢?由此可以知道,古人只是随时随事在心上学,心里澄净光明,字好也就在其中了。

B.1496年,25岁,会试再次失败。“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会试落第后,回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同时与前七子交往密切,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词章记诵的弊端,于是很快就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但是他的文章成就很高,古文观止选了三篇,大家可以去看。

所谓“古文观止”,意指选本所收录的文章代表着古代散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王阳明有三篇文章入选,它们是:《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在明代人物中数量最多。虽然其中多少夹杂了一些编辑者对王阳明的主观偏好,但这三篇文章本身确实可以代表明代散文创作所达到的艺术高峰,《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和《象祠记》长处在说理和分析,《瘗旅文【yì埋葬】》的特色在叙事和抒情。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

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

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4)神仙

(5)佛氏

17岁,婚礼当天失踪去铁柱宫,跟道士学导引术。临别时,道士说:“二十年后再见于海上。”

31岁时,因为一直以来身体不好,所以对神仙的超脱境界羡慕不已。写了很多关于感概人生如梦,荣华富贵犹如花朵一般,朝荣西逝,羡慕神仙的超脱。

沿着羊肠小道游览完毕这个景点后,紧接着途经五溪、望华亭、二圣殿,王阳明还相继游历了附近的无相寺、化成寺等佛道庙宇,所到之处必会夜宿参悟。也就在这一日,他偶然邂逅了一位姓蔡的道士。蔡道士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却端端正正地盘坐在寺庙大堂的正中央,神态自若。一般人看到道士这衣衫褴褛的情景,都以为其神志不清,称其疯癫无状。王阳明一看,却心里暗暗称其迥异于常人。话说这位蔡道士,对方外之术颇为熟悉,侃侃而谈,对王阳明以尊贵宾客之礼对待,礼节上极为恭敬。王阳明于是借机询问何为得到神仙之术。蔡道士摇摇头,说道:“你尚未达到至高境界!”王阳明见状忙叫左右退下,邀请蔡道士移步去后面亭子,然后施以大礼,请求道士告知其详细。蔡道士又摇了摇头,说道:“你尚未达到至高境界!”王阳明再三恳求,都没有得到道士的传授。后来这位蔡道士对王阳明说:“我初见你,看你衣着打扮得体尊贵,便知道你心仍属意于官场。虽然有心问道,但还是六根未净,心牵挂凡尘。对于方外之术只是徒慕其表而已。”

王阳明听完仰天大笑离寺而去,继续自己的游览。等路过地藏洞的时候,他听说在悬崖峭壁的巅峰上有一位得道高人,姓甚名谁谁也不知道,大家都说这位高人长年累月在老松树的落叶丛里打坐,风餐露宿,看上去不是一般的人。

王阳明获悉后,马上前往访问。他立刻攀沿着悬崖峭壁,一路来到山顶。那位高士正在酣睡之中。王阳明便默默不言,坐在高士旁边,轻轻地抚摸他的足底和掌心,一直到这位道人苏醒。

道人睁开睡眼,看到眼前有人十分惊讶,问道:“这上来的道路如此险峻难行,你是如何上来的呢?”

王阳明对答说:“我一心要和高士谈论道家要髓,正是这个信念的指引才使我能够抵达彼岸。怎么能怕辛苦而畏缩不前呢!”

两人自此时开始一见如故,畅谈佛教和道教的要义精华,还探讨了儒家的思想。说到儒家思想的时候,说及周濂溪、程明道,二人不禁称赞这些前辈,他们可以说都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又说到朱考亭,即朱熹的时候,二人认为朱熹虽然也悟到儒学的一些精要,但是距离一乘妙旨的境界仍相去甚远。

王阳明对道士的谈吐非常喜欢。两人不禁惺惺相惜,相谈甚欢,天色很晚还不愿辞别。待到第二日,王阳明再去原地拜访,却发现昨天和自己交谈的高人已不知去向。

1502年,31岁

审查完江北囚徒后,前往道教名山茅山游玩,后又往九华山(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拜见蔡道士。

问神仙之学,问两次,道士都道:“尚未尚未。”最后才说:“一团官相,说甚神仙?”

[if !supportLists]l[endif]又听说地藏洞有老道在修行,于是扶着树爬上悬崖,一直到山顶。老道正在酣睡。阳明坐在旁边,用手抚摸老道的脚,好一会才醒来。老者被诚意感动,将佛教道教要义直言相告,又说道儒家:

“周濂溪、程明道(程颢),是儒者的两个好秀才,朱考亭是个讲师,只未到最上一乘。”

第二天再去,人已离开。

[if !supportLists]l[endif]再次向朝廷上书,乞求归乡养病,获得批准后,回到余姚,筑室于四明山的阳明洞。“洞在四明山之阳,故曰阳明先生爱其景致,隐居于此,因自号曰阳明。”(据后来考证,应该是阳明山之阴。)

[if !supportLists]l[endif]预知有四人来拜访。

[if !supportLists]l[endif]在这时,因为放不下祖母及父亲,于是迷雾一扫而空,悟出了佛道的不足,是弃绝人伦,这完全有悖于阳明家国天下的志向,于是转而笃信儒学。从此才从“五溺”中解脱出来,开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在阳明看来,修习圣学就是依照人伦道德去真实地生活,这是王阳明一生的坚守和选择,这一年先生31岁,他开始笃信儒学,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动摇过。

33岁于是阳明开始讲学,借此启迪大家智慧,使人们树立圣人之志。

34岁,和湛甘泉两人一见如故,久旱逢甘霖,共同致力于复兴圣学。二人的联合在明代儒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等人物,未曾遇见。”二人是明代中期的双壁,是两大学派的巨头。

37岁春天,到达龙场,并且发生了龙场悟道。

阳明先生通过五溺,终于走上了正途,也很符合一句话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阳明心学第一位将的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我认为,立志即使本体,又是工夫。说人话就是,既是一个目标,同时也是方法。即使我们奥达到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祝愿大家都能立志,都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相关文章

  • 陈立军老师1220微分享演讲稿

    一阳明先生比我们想象的要牛 很多人看《明朝那些事》知道说王阳明是明朝一哥,用现在的话来说,王阳明牛得不得了,他到底...

  • 学习过后,及时复盘……

    学习过后,及时复盘…… 昨天收到了晓燕老师的微信信息,她在朋头圈看到了我发的关于1220立军老师年度复盘的事…… ...

  • 【蔬东坡】他1年6次创业屡败屡战 而今餐饮配送年营千万

    本期蔬东坡生鲜学院嘉宾 是具有10年生鲜从业经验的企业家, 星城缘蔬菜配送公司创始人陈立军。 陈立军原是家人娇贵的...

  • 演讲稿该怎样写文章

    演讲稿也叫做演说辞,演讲稿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下面口才中国老师分享了演讲稿该怎样写...

  • 抓住机会,努力向上……

    抓住机会,努力向上…… 昨晚,老师发了一条消息,是立军老师的年度分享…… 看了老师发来的海报,被立军老师要分享的内...

  • 陈立军教授工作室

    陈立军教授 我知道,作为国家级名师工作室 里面一定有无限的精彩 但其中所有的一切 都没有定格在这一刻的倩影更迷人 ...

  • PMO(深圳)线下交流会-心得

    首先,感谢PMO 前沿组织这次深圳线下交流会 感谢 薛军老师的分享,我感受颇深,薛老师结合微信项目开发实战,谈敏...

  • 想埋了自己

    顾玲 坚持分享第1220天(20200525晴) “顾老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我都想把自己活埋了”。这是一位家长昨...

  • 吸收了,才是自己的……

    吸收了,才是自己的…… 你听完了一堂课,真的学到了吗? 不一定…… 你一定要亲手试一试~ 立军老师在1220年度复...

  • 卜纲:阅读,滋养人的心灵

    ——先锋路小学“阅微书坊”成立大会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刀哥,我的老师巩老师,还有年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立军老师1220微分享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tz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