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
一、儿童也是评论家吗?
在这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奥登在他的《染工之手及其他文论》中提到了的他对评论家的期望: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2.让我相信自己,因为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3.能够弥补我的不足,让我知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所酝酿出的作品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4.加强我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5.读后能增加见闻。
6.能让我触类旁通,思考人生、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
所以,儿童是否可以作为评论家呢?每个人都可以用自身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向外拓展,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出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立即阿赫感受。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评论家,也就没有必要用专业的评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去评论。
因此,儿童都是评论家,无关年龄的大小,即便年龄小,他们仍旧可以作品当中寻找和自己产生联系,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哪怕他们只是对文本的只言片语进行表达。
阅读讨论中的只字片语都弥足珍贵,插科打诨也是。这些笑料有时往往出人意料地将我们带入问题的核心。
看到这句话时,我们明白,孩子讨论的方式不重要。在这样的交谈当中,一定代表着孩子的内心想法,当然,在大家都在谈论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一些为了迎合大家而出现的言语,在这里不包括在其中。
这就是我们最希望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一场热情的预言大探险。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探索文学是什么?以检视自己和别人的阅读来探索文学的本质。
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当初评价。根据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在文本当中所感受到的。进行自我的。认知和理解的表达。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可以体会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发掘自己的潜力。然而这样的阅读的心得交流全部都来自于他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声音。不是为了迎合老师而发出的声音。
在谈到如何让孩子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的分享当中的时候。作者提到了一个弥足珍贵的一点:每个孩子的意见。
“说来听听”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
所以当我们掌握了,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不要对孩子所抱有的对阅读的态度,对一本书的态度下定论。孩子说的好或坏都不是阅读讨论的重点。
每个孩子在一本书当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阅读之初到整本书读完之后,他们一定都在这本书当中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思考,有期待有质疑。并且这种期待和质疑也会根据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作者提到了“阅读讨论”应该像伊瑟尔形容的,是个“元气淋漓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词语。真的非常的精妙。啊,我们老师要做的就要去。准备一组完整的问题来辅导学生畅谈读书心得。给他们提供这样元气淋漓的再创造过程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