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小故事:我儿子4岁半弹钢琴,5岁半第一次去蚌埠参加钢琴比赛。作为年龄最小的一组,一共12位小朋友。眼见着这些孩子大大方方地上台,非常流利地弹着一首又一首曲子。而我家的,上台倒是大方,可一坐上琴凳,没弹几句就忘谱了。卡顿、卡顿,再卡顿,在我的内心纠结与焦虑下,他总算是把这首曲子弹完了。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曲子弹完了,拿了个鼓励性质的优秀奖,他很开心,无忧无虑。而我的内心却汹涌澎湃:总共才12位小朋友,他排第9名,这成绩也真够让人纠心的。难道他的悟性不够?可老师明明说《小丑》这首曲子很难弹,有的小朋友要两个月才弹得下来,而他两三个星期就弹下来了。
资深专家说:“你家才练了一个月,能弹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人家早在七八个月前就准备了,当然比你弹得熟啊!”哦,天资不是问题,是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专家又说:“其实这么大的孩子,比的往往不是技巧,也不是天赋,而是你的付出,你在这首曲子上到底付出了多少。”第二年,我们提前五个月练习了参赛曲目。结果一举获得了二等奖,要知道,能在蚌埠那种高手如云的地方获得二等奖,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深恨自己的孩子没有他们那样的才艺。其实,有时候我们只要多花一点时间,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闪亮登场。学乐器的,提前一两个月让老师帮忙准备一首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曲子,多练练;学舞蹈的,可以让老师帮忙编排一个小曲子,练熟,跳韵律;没有报兴趣班的,其实也可以有很精彩的节目。挑一个有趣的故事,多读读,背下来,再加几个表情动作,讲给大家听,只要你愿意,我们班每位同学都可以做到。再不行,背古诗也可以啊,想打造成精彩的节目,那就加点配乐吧。去年钱筱萱的敲鼓说书,王银钒的轮滑舞蹈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作品肯定不是一日之功。
可能我们会担心,为这样一个节目耗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到底值吗?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们,值!你带着他用一两个月时间去练习,其实就是同他一起在打造一样作品。作品越多,他的资本肯定就越厚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挫折教育,肯定要磨他的性子,肯定有亲子的互动,肯定有你或老师的指导点拨,肯定还有很多很多。可能结果并不一定如你的意,可这个过程绝对值得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