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得知莫言要出版一本叫《晚熟的人》时,很是期待。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晚熟的人。我就想看看在大作家的笔下,晚熟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不过看了书后发现与自己的期待很不符。他对晚熟的定义和我的晚熟一点都不一样。
莫言说的晚熟似乎有后来者居上的意味,而我的晚熟则是,凡事慢一拍或慢好几拍,其实就是不机灵,不通透。
我不但晚熟,而且自认为所谓地熟了,也不过是相比于以前的幼稚和无知而言。即使现在人已中年,我仍然对社会的了解很少很少,对社会运行规则的认知很浅很浅,对人情世故、人际交往仍然懵懵懂懂木讷笨拙,说好听点是纯善,说直白些就是不入流,情商低,缺根弦。
我看书不多,可是我一直觉得自己有浓浓的书呆子气,学问不多,呆气十足。
认识几个小年轻,年纪轻轻,通透得很。找对象,毫不恋爱脑,不但对自身的认识客观又理性,而且对对方的情况,分析得头头是道,从家庭出身到相貌长相,从职业发展到性格爱好,简直如在操作一场SWOT(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分析。
谋职业也是,对自己想要的,擅长的,短期的,长远的,都非常清楚,既有清晰的规划,也在一步步践行成长。或考证考研,或学技术搞合作,那股成熟老练劲儿,真得太炸裂了,让一把年纪还半生不熟的我羡慕嫉妒又无可奈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