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文艺游,喜欢这种方式,在博物馆和美术馆打卡了。一整天在所谓的艺术的细胞里徜徉。记住了一个词:触感,但整句话忘了。我加了一句:嗯,触感是最结实的胸膛和肌理了。触感婆娑着,让感觉更真实。
每幅书、每幅画,每个美器,都需要考量、徘徊。浸在里面,不出来,隔几秒或几分钟,眼里又是不同的景和感觉了。
把与舟山岱山的元素都带回去了。在沙孟海的书法展上,还遇见了认识的舟山的两位书法家。拍完照片直接传过去,替他们亲临其境了。
一次游,撞见不同的景和人。有悉心带娃科普的爸,就焦虑着让孩子怕看下去的妈。凡事都讲究结果、忽视心情和观感,你自己喜欢吗?有时候,就是因为乍一眼的对眼上了,在那个时间地点,难道不允许情绪泛滥着的喜欢吗?
很喜欢抽象着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泼墨式的画和挥洒自如的草书尤喜欢,不太喜欢太对称的设计。很多抽象着的,哪怕作者都难以名状,何求孩子也一并欣赏你的欣赏呢。
等真的学会了,所有的兴致还盎然吗?两个妈对话着:两个娃看得懂吗?真想补一句:你们自己看懂了吗?
还有,感谢蜜们的作陪,在一起。此处心安即吾乡,吾乡都在吾心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