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学会了面对某个观点时,先停下来思考下是否值得接受,而不是盲目崇拜权威,或者头脑一热接受大众的潮流……然后呢?
如果说不盲目接受观点,就像是不再乱吃垃圾食品一样,你很快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你总得信点儿什么,总得有值得学的东西,那我们该信什么,学什么呢?
其实,质疑只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独立思考包括4个步骤—— 提出问题-搜索信息-分析推理-表达观点 。完成好这个流程,需要你具体以下几种能力:开放的怀疑态度、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研究和调查能力、包容模糊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些能力也是分阶段的,越往后面越难。
- 以正确的方式,提正确的问题。
你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提出过问题吗?(也就是说,你对自己提的问题,做过自问吗?) - 搜索信息
“功利学习法”你需要针对目标,找到关键词,去接触一手资料。
翻墙也是一种信息搜索能力。 - 分析推理能力
提高这种能力,你需要了解基础的逻辑学、推理的方法。以及妨碍你推理的各种谬误。
有了这种能力,你就能很好地将信息串联起来,同时也能看到被隐藏的逻辑漏洞。 - 沟通表达能力
写作是对人表达;编程是对机器表达(对于普通人是否有必要学习编程,我个人保持怀疑态度);辩论是向辩友表达;还有人会用公式表达,比如爱因斯坦;有人用绘画表达,比如毕加索;有人用建筑表达,有人用音乐表达……
总之,你需要培养适合自己思想的表达方式。
包容模糊性——这就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创造性——你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手知识。
行走的“思想发生器”修炼攻略
当一个人有了这套内在思维能力,他 能怀疑、能找信息、能独立思考、能清晰表达、能包容不确定、能创造知识 。就成为一个行走的“思想发生器”。
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提高一个层次——思考。别天天看完专栏就走,要带着这4个视角,看看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的?他是如何搜集信息的,源头是什么?他是如何推论的?他又是如何表述的?他对哪些留言视而不见,哪些会认真思考?他带来哪些新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