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志
<<史记故事>>之萧相国

<<史记故事>>之萧相国

作者: Rose宇轩Mom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1:31 被阅读1次

人生之棋局--萧何

提起汉初三杰, 大家都会想到萧何, 张良, 韩信, 他们三个都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

然而各自的结局下场却迥然不同: 萧何善终, 张良隐退 ,韩信被杀. 为何萧何一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萧何, 与刘邦同乡, 精通法律, 是当时县令手下的官吏.

在刘邦还是平民时, 萧何经常保护他. 刘邦当了亭长后, 萧何常常出钱资助他.

等到刘邦起义进攻咸阳时, 将领们纷纷奔向府库争抢金银财物, 唯独萧何一人进入宫室就收取秦朝官吏掌管的律令,户籍档案等重要文献资料, 并将之珍藏起来.

项羽和诸侯军队进入咸阳, 屠杀焚烧了一通就离去了.

刘邦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 户口多少, 人民疾苦等, 就是因为萧何完整地保存了秦朝文献档案的缘故.

公元前202年, 刘邦已经打败了项羽, 平定了天下, 于是论功行赏. 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 给予的食邑最多. 排列位次时, 他认为萧何常常在自己最危急的时候征调百万大军开往前线支援自己, 又征调粮草给军队长久作战, 且一直保全关中等待自己回归, 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 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 特许他带剑上殿, 上朝时可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也正由于萧何功高位显,后来也常常引起刘邦的猜忌,他曾几次怀疑、试探萧何。

公元前196年,陈豨反叛, 刘邦亲自率军到邯郸征讨, 他一边在前线打仗,一边担心后方局势,多次派使者慰劳萧何。有人对萧何说:“如今陛下在征战沙场,餐风吸露,自顾不暇,却多次派人慰问阁下,这不是明摆着有怀疑阁下之心吗?我替阁下拿个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战的全部奔赴前线,这样大王就会更加信任阁下了。”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再次御驾亲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听萧何都在干什么。回报说:“萧相国在京安抚百姓,拿出财产资助军需”于是又有人来对萧何说:“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阁下功高盖世,无以复加。阁下当初入关,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百姓都已归附于您,您还要孜孜不倦地争取百姓的拥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陛下所以多次派人询问阁下所作所为,就是唯恐阁下控制关中动摇汉室。现在您不如做一点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来‘自污’,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皇上才能心安。”萧何再次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刘邦数次怀疑萧何,而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被顺境冲昏头脑,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所以萧何都做到了处变不惊,不动声色,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直至将刘邦的疑心消弭于无形,从容化险为夷,居然幸免于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故事>>之萧相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vw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