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子老师是一个欲望很低的人。她总是穿着得体的衣服,从来没有拎过昂贵的包,佩戴过奢华的饰品。她既不追求美食,也没有购物的欲望。
除了对金钱、物质没有欲望,在她近七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也不曾追求过什么名誉和地位。
“每天努力地生活,拼命做好眼前的工作。至于出人头地、享受奢侈人生之类的,完全没有时间考虑。”她这样自嘲地回顾自己的人生。老师几乎不追求基本生活以外的任何东西。
恒子老师从不和人比较。在单位,当比她年轻的医生步入更高的职位时,她完全不在意。别人比自己待遇好,比自己活跃,她也不会感到不满。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轨迹”,这种想法始终贯彻她的人生。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几十年,老师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冲突,也没有卷入人际关系的麻烦中。
但是,如果谁有烦恼找她倾诉,她绝对会不惜时间认真倾听。她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给人带去温暖和爱。
正因为能做到这些,所以无论是人际关系、工作还是生活,她总能知足常乐。
在她看来,“只要自己和家人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就很满意。
人到底需要什么?恒子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实践他人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别人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