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远不止“晴为黛影,袭为钗副”那么简单:谈一谈红楼里的影映人物关系

远不止“晴为黛影,袭为钗副”那么简单:谈一谈红楼里的影映人物关系

作者: 书影漫时光V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14:13 被阅读9次

《红楼梦》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人物、情节之繁多和复杂可谓是旷古烁今。

其实曹雪芹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并非是单个分开来塑造的,而是以“组”为单位塑造的。

角色与角色之间,在外貌、性情、身世、命运、结局等各个方面,相互对立补充,形影对照,作为延伸和投影,也就是我们说的“影子”,或者说“分身”。

因此品读红楼,切不能将人物单个分开来看,而应该分组对照。

如此,不仅可以化繁为简,还能更好地了解人物特征,领会作品真谛。

简单谈一谈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位主要人物的“影子”群

先说宝玉。

宝玉面临的最艰难的人生选择主要有两个:

1. 在婚恋上,选林妹妹的木石前盟,还是选宝姐姐的金玉良缘?

一个是理想状态的soul mate,一个是现实状态的家族婚姻,一个是天定的木石前缘,一个是人人称羡的金玉良缘,要我选我也纠结啊!

2.在事业上,选择出世还是入世?

·如果选择出世,贾宝玉就是甄士隐——经历家族由繁华走向落败之后,看破红尘,丢下一切,跟随赖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出家。

·如果选择入世,贾宝玉就是甄宝玉——甄宝玉与贾宝玉有着相同的外貌和相似的性情,仿佛贾宝玉的镜中幻影。在家族危亡时刻,发愤图强,积极进取,最终金榜题名,重振家业。

所以我认为,甄士隐和甄宝玉是贾宝玉非常重要的两个影像。

至于贾宝玉是如何选择的,也是十分明显了,毕竟曹雪芹可是亲自为他官方盖章的: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另外,蒋玉菡、秦钟也都是贾宝玉的“影子”,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他的至情至性、至真至纯。

再说黛玉。

黛玉如果出身不好,被卖到贾府当丫鬟,她就是晴雯。

晴雯眉眼、身形、气质都活脱脱是黛玉的翻版,能说惯道像黛玉,掐尖要强爱得罪人也像黛玉。

王夫人不能明面上讨厌黛玉,只好将恨都撒在晴雯身上:

"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所以之后抄捡大观园时,王夫人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晴雯赶了出去。

晴雯下场凄惨,病中早逝的结局也影映着黛玉因病早逝的结局。

她去世之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虽为祭奠晴雯,但实则是将后面对黛玉的祭奠提前写出来了。

黛玉如果小时候走丢了,她就是香菱。

香菱原名甄英莲,香菱原籍姑苏,父亲甄士隐是当地望族,从身世上来说,是低配版的黛玉。

香菱跟黛玉的相似之处非常多,甚至比晴雯更多,她还拜黛玉为师父,向她学习写诗。

她小时候在元宵节灯会上走失,被拐子转手卖了几趟,最后沦落为薛蟠的妾室,被薛蟠的妻子折磨致死。

其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如果放在黛玉身上,是不是也毫无违和感呢?

黛玉如果从小出家,她就是妙玉。

妙玉的出身和黛玉非常相似,也是苏州官宦世家,从小体弱多病,都跟一僧一道有渊源。

区别在于妙玉听从了他们的话,遁入空门带发修行,而黛玉则没有听从“此生不见外人”的忠告。

但殊途同归,两人的结局都很悲惨。

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比黛玉更清高,更孤傲,算是加强版的黛玉。

除了晴雯、香菱、妙玉之外,唱戏的龄官儿,丫鬟小红(原名林红玉),还有柳五儿,都是黛玉的“影子”。

最后说说宝钗。

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宝钗的“影子”主要有袭人、邢岫烟、宝琴、麝月、傅秋芳这几个,但我更想说一说元春。

别忘了,宝钗进京的目的是为了入宫选秀。

按照书中的暗示,宝钗应该是选秀失败,然后嫁给宝玉了。

但是!如果她成功入选呢?

没错,以宝钗的品貌和才情,她进宫后一定会像元春一样,荣封贵妃。

多年之后,贵妃宝钗也会回家省亲。雍容华贵、端庄持重的她,也会像元妃那样,对母亲哭着说:当日既送我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而她的结局,也早就写在元春的判词里了: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最后,真是不得不再次感叹,曹雪芹写作手法之独特、高明。

其实除了人物具有影映关系,时间、情节等也都相互影映(下次再写),像是无数条线重叠、交缠……

又像是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平行空间,却早已因彗星的意外擦肩而过而有了一个个微妙而奇妙的交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不止“晴为黛影,袭为钗副”那么简单:谈一谈红楼里的影映人物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uy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