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

作者: 楚丹丹 | 来源:发表于2020-02-04 13:06 被阅读0次

丧失——那些舍不得扔掉的东西背后的故事

整理一些东西,里面有一副耳环:浓郁的紫色,塑料材质,一个三角形挂着一些流苏,流苏上点缀一些闪闪发光的亮片、亮片已经发黑了,仍然有一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情万种和摇曳生姿。

我越来越喜欢它。

来说说它的故事。

那年,我不记得我是刚生完孩子还是还没生孩子,依稀记得我当时的公司在浦东某商业大厦。我出差北京。

一次有些忐忑、有些尴尬(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在拜访客户之前会感到很忐忑、很尴尬,硬着头皮上的感觉)的客户拜访之后,已经傍晚,打车来到北京的后海,自己想要转一转。赚了其实是不是很久,天气暗下来,我发现自己在一个北京的胡同里迷路了,天气似乎有点冷,我也有点着急,想找个路口出去,走到有出租车的地方。在这个胡同里我看到一个小卖部,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阿姨(当时我30岁左右)。我在她这里买了一只手工靴子,是挂在屋子里辟邪的。然后我看到这幅耳环,那阿姨告诉我,这个耳环是它在八几年在工人文化宫买的,八几年我忘记了。当时心情比较着急,买下它或许有一部分喜欢,也有一部分希望借此请阿姨帮忙送出这胡同。

这是真实的故事。

回到上海之后,我用它陪白色的衬衫,同事看到后说很好看。我给同事讲了个这样的故事:

我约了客户在后海的酒吧街见面,在等待的过程中身边一位中年妇女吃完饭发现自己的钱包被人偷了,没钱结账,我帮她付了钱,她送我一对耳环。她告诉我说她从美国回来,在北京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这幅耳环是她出国前在北京工人文化宫买的。

后来这个故事又被我讲给其他的朋友听。最近的一次是昨天讲给先生听。

让后我强烈的想要记录下这幅耳环的真实版故事和我想象版的故事。

记录下真实版,是我怕失去真实,我怕我会忘记什么是真实的,那才是我的记忆,我亲身经历的过去。

记录下想象版的故事呢?我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象的故事,而且我能真诚的讲出来,就像它是真实的发生一样。在想象的故事里,它看上那么浪漫、美好。而真实总是有一些狼狈、尴尬、和让人不舒服的感受。

这也让我想起来,从小到大,我脑海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画面,它们有时候很奇幻、有时候很真实、有时候不符合逻辑。也许又些画面我在书中、电视中、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中看到过,也许有些来自于自己的再加工。

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或许有一天我会找到它的意义,或许我一辈子都找不到,我还是愿意记录下来,至少它让我坦诚的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

丧失——那些随着别人而消失的自己

今年回去过年,我知道了我一个本家的伯伯不久前过世,春节期间我三姥爷过世。

先说那个伯伯,在我的记忆里他五十多岁,是一个鳏夫,年轻时老婆死了,无亲生子女,曾经有个养女也不怎么来往。最早的记忆是很小的时候,他老婆死的时候我作为小辈送殡,那是个模糊不清的记忆,后来从妈妈讲的故事里了解到那个大娘是急病死的,死前是我爸爸和几个亲近的本家送她去的医院,妈妈说大娘是个爱开玩笑的女人。第二次的印象是在养老院里见到那个伯伯,也就是我印象中的五六十岁的样子,我爸爸带我看他,当初我爸爸在镇上建了一些房子,又一次还提到留出一间让这个伯伯住,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堂兄弟,我爸爸想要照顾他。伯伯坚持住敬老院,说方便。后来证明那个伯伯有长远的目光,而且我爸爸竟然先这个伯伯早去世近20年。

这个伯伯的死居然让我觉得有点难过,第一个念头是毕竟血浓于水,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虽然远了点。转念一想,不对,是因为他和我的父母之间有故事,而且我知道一些。

再说三姥爷。他是我姥爷的亲弟弟,我过年回去的那天我妈去看他。然后因为这次疫情春节期间不能串亲戚,我知道他死的时候,已经是他死的第二天,拉去火化了,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没办法办丧事,先这样。我对三姥爷的印象只有一个,他走在他家屋后的街上,我看到他就叫他,他哼一声。让后各自离开。就没来了。

知道他生病到知道他死亡,感情上没有任何波澜,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没有过连接,也没有感受。

三姥爷让我想起大姥爷,他是我姥爷的亲哥哥,他也已经去世很久了。我有时候会想起他,我记忆里小时候有被他抱过,举高高过,也有被他吼过,长大后,每次看到了总是会问:吃饭了吗?刚到吗?怎么来的?要去哪里呀?你一个人吗?这些问话很简单很朴素,也悄悄的建立了我和他之间血缘之外的联系,这些简单的问话背后的关系我在当时没有感觉,却在今天还记得。

写到此处忽然间发现那个伯伯去世的时候已经80多岁了,三姥爷也84岁,大姥爷过世的时候也80多岁,而我对他们的记忆,却在我小的时候,也是他们五六十岁的时候,在那个时间里,在那个时空里,我们是有关系的。

他们离开了,我和他们之间发生的记忆,似乎也被他们带走了。而那些记忆是我自己的一部分。

哀悼——我的记、书写和阅读

2019年春节后,我跟两位朋友合作做了一场主题为“向死而生”的演讲。

2020年春节,我知道了我身边两位老人的去世,我和整个中国人一起自我隔离,抗击新型疾病的蔓延,每天可以看得到死亡的播报。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着生活中一切与死亡相关的发生,然后书写、记录。

这是我对内心丧失的哀悼。

回归生活——我想要好好活每一天

开始研读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这是一本直面死亡的书。

欧文亚隆说: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

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感到丧失之时,我哀悼那些曾经的体验、遗憾却不恐惧。

回到生活,多了一份坦然和坦荡。

生命在一呼一吸间延续,也在一呼一吸间流逝。

你不可能不想到死,正如你不可能不死。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叹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生到死,一路风光旖旎。

相关文章

  • 未知生,焉知死 观《入殓师》有感。

    看完电影《入验师》,怱然觉得似乎懂得了圣人为什么说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原话见于...

  • 未知生,焉知死

    过去,儒家教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是忌讳死亡,逃避谈及死亡。 现在的“未知生,焉知死”更应是先好好活着,继而尊...

  • 【“死亡”的诠释】

    【“死亡”的诠释】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 中西人生哲...

  • 【哲思&散文征文】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这是我对待死亡的态度。我没有写反,我知道《论语》中孔子的原话是“未知生,焉知死”,但我并非故意...

  • 未知死,焉知生

    关于生关于死,似乎是一个过于深刻的话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这个话题充满无力感,我...

  • 未知生,焉知死

    #强烈推荐️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且能让你降低对死亡恐惧感的书#《活着有多久》 ☠️死亡是存在主义哲学当中无法回避的一...

  • 未知死,焉知生

    近来有闻滴滴顺风车死亡事件,为亡者痛惜。今天又在贴吧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 好想去死我妈一点都不理解我,只看那些考试...

  • 未知生,焉知死?

    生活充满绝望,看不到阳光,其实,你已经“死过”了一次! ——...

  • 未知死,焉知生

    最近有朋友问我:你还是一个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早就考虑死亡的问题,是不是早了点? 正因为年轻,才更要思考死亡的事情。...

  • 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读后感 作者,Irvin D. Yalom(欧文·亚隆),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心理治疗界公认的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知生,焉知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jr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