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片段】
语言是很有力量的,需要小心地选择,因为它们会塑造出现实。我们的语言会改变我们的内在感受,以及他人对于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积极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变得积极。感激和欣赏的语言让人们很愉快,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快乐。
你会经常使用“不得不”“需要”或者“应该”这样的词吗?如果是的话,你是否考虑过用更加积极的词,例如“想要”,“愿意”或“开始”来替换它们呢?感受一下这些句子的不同之处,看看哪个让你产生了更积极的感觉和更有建设性的想法:
· “我不得不参加那个网络会议。”对比“我想在那个网络会议中认识来自不同行业的有趣的人。”
· “我需要去健身。”对比“我喜欢健身,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强壮。”
· “我将要给客户做演讲,因为我的上司让我做。”对比“我要在会议上展示一些我做得很好的东西。”
切记:无论什么时候你使用了“但是”,你就否定了你之前所说的一切。
“我喜欢你的这次演讲,但是,如果你可以将内容做成图片来展示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这个陈述中,你能看出欣赏是如何被否定的吗?试想一下,如果“但是”被替换成一个中性词,比如“而且”,或者甚至是停顿一下,效果就会好多了。
积极的语言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因为它们鼓励并激励着我们。通过积极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激发他人的行动力。
因此,在你用语言(书面或口语)去影响他人之前问问自己:“我如何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这件事?”
【我的重述】
来来来,我们首先来谈谈为什么要用积极的语言提升个人影响力。
一、语言是很有力量的。
因为语言能塑造现实,能改变人们的内在感受,能改变他人对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所以我们需要小心选择。
举个栗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连扫屋子这样的小事都懒得做,你还想担当扫天下那样的大志向?”这样的话,听了让人难免会感受到被指责、质疑甚至否定,也难免产生愤怒、怨怼的情绪。
经度娘科普了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原文表达的根本不是带有负面能量的意思,而是一种理解后的惊奇、欣赏。
在语言的传播和再加工下形成的误解(假相):要实现“扫天下”的远大志向,必须从“扫一屋”这样的小事做起。一屋都不扫的人是无法实现“扫天下”的远大目标的。
历史的真相(来历):古时有个叫陈蕃的15岁小鲜肉,闲居一室,家里乱糟糟。一次,他爸爸的朋友薛勤到访,和陈小鲜肉聊起天来:“你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打扫干净,这样好招待客人呀?”陈小鲜肉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意思是: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远大志向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了解他有大志向,很是惊奇和赞赏。
关键句:语言是很有力量的,需要小心地选择。
二、积极语言的力量(积极语言VS消极语言)
先让我们大声的朗读一下原文中的三组对比表达:
· “我不得不参加那个网络会议。”对比“我想在那个网络会议中认识来自不同行业的有趣的人。”
· “我需要去健身。”对比“我喜欢健身,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强壮。”
· “我将要给客户做演讲,因为我的上司让我做。”对比“我要在会议上展示一些我做得很好的东西。”
我们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在使用“不得不”“需要”或者“应该”这样的词时,内心是不是有些不甘心、不愿意,又有些无奈、勉强呢?(其实,这时候内心的能量值是负向的。)
而用“想要”,“愿意”或“开始”来替换以后,内心是不是带着希望的小确幸、自信、积极、主动呢?(这时候,内心的能量值是正向的咯。)
通过对比,结论是:积极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变得积极、主动,其中感激和欣赏的语言让人们变得更快乐。消极的语言会让我们垂头丧气,甚至让我们的生活一蹶不振。
然后,我们来聊聊如何用积极的语言来提升个人影响力
先举个栗子吧(来自今晚学习者的分享):A美女最近和小姐姐聊天时老不对盘。小姐姐反映聊天时A美女习惯以“不不不”来回应小姐姐的话题,这令她非常的不舒服和生气,不能再愉快地聊天了。
“不不不”的回应模式,带有强烈的防御和否定对方的负面力量,不仅让别人不舒服,更是自己身体、心灵没有打开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