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打开读书时的笔记本查看资料,忽然看到某同学在我的笔记本上做的读书标记,熟悉的字迹让人有种恍惚的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几年一瞬间。于是感叹起来,男性朋友说我不要太感性;女性朋友说我该感叹下就感叹下,女性不能太过于理性。于是矛盾起来。
时间真是个矛盾的词语。小的时候希望长大,飞出去寻找自己的方向。长大后却又羡慕小孩子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成长的背包背负的越来越多,人也从肆意感性中慢慢趋于理性成熟。只是人是个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性和理性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的思想生物,但这个比例谁也说不清,也包括自己本身。
你了解自己吗?有段时间我以为很了解自己,好像非常清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又去怎么做。而下一刻好像又把这些想法否定。反反复复,甚至自我认识进行了大翻盘。矛盾的时候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存在,怀疑自己走过的路。换种方式走路是不是会更好,换种方式生活会不会是另一种模样?当想累了,疲惫了,不再去想。
走出去看到之前的校园,校园里有无拘无束充满自信的笑容,也有充满矛盾疲惫的脸庞,每种神情我们都曾有过,所以觉得似曾相识。周边的生活条件还是原来的模样,卖饭的阿姨还在,经常光顾的那家凉皮店照旧,克扣饭菜的那个坏婆婆也在那里忙碌着、、、所有的这些,很多年没改变。还是有学生在教学楼道里蹲着吃饭,没有餐桌和座椅,寒风中吹起的衣角,被冻的红红的脸庞,这些情景曾是十年前我的模样。另一边,站在窗前吃着饭菜,饭菜盒放在窗台上,几个人站在一起,彼此分享着觉得好吃的饭菜,你一言我一语、、、十年前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当所有的这些,现在看来,都觉得辛苦或者是条件有待改善,可是现在的他们是不是就像当年的我一样,并不这样觉得,反而沉浸其中,不是我们自虐,而是和这些条件比起来,心中的希望只有把学习搞好。简单的才是快乐的。
当孤单变成习惯,当习惯顺其自然。经历了多少次分分合合,痛哭过,不舍过。一张张照片把几年的时光定格,有严肃的神情,有淡定的笑容,也有笃定的自信。相聚几年再次分离,每个人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当多少年重聚,有熟悉的脸庞,也有变化的模样。
唏嘘感叹过后,生活归于平淡或者正常,不再起一点波澜。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在行进,这个轨迹是个定数,只有自己才能去走,不会和任何人完全重合或者平行。
于是释然了,所谓的生活道路是在试探着去走的,今天和昨天不同,明天又是另一番景象。能选择的时候做好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并喜欢自己选择的。庆幸我走的道路都是清醒明白的。不管是理性多还是感性多,我都是原本的那个我。那么你呢?
网友评论